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練# #三字經(jīng)解釋:彼雖幼 身已仕 有為者 亦若是#】劉晏雖然年紀這么小,但卻已經(jīng)做官來,擔當國家給他的重任,要想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只要勤奮好學,也可以和劉晏一樣名揚后世。下面是®無憂考網(wǎng)分享的三字經(jīng)解釋:彼雖幼 身已仕 有為者 亦若是。歡迎閱讀參考!
bǐsuīyòu
彼雖幼
shēnyǐshì
身已仕
yǒuwéizhě
有為者
yìruòshì
亦若是
【解釋】
劉晏雖然年紀這么小,但卻已經(jīng)做官來,擔當國家給他的重任,要想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只要勤奮好學,也可以和劉晏一樣名揚后世。
【啟示】
劉晏長大以后,他當了唐代宗的宰相。在他任職期間,非常愛民,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這和他從小立下的志向是一致的。我們也應該和他一樣從小立下志向,長大后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擴展閱讀:
人物簡介
劉晏(718--780),曹州南華(今山東東明)人,字士安。開元時以神童授太子正學,天寶年間辦理稅務,因政績顯著,官至侍御史。唐肅宗時,先任度支郎中,兼侍御史,領江淮租庸事。后任戶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充度支、鑄錢、租庸等使。唐代宗時,為京兆尹、戶部侍郎,兼御史大夫,領度支、鹽鐵、轉運、鑄錢、租庸等使。不久,提任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身居宰相地位,仍領使職。廣德二年(764)貶為太子賓客,很快又進為御史大夫,領東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轉運、租庸、鹽鐵使。大歷時,先與戶部侍郎第五琦分管全國財賦,后與戶部侍郎韓晃分領關內(nèi)、河東、山東、劍南道租庸、青苗使。升為尚書左仆射,重登宰相之位。唐德宗即位后,劉晏總領全國財賦。建中元年(780),因楊炎所陷被害,家中所抄財物唯書兩車,米麥數(shù)石而已。劉晏一生經(jīng)歷了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長期擔任財務要職,管理財政達幾十年,效率高,成績大,被譽為“廣軍國之用,未嘗有搜求苛斂于民”的理財家。
劉晏自幼天資穎悟,少年時期十分勤學,才華橫溢、名噪當時,七歲舉“神童”,八歲時唐玄宗封泰山,因獻《頌》,唐玄宗召見后,大加贊賞,授秘書省太子正字,據(jù)《東明縣志》記載,劉晏十歲那年,“一日玄宗御駕勤政樓,大張鼓樂百妓,羅列教坊,有王大娘者,能戴百尺竿,竿施木山狀,瀛州方丈,令小兒持絳節(jié)出入歌舞”。這時劉晏被唐玄宗詔于樓中,“使貴妃施粉黛如巾櫛”,打扮停當,玄宗目視劉晏發(fā)問,“正字,正得幾字?”劉晏答道:“天下字皆正,唯有朋字未有正得!贝嗽捯徽Z雙關,不僅說出了“朋”字的字形結構特點,還寓意深刻地指出了朋黨相互勾結的時弊,真不愧是有風趣的字諫。接著貴妃又讓劉晏針對勤政樓下百戲爭新和王大娘頭戴百尺竹竿的精湛表演作詩。劉晏應聲吟道:“樓前百戲競爭新,唯有長竿妙入神,誰謂綺羅翻有力,尤自嫌輕更著人!辈┑昧颂菩、楊貴妃和嬪妃等人的一片贊頌。為此,唐玄宗賞賜了劉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領黃紋袍,神童劉晏一時名噪京師。從此他利用職務之便,勤奮苦讀,博覽群書,四處救教,對他后來的施政改革,都有重大影響。
宋代王應麟在他的《三字經(jīng)》里寫道:“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彼雖幼,身己仕。爾幼學,勉而致,有為者,亦若是”。把他樹立為當時青年才俊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