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性侵教學三步驟
1.教孩子識別壞人
在教孩子怎么保護自己之前,老師先問了一個問題:“怎么辨別壞人呢?”對于壞人,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看法,不過他們的認知僅僅只是限定于“壞人有大大的牙齒、血紅的眼睛,巨大的手和*的笑容”。
老師一個接一個“吹破”孩子們關于壞人的天真想法,并告訴他們壞人并不等于“長得壞”,有的人甚至長得很好看,看上去很和藹,很炫酷,還有各種美味的糖果和禮物。
這下孩子就困惑了,既然壞人看上去很友善,那怎么才能分辨出來呢?
2.教孩子認識隱私部位,警惕5個警報
直接從外表分辨“披著羊皮的狼”確實挺難,老師轉而教孩子如何識別壞人的“壞行為”。在此之前,需要先教孩子認識身體,并知道自己的隱私部位。
一般,在生活中,我們都習慣性地告訴孩子泳衣遮住的地方就是隱私部位。這種方式雖然簡單,但是通過這種描述孩子只能知道一個大概的范圍,并不真的明白哪些部位是隱私部位。
對于這個方面,其實大可不必諱莫如深。我們可以跟老師一樣,非常坦然地告訴孩子:男孩的*官和*是隱私部位,女孩的*,*官和*是隱私部位。這些部位是不可以給外人看或者觸碰的。
如果有人要看你的隱私部位,或者讓你看TA的隱私部位,叫做“視覺警報”。
如果有人談論你的隱私部位,叫做“言語警報”。
如果有人觸碰你的隱私部位,或者叫你觸碰他的隱私部位,叫做“觸碰警報”。
單獨與陌生人在一起,叫做“獨處警報”。特別要注意的是,父母不在身邊,不要接受陌生人給的糖果。
如果有人擁抱、背、親吻你,叫做“擁抱警報”。
這五個警報都是危險信號,我們要孩子明白,當有人對他做出這5種行為任意之一時,他就可以判定“那個人”是個壞人,要勇敢地對他的行為說“No”!
3.與孩子共建“照顧者”名單和“愛心圈”
a.爸爸媽媽可以!
不過,只能在必須幫孩子洗澡,或者孩子隱私部位受傷的情況下才行。
這種方式可以幫孩子進一步明確身體的界限,明白爸爸媽媽也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才能觸碰自己的隱私部位。
b.“照顧者”名單上的可以!
通常,爺爺奶奶、姥姥爺爺或者其他人也會幫忙照顧孩子,這時候,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張“照顧者”名單,列入名單的人在限定的條件下也是允許的。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不太愿意把某人的名字寫上,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并找出原因。
另外,一定每隔幾個星期跟孩子一起重新更新并確定下名單。
c.“愛心圈”名單里的也可以!
除了親近的親人之外,我們還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個“愛心圈”名單,這個名單上的人是可以擁抱、親親的,是孩子喜愛并信任的人。
列好“愛心圈”后,孩子就可以安全踏實地享受親人、長輩、朋友的關心和愛了。
隨堂測試,確保孩子記住了
當老師教完所有安全課程,還對孩子進行了“隨堂測試”,來確保孩子真的聽懂并記住了。
1.醫(yī)生在媽媽陪伴下檢查你的隱私部位,可以嗎?
2.如果有一個男人觸碰女孩的胸脯,可以嗎?
3.如果一個照顧者幫一個男孩穿衣服,可以嗎?
4.如果一個男人在女孩面前*服,可以嗎?
5.如果一個女人對女孩說漂亮的*,可以嗎?
6.如果一個女人帶一個正在跟朋友玩耍的女孩去偏僻的街道,可以嗎?
這些題目還有很多,每做一道題,孩子關于安全和危險的界限就越明晰。和孩子一起看完前半部分教學內(nèi)容后,也讓他來回答試試看,幫助他更準確地理解安全知識、掌握安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