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詞和句型有機的結(jié)合,感知語言。
語言的功能就是交際,而單詞是交際的小單位,句子則是單詞的支撐。我認為單詞的教學不能離開句型而獨立地教,句型的教學也不能離開單詞,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每教完一些單詞,除了老師本身示范例句外,我還會讓學生自己造句。例如我在教完“need”這個詞時,我就讓學生用need進行造句,并看誰造的句子多。其實就是讓學生利用不同的人稱、不同的名詞在替換句型,雖然看似簡單,但卻能讓學生掌握了need這個詞的用法,而且也培養(yǎng)了他們開口講英語的能力。
在語境中理解,在實踐中運用,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教師把單詞放入具體的語境、情景當中,并在事物之間、在單詞與語境之間建立聯(lián)想,學生的思維會十分活躍,理解會更清晰,對語言的感知的效果會更好。如,我在教學sounds and words時,會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并通過這些情境讓學生找出更多有相同發(fā)音的單詞。另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嘗試把這些單詞放在一起造句,甚至把這些單詞放在一起編成小故事,即使故事本身沒有什么情節(jié),但卻讓學生運用了單詞和句型。所以,學生對這幾個詞匯和所用到的句型都會記憶會深刻、持久。實踐證明,把單詞教學和句型教學有機地結(jié)合再一起,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掌握詞匯,而且還能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從而得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二、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加深理解。
6—12歲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學習積極性高。我們根據(jù)這一特點,首先每節(jié)英語課都盡可能地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比如我們經(jīng)常進行課前的Free Talk,與學生之間進行一些日常用語的交流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學習了一般過去時態(tài),我們也會隨之更新對話,What day was it yesterday? What did you do last night? 等等。盡量做到涉及面廣,反復使用學生學過的日常用語,使英語與情景建立直接的聯(lián)系。
其次我們還會并充分發(fā)揮多媒體,這是一個為我們的教學提供很多直觀功能的好工具。例如:四年級上冊書中Unit11 I’m a doctor。這單元的重點是詢問職業(yè)。在教授有關職業(yè)的單詞和句型時,運用多媒體的視頻,讓學生大致了解各種職業(yè),然后再讓學生根據(jù)各種職業(yè)特點進行表演,如護士打針手勢,醫(yī)生聽診器動作、消防員救火的動作,老師上課的動作。在這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動起來、說起來,在活動中愉悅、輕松地學習語言。又如在講六年級Unit 11 Let’s go to space.這一課,由于課文中涉及了大量宇宙、太空方面的知識,利用大量的多媒體課件,播放與太空、宇宙相關的視頻,以及各大行星名字的由來,滲透一些天文知識,學生在鮮活的媒體環(huán)境中,既了解相關知識又調(diào)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使得整堂課氣氛活躍,高潮迭起。通過上述活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們個個躍躍欲試。他們學到的語言生動、自然,表達準確,印象也較深刻。
三、組織游戲活動,進行鞏固操練,強化交際應用。
句型教學中的交際性操練是指運用所學句型開展具有信息溝通的活動。這是一種在模擬的或真實的情景中進行的語言操練。教師應盡量運用學生熟練掌握的句型,提出真實性的問題或開展運用所學句型的游戲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例如,教學“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句型后,讓學生用這個句型采訪同學,并寫下相關信息,填寫匯報表格,從而達到句型操練的目的。
My favorite season
season weather What to do? What to wear?
另外,游戲活動都需要具備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輕松愉悅學習,事半功倍。 又如,學生喜歡的guessing game。三年級Unit7 Is this a dog?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應用動物的單詞,先是老師示范動物比較標志性的動作,讓學生用本單元句型“Is it…?”來問。我則用“Yes,it is.”或者“No, it isn’t.”來回答。然后再請個別同學來表演動物,讓大家猜。后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做這個游戲,在猜動物的過程中,學生也掌握了句型的用法。特別是否定回答“isn’t”,只有反復的操練才能讓學生避免發(fā)音的錯誤。
四、滲透筆頭練習,知識內(nèi)化。
在聽說訓練的基礎上,再進行適當?shù)淖x寫訓練,有利于鞏固聽說訓練的成果,由此看來,課堂教學中滲透筆頭練習的是相當必要的。例如:教師在新授一個語言知識點時,為了能及時了解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可設計一些相對應的筆頭練習。如在接觸到“an”這單詞后,即時進行練習,并讓學生區(qū)分“a”的用法。練習設計如下:
(用a或an填空)
1. This is________apple. That’s orange.
2. It’s egg. It’s big egg.
3. It’s ________ umbrella. It’s _____ blue umbrella.
練習雖然簡單,但已經(jīng)把學生要掌握的重點通過練習的方式體現(xiàn)出來。學生填寫過程中,老師給以方法指導,邊講邊練,加深了學生對語言知識點的理解,從整體上把握住了作業(yè)題的內(nèi)部結(jié)構,將聽、說、讀、寫融為一體,從而使學生得到了多方面的訓練。其中還能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由于解題錯誤得不到及時反饋、糾正,而形成錯誤概念或知識。
句型的教學遠不止這些,我們可以在不同的教材基礎上,發(fā)掘教材,把句型的教學充分擴展,沿用到閱讀教學,為語言的輸出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