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了解伏爾泰對人類歷史的卓越貢獻,尤其是他在思想的貢獻。
2、體會雨果充滿*的、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風格。
3、朗讀練習,在朗讀中受到自由、平等、和諧、和平、正義等思想的熏陶。
教學重點
1、理解伏爾泰的歷史貢獻及啟蒙思想的偉大意義。
2、通過朗讀和背誦,體會雨果充滿*的、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學生對時代和思想背景的陌生,不清楚啟蒙運動在西方歷的重大意義,因而很難理解雨果對伏爾泰的高度評價、對啟蒙思想的當代闡發(fā),很難激起感情共鳴。
教學設想
1、課前布置學生查找資料,講述伏爾泰的故事,聚焦于伏爾泰為弱勢人群吶喊、奮爭的正義行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2、查找資料,了解浪漫主義、啟蒙運動的含義。
3、利用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
教學方式:朗讀、置疑、討論、合作、探究。
教學輔助用具:多媒體課件、朗讀錄音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伏爾泰的偉大貢獻;理清思路,把握大意。
一、設疑導入,激發(fā)探究興趣
伏爾泰逝世已經一百多年了,可百年之后人們還在紀念他。雨果說,他是永生的。詩人臧克家在《有的人》這首詩中也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種矛盾關系是如何轉化的呢?文中還說,“到伏爾泰,一個新的紀元開始了!狈鼱柼粋響亮的名字,他的光芒來自哪里,又撒向何方?請同學們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講述伏爾泰的故事。(結合練習四)
二、走進伏爾泰,與名人零距離
。▽W生交流。老師課前也作些案頭準備。)
伏爾泰(1694-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生于巴黎一個公正人家庭。學過法律,經過商,當過法庭書記和外交官員。知識淵博,著作豐富,涉及哲學、歷史、文學、自然科學等方面,近百卷之多。(《用書P50》)
講述伏爾泰的故事:卡拉事件、伏爾泰之死。(《用書P51-52》)
(解說:這兩項目的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與名人零距離,為認識伏爾泰的偉大貢獻作準備。)
二、調動積累,實現(xiàn)資源共享
1.啟蒙運動(《用書P53》)
歐洲十八世紀宣傳資產階級思想的文化教育運動,追求政治和學術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學技術,把理性推崇為思想和行為的基礎。首先起于英國,次及德、法、俄、意等國,尤以法國聲勢為浩大;因其為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作了輿論準備,故名。
2.關于雨果
維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國浪漫主義*動的領袖,是法國文學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幾乎跨越整個19世紀,他的文學生涯達60年之久,創(chuàng)作力經久不衰。他的浪漫主義小說精彩動人,雄渾有力,對讀者具有永久的魅力。人道主義是貫穿于他作品的主線。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3.浪漫主義
文學的基本創(chuàng)作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則是通過表現(xiàn)理想來反映現(xiàn)實。即將理想的生活當作直接的描寫對象,展示出一個存在于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以表達對現(xiàn)實的不滿或補現(xiàn)實的不足。表現(xiàn)手法往往比較奇特,情節(jié)曲折離奇,語言熱情奔放,格調高昂激越。
(解說: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有關資料,了解雨果創(chuàng)作風格,課上交流,實現(xiàn)資料共享。)
三、朗讀練習,感受課文*
1、導讀:《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是對人類先賢的崇高禮贊,對思想與人格力量的熱情頌揚,也是對人類社會永遠需要的正義的吶喊,良知的呼喚。那么,我們朗讀這篇演說時,應注意些什么問題呢?
。▎l(fā)學生回顧第五課學習時所講的演講知識)
2、范讀、聽讀、評讀
(聽朗讀帶,學生試讀,師生共同依據(jù)演講的特點點評朗讀情況)
四、瀏覽課文,了解伏爾泰的偉大貢獻
1.思考:從雨果的演講中,你了解到伏爾泰為人類文明做出了怎樣的貢獻?雨果為什么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結合練習二)
。ń庹f:讓學生把握全文大意,進行內容概括)
2.討論歸納:(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充分討論后歸納)
(1)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可以歸納為兩部分:
一是通過著書立說和文學創(chuàng)作,做出思想上的貢獻:“培育良知,教化人類”(用文中原話回答“他行使過一個職能,他完成過一個使命”中的這個“職能”和“使命”具體指什么?),“教導人們走向自由”;
二是以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為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群爭取人權,勇敢斗爭。
追問:有這方面的例子嗎?
——第9節(jié)中舉了他為西爾旺、蒙巴伊、卡拉斯和拉巴爾四個人斗爭的例子。請同學們結合注釋看,這四人都是平民,在當時,平民受盡壓迫和欺凌。伏爾泰為弱勢群體抗爭的精神和偉大的人格力量令人欽佩。
他不僅用筆做武器宣揚了“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而且積極投身于現(xiàn)實的、為一個個受害者辯護的具體斗爭中。正是有了以伏爾泰為領袖的啟蒙思想家們的努力,思想的種子被播撒到世人心田,一個新的紀元開始了,思想將是人類高的統(tǒng)治權力。
。2)伏爾泰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因為從那時起,“人類高的統(tǒng)治權力將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審,人們再也不會盲目的臣服于*與*,人間的高律令將是基于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傊靶录o元”的說法是對啟蒙運動意義的高度評價。
五、結構解讀,理清文章思路
這篇演說起伏跌宕,*迭起。從歷史到現(xiàn)實,從伏爾泰的偉大貢獻到他的偉大人格,構成了整個演說的脈絡層次。
討論明確:
。1)總的評價伏爾泰在歷的非凡地位,世紀性的貢獻。
崇高的禮贊(2-9)回顧歷史,伏爾泰為被壓迫的人類而孤軍奮戰(zhàn)。
。10-12)贊美人格,伏爾泰具有睿智的微笑。
(13-14)總結全文,再次揭示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激勵后來人。
七、布置作業(yè)
感情充沛的朗讀課文兩遍,體會作者浪漫主義語言風格,選擇幾則能代表這種語言風格的段落背下來。同時將疑難詞句劃出,以便下節(jié)課討論。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研讀課文,揣摩疑難詞句,把握全文主旨;品味語言,感受雨果浪漫主義語言風格;聯(lián)系實際,拓展思維。
一、結合作業(yè),復習生字詞
二、研讀課文,把握主旨
導入:1778年5月30日,“教導人們走向自由”的“法蘭西思想”伏爾泰與世長辭了。一百年后,法國浪漫主義文*動的領袖雨果發(fā)表了一篇*澎湃的演講。從這篇演講中,我們了解到伏爾泰對人類文明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ń庹f:由復習導入,見上節(jié)課分析)
1、伏爾泰對人類歷史的卓越貢獻:培育良知,教化人類,教導人們走向自由。
為弱勢人群爭取人權,勇敢斗爭。
雨果在演說中先概要分析了當時法國社會的階級狀況以及宗教的殘忍、司法的不公、人民的愚昧和凄慘。正是面對這般巨大的丑惡力量的聯(lián)合,伏爾泰“獨自一人”開始了戰(zhàn)斗。他不僅用筆做武器宣揚了“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而且積極投身于現(xiàn)實的、為一個個受害者辯護的具體斗爭中。正是有了以伏爾泰為領袖的啟蒙思想家們的努力,思想的種子被播撒到世人心田,一個新的紀元開始了,思想將是人類高的統(tǒng)治權力。
本文是文壇泰斗雨果對思想大師伏爾泰的禮贊。作者還從哪方面贊揚了伏爾泰?
(解說:提出問題,由學生回答)
——還從伏爾泰偉大的人格方面來贊揚。偉人的偉大之處,不僅在其豐功偉績,更在其非凡人格。后部分,雨果禮贊了伏爾泰“睿智的微笑”。
2、伏爾泰偉大的人格力量:微笑
雨果說:“微笑,就是伏爾泰”。(如何理解?)微笑,標志著自信、雅量和大度,真是一種胸懷,一種境界。伏爾泰的微笑是“睿智的微笑”。因為它是對憤怒情感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塵囂后的寬恕和安詳。正是有了這智慧的微笑,照亮了真理、正義、仁慈和誠實,催生出平等、博愛、理智、和平等人類永恒的精神追求。(結合練習三/2)
三、品讀課文,賞析語言
1、導讀:
雨果是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這篇演講很好的展現(xiàn)了他的浪漫主義語言風格。本文的語言*洋溢,在語言的背后,的雨果對黑暗現(xiàn)實和不合理制度的尖銳抨擊,對人道主義的熱切呼喚。這種詩化的語言主要有下面幾個特點:
鮮明對比,如:“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
生動比喻,如:開頭“……,一顆巨星隕落了。”一句用比喻的方法來說伏爾泰的逝世。
渲染夸張,如:“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出來!”
。ㄟ@富有*的生動呼告,表現(xiàn)了雨果與黑暗*勢不兩立、斗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結合練習三/4進行。方法可用對話式,合作探究。)
2、請感情充沛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浪漫主義語言風格。
。ń庹f:方法讓學生自由朗讀,結合練習一進行)
3、討論交流:請選擇幾例能體現(xiàn)作者語言風格的段落、句子,體會雨果飽含*、詩化的語言中蘊含的深刻含義。
。▽W生討論中,老師參與進去,引導完成練習三的同時,再對文中一些飽含*、內涵深刻的句子作些探究。
如:1.“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币痪渲械摹斑^去”和“未來”分別指什么?為什么說“受到過去的詛咒”也是“榮譽的美好形式”?
——“過去”象征著黑暗與*,“未來”象征著正義與光明。他受到“過去的詛咒”,恰好反襯出他與黑暗的勢不兩立,他對世人的啟蒙碩勛,所以說“是榮譽的美好形式”。
2.“他的搖籃映照著王朝盛世的余輝,他的靈柩投射著大深淵初的微光!比绾卫斫猓俊@句話既反映了伏爾泰“是一個世紀”,概括出18世紀法國的歷史特點,又頌贊了他因其所行使的職能和使命,成為人類思想的一代宗師。
3.第4節(jié)中,巧借人稱的轉換,運用呼告的修辭,表達作者對伏爾泰熱情的贊頌與歌頌。
另外第6節(jié)中“筆”的比喻,第8節(jié)中的排比句,第9節(jié)中的排比句等的深刻內涵。)
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背誦,增強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
5、聚焦文體,感知書面語與口語的差異。
本篇是一篇演講辭,口語性較強,并且體現(xiàn)了講話時的現(xiàn)場感、交流感,有強烈的鼓動性和感染力。
本文第14節(jié)較集中地體現(xiàn)了以上語言風格,讓我們調動起感情,集體朗讀這段。
四、精讀課文,疑難解析
。ǚ椒ǎ鹤寣W生讀后,提出疑難問題,共同研討。老師準備問題如下。)
怎樣理解“理性的高*”?
——“理性”是西方啟蒙運動的核心概念,文中所說的“良知”和“思想”就是理性。在啟蒙運動前,西方人活在宗教神權與世俗王權的陰影之中,“人的尊嚴”未能確立起來。正是以伏爾泰為領袖的一代啟蒙思想家,才*了宗教神權與世俗王權的“不證自明”的“合法性”,要求把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審判。及至19世紀初,雨果這一代人仍把“理性”奉為無上*,所以疾呼“理性的高*”。
五、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
伏爾泰生活在風云激蕩的18世紀,他因其世紀性的貢獻而受后人敬仰,你讀了本文后,一定有不少感悟,說說看。
。ò炎约旱母形蛘f明白即可?蓮娜说膬r值在于他所作貢獻的多少;為人類的進步作出貢獻將流芳百世等。)
六、布置作業(yè)
1、朗讀背誦有關語段,進一步體會雨果充滿*的、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風格。
2、伏爾泰是偉大的哲學家,后世流傳著不少他的名言警句,你聽說過嗎?請搜集整理,不少于兩句。
。ɡ喝祟悓氋F的財產——自由。書讀得多而不思考,你會覺得自己知道的很多;
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書讀得多而思考,你會覺得自己不懂的越多。)
七、教學反思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了解伏爾泰為人類所作的貢獻,感受雨果對伏爾泰的贊揚崇敬之情。
2、體會雨果飽含*的演講風格和理解詩化的語言中蘊蓄的深刻含義。學習作者抓住伏爾泰的“筆”和“微笑”兩個特征刻畫他的“斗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
3、背誦精彩片段,增加語言積累。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伏爾泰對人類文明作出的貢獻,認識雨果對伏爾泰的高度評價和對啟蒙思想在當代闡發(fā)。
2、理解文中重點詞句的深刻含義。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點撥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用兩節(jié)課的時間,通過學習一篇演說詞,走近法蘭西的兩位杰出人物:伏爾泰和維克多?雨果。他們相差整整一個世紀,伏爾泰于1778年病逝,雨果生于1802年,他們二人并沒有面對面的交往。但是,閱讀過本文的人,無不被雨果對伏爾泰的敬愛與景仰之情感染。
二、閱讀全文,整體感知
1、理清結構:
第一部分:(1)介紹伏爾泰在人類歷的非凡地位和他所生活的時代,高度評價其世紀性的貢獻。
第二部分:(2-9)歌頌伏爾泰的豐功偉績,從兩個方面評價其卓越的貢獻。
1、2-8介紹他在思想領域的啟蒙作用。
2、9介紹他積極投身于現(xiàn)實的、為一個個手*者辯護的具體斗爭。正是思想啟蒙和現(xiàn)實關懷成就了伏爾泰的偉大。
第三部分:(10-12)贊揚伏爾泰的非凡人格。雨果專門贊美伏爾泰“睿智的微笑”。這微笑蘊涵有哲理的憂傷,又有含有黎明的曙光。他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義、仁慈和誠實,催生出平等、博愛、理智、和平等人類永恒的精神追求。
第四部分:(13-14)介紹伏爾泰的時代意義。伏爾泰標志著一個新紀元,新時代需要伏爾泰。雨果表達了追求伏爾泰,于黑暗斗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
2、有感情地范讀節(jié)1,讓學生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a、在節(jié)l中找出能夠體現(xiàn)雨果對伏爾泰評價的一個詞和一句話。
b、為什么雨果認為伏爾泰是永生的?
c、世人怎么對待伏爾泰的逝世?雨果呢?
總結學生的發(fā)言,提升認識:伏爾泰獲得祝福和詛咒,都是因為他向舊社會宣戰(zhàn)。
明確:
a、“巨星”、“伏爾泰不僅是一個人,他是一個世紀。”
b、因為他有長壽的歲月,有等身的著作,還擔負著培育良知、教化人類的責任。
c、世人有兩種態(tài)度:詛咒和祝福。雨果認為,這是榮譽美好的兩種形式。
3、組織學生自由討論,體會雨果對伏爾泰的評價。
結合課文中的重點句子,以及查找到的資料,理解雨果的評價。
4:伏爾泰是幾個世紀前的偉人,在雨果口中他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學生獨立思考,找出文中能夠表現(xiàn)伏爾泰形象的句子?偨Y學生的發(fā)言,分析得出:文中的伏爾泰表現(xiàn)出兩種形象:斗士、智者。
明確:如:節(jié)8中“他孤軍奮戰(zhàn)”、“具有女性的溫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偉大的頭腦和浩瀚無際的心胸”;節(jié)1l中“從這深邃的雙目里露出了微笑”。
5、分析“斗士”的形象。組織學生自讀、討論:
a、斗爭的原因是什么?b、對象是誰?c、以何種方式?d、具體的表現(xiàn)是什么?
e、結果怎樣?
明確:
a、時代的原因:人民無知,宗教愚昧,君主*,司法的黑暗!
b、對象:宮廷、貴族、金融界、教會。
c、方式:獨自一人,一枝筆(輕如和風,猛如雷電)。
d、表現(xiàn):為西爾旺、蒙巴伊、卡拉斯、拉巴爾辯護。
e、結果:勝利。
6、總結學生的分析結果,歸納提升:伏爾泰是“法蘭西思想之父'’,他經歷了君主*由鼎盛到衰敗的轉折期,為當時的人們帶來了自由和民主的聲音。引導學生說說令自己感動的句子,并結合魯迅的形象,談談自己的理解。
明確:(倔強的斗士形象)
7、分析“智者”的形象:雨果抓住伏爾泰的什么特點去表現(xiàn)的?
明確:抓住伏爾泰的“深邃的雙目”和“睿智的微笑”進行描寫。
8、師生共同朗讀節(jié)12,體會雨果是如何描寫伏爾泰的“微笑”的。
明確:有感情地放聲朗讀,能夠讀出雨果激動的心情和情感。理解作家借助“微笑”,呈現(xiàn)出伏爾泰的成就。
9、提問:為什么要選擇這個特點進行描寫?
明確:對于斗士的形象,“微笑”所造成的反差大,能夠表現(xiàn)出伏爾泰的
性格,感染的效果更加強烈
三、提高認識,拓展思路:
2、提問:雨果由對伏爾泰的贊揚,進而又寫了什么?
3、雨果寫這些哲學先驅的目的何在?
4、組織學生討論,結合演說的特點,體會雨果充滿*、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語言。
1、結合自己對于課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節(jié)14,能夠讀出作者的*。
2、作者由伏爾泰聯(lián)想到一批哲學偉人:盧梭、狄德羅、孟德斯鳩等先驅哲學家們。,
3、回答:重申自由、民主和真理的重要,鼓舞人們能夠繼承前人的精神,向現(xiàn)實宣戰(zhàn)。
4、充分討論,積極發(fā)言?梢越Y合自己所閱讀過雨果的作品來談。
四、本課總結
本文是雨果的演講之一,全文貫穿著自由、民主、和平的精神,閃耀著真理的光芒。作者緊緊圍繞伏爾泰思想上的成就,用*飽滿的浪漫語言,回顧了伏爾泰的筆、伏爾泰獨自一人的斗爭,以及他的微笑、睿智,由此刻畫了一位“斗士”的形象、“智者”的形象。文中有許多意義深刻、內涵雋永的句子,需要結合時代背景和人物經歷細細體會。
教學目標:
一、了解時代和思想背景,明了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
二、理解重點語句,把握文章內容。
三、欣賞語言,體會充滿*的、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語言的欣賞。
教學難點:學生對時代和思想背景陌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778年,“教導人們走向自由的”的“法蘭西思想”伏爾泰與世長辭了。一百年后,另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斗士――維克多雨果站在紀念伏爾泰百年冥誕的講壇上,發(fā)表了一篇*澎湃的演講。讓我們一起走近偉人,去領略這兩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輝。
二、檢查預習
1、多媒體課件出示:(1)注音:隕柩睿恪
。2)、解詞:隕落靈柩睿智凌駕黎民百姓恪盡職守
2、學生自由朗讀精彩段落。
3、交流找到的有關資料。
多媒體課件出示:(1)伏爾泰:法國十八世紀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歷經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個封建王朝,目睹封建*主義由盛轉衰,深刻預見革命必將到來。作品以尖刻的語言和諷刺的筆調而聞名。他說:“笑,可以戰(zhàn)勝一切,這是有力的武器。”諸多作品中《哲學通信》被稱為“投向舊制度的第一顆炸彈”,標志法國啟蒙運動的真正開始。他以非凡的才智、銳利的思想及對黑暗的封建*主義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間享有崇高的聲望。
。2)、雨果: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貫穿一生活動和創(chuàng)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暴力、以愛治惡。創(chuàng)作長達60年以上,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
(3)、啟蒙運動:18世紀西方資產階級繼文藝復興之后所進行的第二次反對教會神權和封建*的文化運動。弘揚理性、反對宗教、提倡人權。教導人們勇于反抗,追求正義。
三、整體感知
本文可分三部分:
1、(1)對伏爾泰作出的貢獻進行了總體性的評價。
2、(2――12)帶領人們回顧歷史,頌揚伏爾泰在著作、思想和現(xiàn)實斗爭方面的豐功偉績以及非凡的人格力量。
3、(13――14)回到現(xiàn)實19世紀,高度贊揚伏爾泰的思想和精神,呼吁人們向他討教,并表達自己與反動勢力斗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
四、研讀課文
1、伏爾泰為人類文明作了怎樣的貢獻?
學生找相關語句后明確:他用著作同封建*制度斗爭,教導、安撫、教化人,用行動為受害者辯護,替弱者伸張正義,他把人的尊嚴伏賦予黎民百姓,鼓舞人民從混沌愚昧中走出來,*君主統(tǒng)治,開創(chuàng)一個民主文明的法蘭西。
2、雨果為什么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
討論后明確:因為伏爾泰為人類開啟了思想從那時起“人類高的統(tǒng)治權力將是思想!币磺卸伎坷硇裕辉倜つ砍挤*與*,人間的高律令將是基于正義和平等的法律、真理及良心。
3、作者認為伏爾泰“不僅是一個人,他是一個世紀”原因是?
指名讀課文后討論明確:因為伏爾泰生活的年代反映了法國十八世紀的特點。他啟迪人們思想培育良知教化人類。
4、對于我們來說進步的兩方面表現(xiàn)在?
指名回答后明確:第一,做一個人要行使自己的權利――捍衛(wèi)自由追求真理。第二,做一個公民要恪盡職守――維*律尊嚴防止強權與丑惡勢力對人權的踐踏。
五、欣賞語言
1、學生自由發(fā)言,其他學生品評交流。
2、教師舉例。
3、總結語言特點:雨果在這篇演講中很好展現(xiàn)了浪漫主義的語言風格。體現(xiàn)了對比鮮明、文采飛揚、比喻生動、渲染夸張等特點。
六、布置作業(yè)
選擇你所喜歡的語段背誦積累
板書: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
偉大的頭腦
禮贊――伏爾泰浩瀚的心胸
正義、仁慈、誠實光輝思想
雨果巨大的貢獻
思想
吶喊――自由、平等、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