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山海經(jīng)》之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
時(shí)間:2018-11-01 17:14:00 來源:古詩文網(wǎng) [字體:小 中 大]【#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xùn)練# #古籍《山海經(jīng)》之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山海經(jīng)》最重要的價(jià)值也許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除了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衛(wèi)填海、羿射九日、鯀禹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等之外,還有許多是人們不大熟悉的。下面就和©無憂考網(wǎng)一起來了解下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歡迎閱讀!
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
海內(nèi)東南陬以西者。
甌居海中。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
三天子鄣山在閩西海北。一曰在海中。
桂林八樹在番隅東。
伯慮國、離耳國、雕題國、北朐國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一曰相慮。
梟陽國在北朐之西。其為人人面長唇,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手操管。
兕在舜葬東,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
蒼梧之山,帝舜葬于陽,帝丹朱葬于陰。
泛林方三百里,在東。
兕兕知人名,其為獸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
兕兕西北有犀牛,其狀如牛而黑。
夏后啟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人請(qǐng)?jiān)A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執(zhí)之。是請(qǐng)生,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陽南,丹陽居屬也。
窫窳龍首,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狀如龍首,食人。
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shí)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在窳西弱水上。
氐人國在建木西,其為人人面而魚身,無足。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旄馬,其狀如馬,四節(jié)有毛。在巴蛇西北,高山南。
匈奴、開題之國。列人之國并在西北。
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
海內(nèi)西南陬以北者。
貳負(fù)之臣曰危,危與貳負(fù)窫窳。帝乃梏之疏屬之山,桎其右足,反縛兩手與發(fā),系之山上木。在開題西北。
大澤方百里,群鳥所生及所解。在雁門北。
雁門山,雁出其間。在氐國西。
高柳在代北。
后稷之葬,山水環(huán)之。在氐國西。
流黃酆氏之國,中方三百里;有涂四方,中有山。在后稷葬西。
流沙出鐘山,西行又南行昆侖之虛,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東胡在大澤東。
夷人在東胡東。
貊國在漢水東北。地近于燕,滅之。
孟鳥在貊國東北。其鳥文赤、黃、青,東鄉(xiāng)。
海內(nèi)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
昆侖之虛,方圓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
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
在八隅之巖,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巖。
赤水出東南隅,以行其東北。
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dǎo)積石山。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東,東行,又東北,南入海,羽民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東,又北,又西南,過畢方鳥東。
昆侖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昆侖上。
開明西有鳳皇、鸞鳥,皆戴蛇踐蛇,膺有赤蛇。
開明北有視肉、珠樹、文玉樹、玗琪樹、不死樹。鳳皇、鸞鳥皆戴瞂。又有離朱、木禾、柏樹、甘水、圣木曼兌,一曰挺木牙交。
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貳負(fù)臣所殺也。
服常樹,其上有三頭人,伺瑯玕樹。
開明南有樹鳥,六首;蛟、蝮、蛇、蜼、豹、鳥秩樹,于表池樹木,誦鳥、鶽、視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