《磧中作》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莽莽絕人煙。
詩人精心攝取了沙漠行軍途中的一個剪影,向讀者展示他戎馬倥傯的動蕩生活。詩于敘事寫景中,巧妙地寄寓細微的心理活動,含而不露,蘊藉感人。
《磧中作》詩僅四句,但每句詩都能給人不同的藝術(shù)感受。起句有一股勃發(fā)的激情和大無畏的精神,雄奇壯美而豪邁。次句情深意遠,含蘊豐富。三句以設問兜轉(zhuǎn),宕開前句,有轉(zhuǎn)折回旋的韻致。結(jié)句似答非答,以景作結(jié),于暮色蒼茫之中,使人感到氣象壯闊。整首詩給人以悲壯蒼涼的藝術(shù)感受。杜甫稱贊岑參的詩“篇終接渾!保ā都呐碇莞呷迨咕m虢州二十七長史參三十韻》),這是指他的詩結(jié)尾渾厚,氣象闊大,不可窺其涯際。從結(jié)句“平沙萬里絕人煙”(一本作“平沙莽莽絕人煙”)來看,境界闊大,茫無邊際,“篇終接渾茫”五字,是當之無愧的。
這首詩以鮮明的形象造境寫情,情與景契合無間,情深意遠,含蘊豐富,令人讀來別有神韻。
擴展閱讀:岑參的詩詞
岑參晚年詩歌感時傷亂,漸趨消沉。入蜀后,山水詩中添奇壯特色,但隱逸思想在詩中也有了發(fā)展。
岑參是唐代的邊塞詩人。當時西北邊疆一帶,戰(zhàn)事頻繁,岑參懷著到塞外建功立業(yè)的志向,兩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對鞍馬風塵的征戰(zhàn)生活的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他充滿激情地歌頌了邊防將士的戰(zhàn)斗精神,如《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寫了將士們勇往直前、轉(zhuǎn)戰(zhàn)沙場雪海的壯烈場面!八倪叿ス难┖S,三軍大呼陰山動”,將士們奮不顧身,充滿了忠勇愛國的精神。又如《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中,詩人描繪將士們在風雪中緊張的戰(zhàn)前行軍:“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行軍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岑參也揭露了軍營生活中苦樂不均的現(xiàn)象。他在《玉門關蓋將軍歌》中描寫邊疆大將的生活是“暖屋繡簾紅地爐,織成壁衣花氍毹。燈前侍婢瀉玉壺,金鏜亂點野酡酥。紫紱金章左右趨,問著即是蒼頭奴”。而另一方面,士卒的生活卻是“戰(zhàn)士?囵,糗糧不相繼”。岑參敘寫了祖國西陲的壯麗山川等,對千變?nèi)f化的邊疆景色,給以生動夸張的藝術(shù)描繪,如《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寫的是邊塞風雪,卻給人以春意無邊的感覺。
擴展閱讀:詩歌特色
岑參詩歌的題材涉及到述志、贈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邊塞詩寫得最出色,“雄奇瑰麗”是其突出特點。岑參兩度出塞,寫了七十多首邊塞詩,在盛唐時代,他寫的邊塞詩數(shù)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在他筆下,在大唐帝國的偉大力量面前任何敵人都不能成為真正的對手,所以他并不需要寫士兵們的出色奮斗和艱苦犧牲,他要寫的是橫在戰(zhàn)士們面前的另一種偉大的力量,那就是嚴酷的自然。如《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中,雪夜風吼、飛沙走石,這些邊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惡劣氣候環(huán)境,在詩人印象中卻成了襯托英雄氣概的壯觀景色,是一種值得欣賞的奇?zhèn)ッ谰啊H鐩]有積極進取精神和克服困難的勇氣,是很難產(chǎn)生這種感覺的,只有盛唐詩人,才能有此開朗胸襟和此種藝術(shù)感受。
岑參以好奇的熱情和瑰麗的色彩表現(xiàn)塞外之景。在立功邊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將西北荒漠的奇異風光與風物人情,用慷慨豪邁的語調(diào)和奇特的藝術(shù)手法,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別具一種奇?zhèn)邀愔。突破了以往征戍詩寫邊地苦寒和士卒勞苦的傳統(tǒng)格局,極大地豐富拓寬了邊塞詩的描寫題材和內(nèi)容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