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但他們的意義各不相同。你知道我名字的來歷嗎?那就聽我細細道來吧!
當我呱呱墜地來到人間,全家人樂在其中,可是有一個難題出現(xiàn)了,給我取名字,這可把全家人忙的不亦樂乎。
爺爺捋了捋胡須,笑呵呵的說:“孩子出生在冬天,就叫雪兒吧!希望孩子以后像雪花一樣端莊圣潔。”
媽媽拿出字典,左翻翻,右看看,突然發(fā)話了:“不如叫欣欣吧!欣欣向榮,我希望孩子以后能欣欣向榮,做什么事都順利!”
爸爸搖搖頭,眼珠子一轉(zhuǎn),說:“別具一格,就叫張一格吧!”家人聽了,連連叫好。
就這樣,張一格這個名字就華麗的誕生了!耙弧本褪切蛱,字典里解釋“第一”的意思,“格”解釋為“受人尊重”的意思。
有意思的是,因為這個名字同學們給我冠以很多外號呢:一年級時,同學們叫我“田字格”,二年級時,同學們喚我“小字格”,現(xiàn)在同學們稱我“作文格”,嘻嘻,我一點兒也不在乎,隨他們叫吧!
你知道我名字的來歷了吧?可不可以讓我了解你的名字的來歷,怎么樣?
【篇二】
說起來,鉛筆的原料也實在簡單,就是一根鉛筆芯和一個木制的筆桿。但又很不簡單,又多少畫家有鉛筆描畫出了生活的味道,又有多少孩子有鉛筆寫出了婉轉(zhuǎn)曲折的文章。當我們還是充滿稚氣的孩子的時候,老師就叫我們握起了鉛筆,描述出童年的一片片歡笑。一提起鉛筆,腦子里又想起了鉛筆“沙沙”的劃紙聲。
鉛筆更有“易修改”性。當你的書寫出錯時,只要用橡皮輕輕一擦,便是一點兒痕跡也不會留。若是鋼筆的話,即使用單面膠貼也會留下印跡。
鉛筆和鋼筆比,鉛筆更像生命,鋼筆呢,則更像記憶了。一支鉛筆提前結(jié)束自己歷史使命,是因為他只值“幾角錢”,不值得彎腰去撿?墒牵斈闳拥粢恢暾你U筆時,你扔掉的會是生命的品質(zhì)。
【篇三】
當兵,很少有人愿意去,可我卻和別人有所不同,我認為當兵時間很好的事,雖然當兵苦一些,但是能真正的鍛煉一下自己,能對國家盡一份自己的責任,同學們都說當兵不好,可我每次一看到那些拿著長槍的人,就對他們羨慕不已,他們穿的軍裝的樣子很帥,我想去當兵不是因為只裝裝樣子,是因為想為人民多做一些服務,在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能夠及時趕到,在人民有困難的時候,能夠支援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子弟兵對他們的關(guān)心,讓他們感受到這個社會的溫暖。
為國家進一份自己的力量,為百姓辦事,實事求是,做到真正的為民造福,是當兵人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