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20xx年9月24日至29日,省委宣傳部組織的宣傳文化系統(tǒng)黨性教育研修班在延安干部培訓學院開班。在短短的五天時間里,我們學習和領會了延安精神,參觀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發(fā)祥地梁家河北京知青點和革命舊址,聆聽了黨中央在延安時期艱難而輝煌的光榮歷史,重溫了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跡和入黨誓言。通過豐富多彩的培訓教育,徹底受到了黨性的洗禮,增強了“四個意識”,為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是黨在延安時期開創(chuàng)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代代相傳,是黨的法寶,指引著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為實現(xiàn)中國夢不斷譜寫新的篇章。在黨的xx大即將勝利召開之際,更加緊密地團結在與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繼承和發(fā)揚延安精神尤為重要。作為基層黨組織始終,牢記宗旨,結合實際,立足崗位,積極工作,是每個黨員的責任和使命。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打斷骨頭連著筋,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要爬到延安去”。當年多少革命志士為著理想,滿懷信念,奔赴延安,追求真理。在今天看來,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樣需要這種堅韌不拔精神和堅定理想信念,共產黨人的基因不能變。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當知青七年,臨走時對鄉(xiāng)親們說的一席話包含了多少感情:“陜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鄉(xiāng)。我人走了心留在了這里”?倳洉r時刻刻想著人民、念著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上,處處踐行著對人民的。我們當以總書記為楷模,向總書記看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日常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工作,盡善盡美做好每一項工作。從我做起,自我革新,自我凈化,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努力學習黨史,學習典型,飽含對黨的感情,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永遠跟黨走。
結合延安培訓學習心得和體會,著眼實際工作,繼承和發(fā)揚延安精神,把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實。一是抓好政治理論學習,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牢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為人民服務轉化為工作、學習、生活的一言一行,為實現(xiàn)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二是堅持新聞立臺思想,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xiàn)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tǒng)一,積極推動媒體融合發(fā)展,為打造具有一定影響力、傳播力、引導力的主流媒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是傳播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延安學習收獲頗多,受益匪淺。在黨性上得到錘煉和升華,增進了對黨的進一步感情,堅定了理想信念,強化了“四個意識”,在做一名合格黨員的起點上,高標準,嚴要求,爭取做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
感謝省委宣傳部精心組織和安排!感謝晁農書記、紀檢組長的悉心指導和關懷!感謝班委會無微不至的服務和保障!感謝全體學員的在學習中的分享與幫助!謝謝!
【篇二】
10月12日至17日,按照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的安排部署,我有幸參加了?悼h秋季科級干部黨性教育培訓班。在“中國革命的圣地”延安,我們通過情境模擬體驗式教學,親身體驗了老一輩革命家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經過十三年艱苦卓絕的斗爭所培育的延安精神,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的寶貴財富。通過感受和體味革命先輩追求信仰、奮斗不息的延安精神,使我進一步錘煉了黨性修養(yǎng),堅定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5天里,我們首先聆聽了延安黨校宋煒教授《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專題教學,然后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和王家坪八路軍司令部舊址、棗園革命舊址、寶塔山、楊家?guī)X革命舊址,瞻仰了四.八烈士陵園,在參觀期間我們集體在現(xiàn)場還聆聽了馮東紅副教授講解了《毛澤東與毛岸英特殊的父子情》,我們所到的所有革命舊址都有老師進行生動講解。特別是在為人民服務講話臺(張思德紀念像)前,我們全體學員集體誦讀了毛主席為紀念張思德寫下的《為人民服務》的名篇,重溫了《入黨誓詞》,堅定了理想信念。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如今的延安已是物是人非。但老一輩革命家創(chuàng)造的延安精神卻成了留給后人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精神在今天市場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里顯得尤其珍貴。大至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一個人,要想立于世界,就必須有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可以成為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利器,可以幫助一個人走向成功,可以讓一個民族更加繁榮昌盛。所以延安精神在今天這個特殊時代里,同樣可以成為我們的精神支柱,成為指導我們前進的精神力量。
作為一名有著近二十年黨齡的中國共產黨員,對于延安有著一種無比的崇敬和向往,它是我們老一輩共產黨人革命的圣地,是中國革命由低潮終走向勝利的搖籃,是中國共產黨發(fā)展壯大終掌握政權的轉折地。
短短的五天時間,延安卻給我留下了深刻而終身難忘的回憶,這些回憶將是我終生的財富,是作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應該銘記的歷史。延安的13年是中國革命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十三年,作為每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我們都應始終牢記這段歷史,牢記這樣一種寶貴的“延安精神”。
通過這次學習我深深體會到這是滌蕩心靈之旅。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零距離接觸當年延安革命根據地建設的大量歷史文物和翔實的歷史資料,一張張照片、一幅幅標語、一件件文物,使大家的思想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也使大家的心靈得到了純粹的洗禮。我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輩們?yōu)榱酥腥A民族的利益,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情況下,從25000里長征落腳到延安,建立了延安革命根據地。在延安革命隊伍逐步成長壯大從弱變強的過程中,靠的是革命先驅們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下奮勇向前、毫不退縮,靠的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信仰,是忠貞的革命意志。正是這些先烈們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信念和舍生忘死的大無畏精神,才使我們的祖國脫離苦難,才有了當今的和平年代、國家的快速發(fā)展和人民的幸福安康。這種“延安精神”是永遠矗立在中華兒女心中的精神豐碑,是值得我們永遠珍藏的精神財富。
同時這是精神傳承之旅。在四.八烈士陵園前,講解員為我們重現(xiàn)了歷史的一幕:1946年4月8日出席國共談判與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中國共產黨代表王若飛、秦邦憲乘飛機由重慶回延安向黨中央匯報工作,同機回延安的還有剛被黨組織營救出獄的新四軍軍長葉挺、出席在巴黎舉行的世界職工代表大會回國的中共中央職工委員會書記鄧發(fā)及愛國教育家黃齊生先生等9人,因飛機失事,不幸在山西省興縣黑茶山遇難的烈士及后來遷移到此的烈士。樹碑昭英烈,存史啟后人。滿懷著對英烈的崇高敬意,大家在四.八烈士陵園,向革命先烈敬獻了花圈,瞻仰了所有烈士的墓碑后,一直表示,先烈們?yōu)辄h、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我們每位后來者都應用實際行動,將這筆精神遺存?zhèn)鞒泻桶l(fā)揚下去,使之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這還是尋訪收獲之旅。此次培訓時間雖不是很長,但組織嚴密、安排緊湊、內容豐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別是在習總書記曾經插隊、擔任村支部書記、生活、工作過的村莊延川縣梁家河,感受梁家河的發(fā)展變化。細細回味過去習總書記當初工作生活的艱辛,以及自己現(xiàn)在的工作、生活和家庭,結合到在延安各教學點學習的老一輩共產黨人的點點滴滴,我們既為無數革命先輩為了崇高信念身先士卒、英勇殺敵、視死如歸的精神深深感動,也為他們甘愿為了堅定信仰拋頭顱、灑熱血,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激蕩不已,這更加襯托出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大家普遍認為,體驗情景式教學生動活潑,這既是黨員自我要求、自我約束的實踐補充,又是平時開展黨課教育、黨性錘煉的深度延伸,更是在感性上加強黨性修養(yǎng)和作風建設的實際體現(xiàn)。在新形勢下,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學習黨章黨規(guī)、學習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教育實踐活動,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學習革命先烈不怕犧牲、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以更加堅定的信念和更為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努力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不斷修正人生坐標、提升思想境界,以更加優(yōu)異的工作業(yè)績告慰先烈英靈,回報黨和人民的培育,為打造都市襄陽后花園,建設綠色襄陽示范區(qū),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凝心聚力、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