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練# #《論語》正能量名句精選閱讀#】《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jié)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zhàn)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下面是®無憂考網(wǎng)分享的《論語》正能量名句精選閱讀。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
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孔子說:“人沒有對將來的考慮,就必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愁!
2.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譯】孔子說:“君子不會根據(jù)言論推舉選拔人才,也不會因為某人有缺點錯誤而廢棄他的言論!
3.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譯】孔子說:“花言巧語會敗壞道德,小事不忍耐就會壞了大事情。”
4.道不同,不相為謀。
【譯】孔子說:“立場不同、觀點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議謀劃了!
5.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譯】孔子說:“聽到傳聞不加考證隨意傳播,就是拋棄了道德。”
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原】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己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
【譯】過去的的事已經(jīng)不可挽回了,將來的事還來得及改正。
7.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原】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弊酉脑唬骸吧搪勚樱骸郎忻,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譯】司馬牛憂傷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說:“我聽說過:‘死生命中注定,富貴由天安排!(只要)敬業(yè)而不犯錯誤,對人恭敬而有禮貌。四海之內(nèi)都是兄弟呀。君子擔心什么沒有兄弟呢?”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原】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幫助別人做成壞事。小人與此相反!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譯】孔子說:“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達命令,群眾也會自覺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達了命令,群眾也不會服從!
10.近者說,遠者來。
【原】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譯】葉公問怎樣為政?鬃诱f:“使近處的人民感到喜悅幸福,使遠處的人民來投奔歸附!
篇二
1.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原】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譯】子夏到莒父做地方長官,問怎樣為政?鬃诱f:“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貪圖小利。想求速成,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譯】孔子說:“君子和睦相處而不盲從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諧相處!
3.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譯】孔子說:“貧窮而沒有怨恨很難,富裕而不驕狂是容易的。”
4.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弊迂曉唬骸胺蜃幼缘酪!
【譯】孔子說:“君子之道有三條,我都沒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子貢說:“(這正是)老師您的自我表述啊!”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原】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譯】子貢問怎樣實現(xiàn)仁,孔子說:“工匠要把活兒干得好,一定要先把工具弄得精良好用。(要實現(xiàn)仁)生活在國家中,就要侍奉那些品德高尚的大夫,結(jié)交那些仁義的士人!
5.三思而后行。
【原】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譯】季文子遇事總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動。孔子聽說后,說:“思考兩次就可以了。”
6.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原】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弊勇吩唬骸霸嘎勛又尽!弊釉唬骸袄险甙仓僬邞阎,朋友信之!
【譯】顏淵、季路在孔子身邊侍立。孔子說:“為什么不說說各人的志向呢?”子路說:“愿將車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壞了也不遺憾!鳖仠Y說:“但愿能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優(yōu)點、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弊勇氛f:“愿意聽聽老師您的志向。”孔子說:“但愿使老人能享受安樂,使少兒能得到關(guān)懷,使朋友能夠信任我。”
7.力不足者,中道而廢。
【原】冉求曰:“非不悅子之道,力不足也!弊釉唬骸傲Σ蛔阏撸械蓝鴱U,今汝劃!
【譯】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您的學說,而是我的能力不足!笨鬃诱f:“如果是能力不足的話,是走到中途才廢棄而停止,但現(xiàn)在你還沒開始,就給自己劃了一條截止的界限而停止前進了!
8.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譯】孔子說:“一個人內(nèi)在的質(zhì)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顯得粗野,外在的文采勝過內(nèi)在的質(zhì)樸就未免浮夸虛偽。只有文采和質(zhì)樸配合恰當,然后才能成為君子!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孔子說:“(對任何事業(yè))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實行它為快樂的人!
10.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孔子說:“早上明白知曉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