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本文傳神的動作、心理活動描寫。
過程與方法:
1、自主閱讀,理解文章內(nèi)容。
2、合作探究,體會作者情感。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學習作者敢于承認錯誤的自責自省精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的自省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課前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課前播放歌曲《三月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
2、彩屏顯示: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同學們,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寫的是什么情景?想到風箏,你們會有怎樣的情感?(生談感受。)可一想到風箏,文學大師魯迅卻感到悲哀。這是為什么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先生的散文詩《風箏》,去觸摸大師那顆敏感的心靈吧!
。ㄓ酶枨鷦(chuàng)設(shè)情境,為學生學習課文營造感情基礎(ch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課件# #冀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課件:《風箏》#設(shè)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閱讀期待。)
二、初讀,整體感知
學生活動(彩屏顯示):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思考:本文圍繞什么展開回憶的?寫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話簡單復述。
教師:
指導復述的方法,引導學生理清情節(jié)。
。◤奈谋境霭l(fā),培養(yǎng)學生提煉篩選信息的能力,尊重學生的自主閱讀體驗。)
三、研讀,合作探究
彩屏顯示:
1、作者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就感到“驚異和悲哀”,這是為什么?
2、文中所說的“精神的虐殺的一幕”具體指什么?你如何看待這種行為?為什么?
。}1要讓學生品味課文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同時要求學生要能聯(lián)系所查資料,聯(lián)系自身實際加以回答,體現(xiàn)新課程目標中的培養(yǎng)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張揚個性進行表達、交流、合作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歷史唯物觀。)四、精讀,理解人物
學生活動(彩屏顯示):
朗讀第3、4段,說說你更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教師:指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討論,體會動作神態(tài)描寫的作用,引導學生體會誰才是真正的悲劇制造者。
演讀:一位學生表演哥哥,一位學生表演弟弟,朗讀第3、4段。要求所有第三人稱均改為第一人稱,并讀出人物的感情。
(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展開生生對話、師生對話,真正體會人物的情感,以更好的理解人物。)
五、思讀,質(zhì)疑問難
你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還有哪些困惑之處?
。ü膭顚W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這一點,也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方式中的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閱讀特征。)
準備問題:
“久經(jīng)訣別的故鄉(xiāng)的久經(jīng)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怎樣理解?
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為什么說是“不幸的”?
怎樣理解結(jié)尾的句子?
六、聯(lián)讀,延伸拓展
課文中說:“游戲是兒童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你小時候也做過許多游戲,玩過不少玩具吧?選擇一個你難忘的說給同學們聽聽。
(把學生從課本引向生活,加深學生的理解和體驗。)
七、小結(jié),朗讀課文
《風箏》用充滿詩意的筆調(diào),形象地敘寫了同胞兄弟之間的濃濃親情,表現(xiàn)了魯迅嚴于自責和反省的精神。它吹奏了人情美的溫馨之歌,讓我們沉浸在自然、和諧、水乳交融的詩情畫意里。請同學們再次走進《風箏》的世界……(學生朗讀課文)
作業(yè)設(shè)計:與《滿天的風箏》比較閱讀(研討與練習三)
板書設(shè)計:
毀
我、風箏、弟
自責反省
濃濃親情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丫杈、寂寞、憔悴、肅殺、訣別、嫌惡、什物、驚惶、瑟縮、傲然、虐殺、寬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詣”等詞語的讀音、字形和詞義。
2.明白本文的主旨。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要在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體會文中所蘊含的濃濃的同胞手足之情,學習魯迅嚴于自省、知錯必改的情操與美德。
3.初步掌握圈點勾畫的學習方法。
4.借鑒本文在鋪陳誤會和沖突中寫親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文意,體味本文在兄弟間發(fā)生的誤解沖突中層現(xiàn)的濃濃的親情。
2.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圈點勾畫的閱讀方法,在自主閱讀中質(zhì)疑問難,深入探究。
教學難點
1.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2.揣摩文中艱深難懂的語句,理解其深刻內(nèi)蘊。
教學準備
幻燈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ㄒ唬┯捎嘘P(guān)風箏的詩歌導入,引入本文的篇名、體裁和作者。
(二)簡介本文的作者魯迅。
魯迅,(1881-1936)本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字豫才。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二、預(yù)習檢查
(一)讀準下列字音
1.生字
丫杈chà憔悴qiáo cuì模樣mú嫌惡xián wù可鄙bǐ什物shí
驚惶huáng瑟縮sè懲罰chéng虐殺nüè寬恕shù苦心孤詣yì
墮duò蜈蚣wú gōng伶仃líng dīng
2.形近字
嫌xián嫌惡怒nù憤怒墮duò墮落
賺zhuàn賺錢恕shù寬恕墜zhuì下墜
訣jué訣別
決jué決定
抉jué抉擇
3.多音字
è兇惡shí什物mó勞模
惡ě惡心什模
wù嫌惡shén什么mú模樣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ㄒ唬┳灾骼首x課文
1.朗讀要求:
、僮x準字音;
、谕nD恰當;
、圩x出感情;
、茏x出重音。
2.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快速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僬n文是介紹風箏這種工藝品的嗎?(不是)
、陲L箏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線索)
、墼囍靡痪湓捀爬ㄟ@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課文記敘了“我”毀掉了弟弟的風箏,后來我知道自己錯了,準備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卻不記得了。)
④課文寫作的時間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時的中國正處在什么社會嗎?(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菸恼掠洈⒌捻樞蛴心膸追N?本文記敘的順序是什么?(順序、倒序、插敘)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ㄒ唬┞牳杓で椋悍鸥枨度氯罚坝质且荒耆氯,風箏飛滿天,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引發(fā)學生對放風箏的美好感受的回憶。
(二)簡談感受:你們喜歡放風箏嗎?能和大家談?wù)劮棚L箏時的感受嗎?(三)風箏帶給你們以無盡的夢想和快樂,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盡情享受這份放飛風箏的自由和快樂呢?讓我們走近文壇巨匠魯迅先生的兄弟之間,來了解一段關(guān)于風箏的故事。
二、整體感知
。ㄒ唬└爬ü适隆R髲臅r間、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話概括:這是一個______的故事。
。ǘ┞哉f人物
自由朗讀集中寫風箏事件的兩段后,說說這兩個人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學生大致會這樣說:
。1)從“體弱多病”可以看出小弟是病弱的,需要鍛煉的。(可見小弟走出戶外去活動,對健康有多重要。)
。2)從“驚惶,失了色瑟縮著”可以看出小弟是軟弱的,膽小的;
。3)從“可鄙”一句看出,“我”是老成古板的;
。3)從“驚呼、跳躍”即可看出小弟癡迷于風箏、熱切向往放風箏;
。4)從“做出蝴蝶風箏”看出小弟是心靈手巧、聰明的;
。5)從“伸手抓斷”、“踏扁”、“傲然走出”可以看出“我”是粗暴專橫的,活脫脫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
三、研讀“悲哀”
。ㄒ唬├首x體會
讀全文,我們能感受到全篇都籠罩著一種怎樣的感情?(悲哀)
1.把全篇抒寫悲哀心情的句子找出來朗讀,體會作者感情。指名學生朗讀,教師相機指導,及時點評。
2.個別朗讀后,四個小組連綴讀完所有抒寫“悲哀”心情的句子。
。ǘ┖献魈骄
學生從抒寫“悲哀”的句子中就表達隱晦含蓄、不合常情的語句進行自主提問,教師將提出的問題歸納成以下幾個,先由四人小組合作探討,然后在全班進行交流。
①教師示范提問:看見風箏本是令人快樂的,為什么在我卻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凇八拿娑歼是嚴冬的肅殺,久經(jīng)訣別的故鄉(xiāng)的久經(jīng)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怎么說春天“久經(jīng)逝去”?為什么又說春天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③我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為什么說是“不幸”的?
、芪恼陆Y(jié)尾為什么說“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我為什么要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四面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有沒有別的含義?
四、思維延展
。ㄒ唬┯懻撝黝}感悟警句
1.引導思考:一件記錄著某種遺憾的往事,兄長追悔莫及,小弟為何全忘了呢?對魯迅先生而言,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
2.作者通過這個故事,是想告訴讀者什么道理呢?文中有一個警句,請找出來,齊讀。
3.你贊同這個道理嗎?談?wù)勛约旱睦斫狻?/p>
例如:
多玩游戲能使兒童活潑、聰明、健康。
玩游戲(如搭房子、過家家等),能放飛人的想象,想像的世界奇妙無窮。
愛玩的孩子顯得機靈、活潑,而在家長管束下老實安靜聽話的“乖孩子”,可能因天性被抹殺而缺少頭腦和靈性,依賴性強。
玩玩具或游戲過程中,人是要仔細動腦筋的,要觀察要思考,這將有利于孩子智力的開發(fā)。
(二)聯(lián)系生活講述故事
回憶你玩玩具、玩游戲的快樂與憂傷,選一個難忘的,講給大家聽。
教師小結(jié):玩具與游戲能讓孩子得到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快樂、思考、創(chuàng)造和智慧,難怪偶然明白道理的兄長心底的悲哀久久拂之不去,受盡一生的內(nèi)心折磨。
。ㄈ┻M入文本與人對話
1.學過課文,了解了兄弟二人的行為和內(nèi)心情感后,你想對哥哥或弟弟說些什么呢?說勸慰、鼓勵、理解、敬佩的話都可以。
老師范例:對兄長,我想說,你是那么嚴厲地自責,反省自己,我分明看到了你的美德。(敬佩)
2.學生四人一組進行第二次合作交流,然后在全班進行交流。
學生的對話會從兄長的善良、嚴于自省,小弟的怯弱、純真、寬容,兄弟間的手足情深,封建教育思想的弊端等角度展開,在與人物對話中多角度地理解主題,把握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
五、結(jié)語
一出風箏事件,牽動千千萬萬讀者的心,兄長嚴于自責,小弟全無怨恨,這兄弟間的情誼因風箏事件而顯得更美、更和諧。魯迅先生在這篇散文里不僅揭示了傳統(tǒng)觀念對兒童的毒害,也為我們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溫馨之歌。還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童心的浪漫,自由的可貴,愿同學們都能擁有自己自由、快樂發(fā)展的天地,讓我們一起來背誦清朝高鼎的一首《風箏》的詩吧!
學生十分愉悅地、無限向往地齊背“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放紙鳶”,結(jié)束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