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一、指導思想
、睆囊魳房频奶攸c出發(fā),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方針,為提高民族素質奠定基礎,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學科教學中。
、舱_處理知識的邏輯順序,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選擇教學內容,努力處理好內容的濃度和廣度。
、程幚砗脗魇谥R與培養(yǎng)能力兩者之間的協(xié)調關系,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內容。
二、教材分析
、蓖怀雠囵B(yǎng)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重視學生對音樂實踐活的主動參與,發(fā)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yǎng),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
⒉除對原有教學內進行整和外,新擴展了音樂創(chuàng)造和音樂相關文化的內容,重視通過音樂教學活動,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使音樂教學從單純傳授因樂知識和技能的框框中解脫出來,真正成為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和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潮緝越滩挠8個單元,每一單元由四個集成塊組成,即演唱、演奏、欣賞、活動。其中,“活動”設置了“歌表演”、“律動”、“音樂游戲”、“集體舞”、“小小作曲家”、“露一手”、“小小音樂劇”等欄目。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教三年一班,小學三年級學生大部分熱愛音樂,喜愛唱歌,但由于學生的不同基礎,一小部分學生視唱,識譜,聽辨不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要求。因此,影響了整個班級,所以提高這部分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是很重要的。通過一、二年級初步接觸樂理知識,已有一定的音樂常規(guī)習慣,但一定的知識和演唱技巧還未掌握,本學期主要對其節(jié)奏、演唱技巧、識譜、欣賞等方面進一步訓練。
四、教材目標及要求
充分注意三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善于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采用個、舞、圖片、游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
聆聽音樂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鮮明。
⒈在識譜能力的教學上,讓學生掌握拍號,聽音,換氣記號,漸強漸弱記號等基本音樂符號。通過訓練讓學生運用正確的歌唱方法,通過自己的理解,表現(xiàn)不同題材體裁,風格特點,內容不同的歌曲。能通過學習靈活運用換氣符號,并在歌唱時,體現(xiàn)出二拍子,三拍子的不同特點。
⒉在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上,讓學生掌握簡易的知識,通過對學生引導,讓他們自己識唱簡易的歌曲。
、吃趯W習歌曲方面,以歌曲的藝術形象來感染,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動物,熱愛人民,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技巧,并有理解和表現(xiàn)歌曲的能力。
⒋在欣賞方面,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欣賞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并熟悉我國的民族音樂,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愛好和欣賞的習慣,發(fā)展聽覺,記憶力,想象力,并了解祖國悠久的音樂歷史文化,激發(fā)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美感。
五、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抛⒁馀囵B(yǎng)學生正確的發(fā)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氣息方法。
、平虒W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jié)奏和正確的情緒。
能初步學習豎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帕私馊寺暦诸惡脱莩问剑鶕(jù)歌曲介紹中外音樂家。
⑵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
掌握各種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簡單節(jié)奏,并能在活動中靈活運用。
六、培優(yōu)補差措施
、胖笇W生運用正確的姿勢和呼吸方法來演唱歌曲;
、浦笇W生掌握正確的練聲方法;
、浅醪叫蕾p一些小型的器樂曲,掌握音樂欣賞知識,并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韧ㄟ^音樂知識的學習,加強學生對音樂的了解與興趣
、赏ㄟ^“拍拍敲敲”、“聽聽想想”、“唱一唱”等練習,提高學生的樂感和節(jié)奏感;
、释ㄟ^律動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和節(jié)奏感;
、送ㄟ^集體舞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體來看,音樂素質較好的占25%,較差的占25%。而且女孩子比男孩兒更愛音樂,在教學中,我將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差生也不歧視,讓他們由易到難逐漸感受體會音樂的魅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讓學生主動發(fā)展,加強學生的表現(xiàn)力和感受力,對特長生加以培養(yǎng),加緊轉化后進生,爭取學生全面提高,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整體音樂素質,教師要對學生付出加倍的耐心和細心,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審美力、創(chuàng)作力,努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fā)展。
【篇二】
一、工作思路
新學期,我校音樂教研組將繼續(xù)在區(qū)教研室、校教科室的引領下以推進音樂課程改革,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作為學科教研的中心工作。在深入研讀修訂版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深入學習修訂版教材,充分、靈活的運用教材,大限度的發(fā)揮教材的作用;認真學習《中小學音樂課型范式》、以提高各類課型的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主要工作
(一)研訓結合,提高教師的課程意識
1.積極參加市、區(qū)級的學科培訓,在培訓后形成書面總結與反思。
2.開展多種專題研究。延續(xù)上學期的研究課題,與教學中梳理出的關鍵問題,深入持續(xù)的開展研究。小學音樂學科將開展“欣賞教學”的專題研究,同時學習市《中小學音樂課型范式》中的其他各類課型教學策略。
(二)開展校本研修,提高教師自主發(fā)展的能力
1.圍繞重點開展研究。學校教研組圍繞研究重點或本校的具體問題,有針對性的在課程與教學理論、專業(yè)技能、實踐經驗方法、學業(yè)評價等方面進行研修與完善。
2.豐富個體研修形式。提倡運用觀摩優(yōu)秀錄像課例、模仿改造優(yōu)秀課例等多種方式開展研修、記錄教學反思等。培養(yǎng)個體研修的意識和掌握研修的多種方法。
3.積極利用網絡研修平臺。推薦“教學新時空”、“常州微課”等優(yōu)秀網絡資源,開展觀摩學習,擴大教師的受益面。
4.提高群組合作質量。明確研修目標和主題,運用錄像、錄音、文字等方式對于研修過程進行認真記錄,積累資源,形成共享。
(三)加強藝術學科教師隊伍建設
1.組建“階梯式成長團隊”。通過開展課題、主題系列活動,促進“三格”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2.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擴大學科參與面,借鑒其他學科的理念改進活動方式,設計教師體驗式的參與環(huán)節(jié),力求使研究方法和成果得到內化。
繼續(xù)推進教師基本功訓練。
1.根據(jù)2018年音樂學科基本功比賽的項目和基本要求,增強組內教師加強基本功訓練的意識,進入基本功訓練的常態(tài)。
2.區(qū)基本功比賽前進行校內的選撥和推薦,通過選拔活動促進教師基本功訓練。
3.結合特定項目,開展基本功比賽的賽前指導和培訓。
(五)做好其它工作。
1.協(xié)助其他部門、科室做好藝術教育的相關工作。
三、主要活動
9月份
1.迎接藝術特色學校評比
2.組織開展音樂學科組會議,制訂教研活動計劃、“學研日”計劃,安排好教研課。
3.課題組會議。
4.組織參加區(qū)小學音樂優(yōu)質課評比活動
5.參加常州市教育學會音樂教學專業(yè)委員會論文征集活動。
6.組織參加區(qū)“合唱教學與訓練”的專題培訓。
10月份
1.藝術特色學,F(xiàn)場展評
2.組織開展音樂教研組活動
3.組織開展《借助分層教學模式提高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策略研究》的課題活動
11月份
1.組織開展音樂教研組活動
2.組織開展課題活動
12月份
1.三年級整班唱譜比賽
2.組織開展音樂組教研活動
3.開展音樂學科素養(yǎng)檢測。
20xx年1月份
1.撰寫課題組論文。
2.學期資料規(guī)整。
【篇三】
一.教學建議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音樂的情感體驗應從多樣的文化語境出發(fā),根據(jù)音樂藝術的表現(xiàn)特征,引導學生對表現(xiàn)形式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xiàn)中的作用,增進音樂素養(yǎng)。
興趣是音樂學習的根本動力和終身喜愛音樂的必要前提。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不斷提高音樂素養(yǎng),豐富精神生活。
2.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
和所有的教學領域都應該強調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演唱、演奏、聆聽、綜合性藝術表演即興編創(chuàng)等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
3.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為一體的教學目標體系;構建以“合作、探究、自主、創(chuàng)新”為主要特征的主體式發(fā)展性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模式,采用聽、說、唱、玩、想、演、做、畫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在活動過程中體驗、感受,培養(yǎng)興趣,提高能力。
4.靈活選用各種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根據(jù)教學內容利用直觀教具和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來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5.組織好課外活動,使課堂學習得以延伸,并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新知,興趣鞏固。抓好聲樂、器樂、舞蹈等學生尖子,積累優(yōu)秀作品,積極參加校內外音樂比賽。
二.教學進度
小學低段:低段的學生以情景教學為主帶動學唱,能辨別音符,休止符以及簡單的節(jié)奏型,比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能完整地演唱4—8首歌曲。能辨別常用的器樂。
小學高段:小學高段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對音樂的學習,有了一定的積累,應該把教學重心放在對歌曲的簡單處理上。對不同的歌曲能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xiàn)歌曲的情感。
初中:學生生理、心理漸趨成熟參與的意識和交往的愿望增強,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途徑增多,在學習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經驗,表達情感的方式較之1-6年級學生有明顯變化。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鞏固和提高表現(xiàn)音樂的基本技能。擴大音樂欣賞的范圍,更有意識的將音樂的人文內涵融入教學中。7-9年級學生正值變聲期,應注意嗓音保護。
二、主要工作
1.加強教師理論學習和業(yè)務學習,將定期組織組內、外學習和平時查閱教育教學資料、相互探討交流及反思、自學自練相結合,深入解讀課程標準,更新教育理念,不斷提高理論修養(yǎng)。
2.認真落實課改精神,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3.致力追求以校為本,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經;n}化、系列化開展教研活動,加大研討力度,不斷探索和實踐,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
4.聘請專家進行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指導。
5.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提高實用性。
三、具體工作安排
。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