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安然無恙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去世,太子丹接位為趙孝成王。由于趙孝成王還年輕,國家大事由他的母親趙威后處理,趙威后是一個很能干的婦女。
有一次,齊王派使者帶著信到趙國問候趙威后。趙威后還沒有拆信就問使者:“齊國的收成不壞吧?老百姓平安嗎?齊王身體健康嗎?”齊國使者聽了很不高興地說:“我受齊王派遣來問候您,現(xiàn)在你不先問齊王,卻先問收成和百姓,難道可以把低賤的放在前面,把尊貴的放在后面嗎?“趙威后笑著說:“不是,如果沒有收成,怎么會有百姓?如果沒有百姓,怎么會有君主?難道問候時可以舍棄根本而只問枝節(jié)嗎?”
齊國使者聽了,一時說不出話來。
趙威后和使者的對話的原文是: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fā),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使者不悅,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
這也就是后來演化出的“安然無恙”這個成語。
【篇二】疾風勁草
西漢末年,潁[Yǐng]陽(今河南省許昌附近)有個人名叫王霸,劉秀起兵反王莽路過潁陽時,王霸帶領(lǐng)一幫朋友去拜見劉秀,請求入伍,劉秀表示歡迎。
王霸入伍后忠心耿耿,多次打勝仗;特別是在昆陽(今河南葉縣)大破王莽的戰(zhàn)役中立了大功,因而受到劉秀的信任。
劉秀的部隊渡過黃河,在河北省邯鄲一帶鎮(zhèn)壓王郎等各路農(nóng)民起義軍時,軍事行動遭到了很大挫折。面對逆境,當初和王霸一塊兒入伍的朋友們,現(xiàn)在都偷偷地溜走了,只有王霸繼續(xù)戰(zhàn)斗在劉秀的隊伍中。
經(jīng)過這次考驗,劉秀對王霸更加信任了,他動情地說:“在潁陽投奔我的人現(xiàn)在大都走了,只剩下你一人留下為我出力,真是疾風知勁草啊!”
劉秀登基做皇帝后,封王霸為偏將軍,后又任上谷(今河北省中西部)太守。王霸在上谷二十多年,始終是光武帝劉秀的心腹將領(lǐng)。
人們常用‚疾風勁草這個成語來比喻立場堅定不移,即使遇到困難也不變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