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升學# #2018幼升小新生入學指南,家長快來看看吧!#】孩子從上幼兒園到入小學,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轉(zhuǎn)折點,由于生活習慣上的驟變,以及課目的繁重,使許多孩子在進入小學后出現(xiàn)疲勞、消瘦、食欲不振、害伯學習等現(xiàn)象,那么,到底孩子入學前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下面©無憂考網(wǎng)為您精心整理了2018幼升小新生入學指南,供各位家長及時查閱。
【一】心理準備
成長很自豪
從幼兒園步入小學,是兒童身心發(fā)展的重大轉(zhuǎn)折,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考驗。
在心理方面,家長要讓孩子覺得“做一名小學生是很自豪的事”。與孩子聊天時,家長要有意識地聊一聊小學生及小學校的事情,告訴孩子上學的種種好處,比如可以認識很多新朋友,學到更多的知識等等。好孩子是鼓勵出來的,要多鼓勵、贊賞孩子,并由衷地祝賀孩子長大了。比如,家長可以說:“今天玩具收拾得真干凈,真像一名小學生!”讓孩子從家長的口吻中,感受到成長的自豪,從而產(chǎn)生羨慕小學生、向往小學生活的情感。入學前,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參觀一下小學,這樣,入學后孩子的陌生感就不會太強烈。
家長要特別注意,決不能用上小學對孩子施加壓力,比如:“你再不聽話,讓小學老師來管你!”這樣的話語,會造成孩子對上學的恐懼感,產(chǎn)生不該有的心理壓力。
——向孩子介紹學校歷史及現(xiàn)狀,言語之中充滿懷念、向往、自豪和期望之情,激發(fā)熱愛學校的情感。
——到學校參觀,好帶他參觀小學,讓他親身體會一下學校里寬大的校舍,學生上課時良好的課堂秩序,小學生大聲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小學生能寫會算的技能,使孩子對小學生產(chǎn)生敬仰羨慕的心情,渴望自己也能成為一名小學生,同時熟悉并欣賞校園環(huán)境,認識教學區(qū)、生活區(qū)、活動區(qū),順便可以進行簡單的愛護花草樹木及學校公共設(shè)施的教育。
——請大孩子講學校生活,暢談學校好玩的地方、學習的樂趣、老師的要求、課堂紀律、作業(yè)規(guī)范、伙伴交流、少先隊活動等。
——模仿游戲,家長可以組織幾個孩子或和孩子一起模仿上課的游戲,分別扮演老師、學生,讓孩子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熟悉課堂學習習慣,學會基本的課堂常規(guī),如怎么坐、怎么站、怎么舉手、用多大音量回答問題以及基本禮貌用語等。
【二】體能準備
坐夠三刻鐘
樂樂開學就要上一年級了,為了適應(yīng)小學生活,媽媽在暑假前帶樂樂旁聽了一節(jié)一年級的語文課。但是,媽媽發(fā)現(xiàn),先不說能不能聽懂,樂樂根本無法堅持坐夠45分鐘。20分鐘后,樂樂明顯累了,想出去走走甚至躺一會。
小學的學習生活與幼兒園大不相同,無論是上課時間,還是學習強度,都會延長、增強。很多孩子上幼兒園時,一生病就不用去了。但如果上了小學還總是生病的話,就要耽誤功課了。
因此上小學前,家長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營養(yǎng)和休息,減少疾病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應(yīng)該帶領(lǐng)孩子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做到能堅持聽講45分鐘而不感到疲勞。另外,入學前應(yīng)該帶孩子到醫(yī)院做身體檢查,保證孩子健康入學。
【三】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準備
安全是孩子上學須注意的事項,近年來校園事故的頻繁發(fā)生表明:及早對孩子進行學校安全教育是入學前準備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游戲安全。小學活動器戒高而大,場地硬、學生多,老師也不可能隨時呵護在學生左右,所以一定要及早吩咐孩子課間活動時守秩序,不推擠,不瘋跑,不要扔石子、玩木棍。
——接送安全。一般小學都規(guī)定家長在距校門50米處接送孩子,所以家長要事先同孩子約好接送地點,囑咐孩子家長沒來時原地等待,不亂跑,不跟別人走,去同學家一定要先同家長商量。
——上學、放學路上安全。家長提前帶孩子往學校步行幾次,每次重復講關(guān)鍵地點路標及安全注意事項;教育孩子注意車輛、陌生人、同伴游戲等問題;牢記"放學就回家,不和陌生人講話"的原則。
——飲食衛(wèi)生安全。教育孩子不買小攤上的食品;飯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只用自己的杯子喝水;做眼保健操時手臟就別亂揉等。
——要特別關(guān)照孩子。褲衩和背心覆蓋的地方任何人不得冒犯;盡量不和淘氣的男生玩;不用外面的抽水馬桶。
以防萬一,好給孩子準備一張IP電話卡并教給他使用方法,便于非常時期可以和父母取得聯(lián)系;在孩子書包某個隱蔽角落裝點零錢,藏在只有孩子自己知道的地方,經(jīng)常檢查是否還在,用于防止壞人劫持或遇到高年級校園暴力時的"救命錢",嚴禁孩子非緊急時使用。
【四】能力準備
集中注意力
小學一年級老師頭疼的事,莫過于新入學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幼兒階段的注意力,主要是靠環(huán)境中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而小學生在上課時,需要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把注意力指向老師。
針對這一變化,從幼兒園大班起,老師和家長應(yīng)重視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兒的注意力水平。如果幼兒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座位上坐不住,隨時都要走動,他們上小學就會十分困難。
其實,注意力的培養(yǎng),從孩子上幼兒園就要開始了。家長和老師要有意識地安排適當?shù)撵o坐做事訓練,讓孩子學會專注。比如,讓孩子靜靜地玩積木,玩的時候,家長不要以任何形式干擾孩子,直到他自己轉(zhuǎn)移注意力,丟掉積木。很多時候,家長或老師會無意識地打斷正在投入玩耍的孩子,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時間一長,孩子注意力就難以集中了。
【五】習慣準備
在家吃早餐
幼兒園沒有嚴格的上下課時間規(guī)定,比較自由,中午孩子還可以午睡。而上小學就要嚴格遵守小學的時間安排。因此,家長要提前1年,了解小學的作息安排,并以此時間為標準,調(diào)整孩子的作息時間。逐步讓孩子適應(yīng)早睡、早起的生活,讓他們養(yǎng)成按時起床、吃早飯、洗漱等生活習慣。同時,要知道整理自己的儀表,注意保持儀表整潔。會動手整理好自己的書包、書桌及鉛筆盒等。同時,在飲食習慣上,孩子需要從在幼兒園吃早餐過渡到在家吃早餐,因此家長需要為此付出更多努力。時間要固定,讓孩子養(yǎng)成定時早餐的習慣。
【六】物質(zhì)準備
文具別太多
物質(zhì)準備是指為孩子購買必要的學習用具和生活用品。像書包、文具盒、尺子、鉛筆、橡皮、彩筆等。家長在準備時,不用過于追求樣式和數(shù)量,夠用就行。如鉛筆,可準備3支HB型即可。家長要向孩子介紹各種學習用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特別是橡皮的用法,告訴孩子不能過于依賴橡皮,應(yīng)該想好了再寫。另外,還要讓孩子懂得愛惜所有學習用品。同時,服裝鞋帽等生活用品,應(yīng)一切以舒適、簡單、實用為主。
【七】家庭學習環(huán)境的準備
孩子上學后,家庭是孩子學習的重要場所之一,家庭學習環(huán)境的準備是一項重要內(nèi)容:
——孩子們一般喜歡并尊重有文化、有教養(yǎng)、好學上進、舉止文明、關(guān)系和諧的家長。特別是家長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間接地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生長在一種充滿學習氣氛的環(huán)境中,很容易萌發(fā)一種自發(fā)學習的需要,以至形成一種千金難買的自覺學習的行動,所以家長應(yīng)率先熱愛學習,形成家風,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
——給孩子提供一個固定的學習地點。孩子在學校里有固定的座位,在座位上的任務(wù)就是學習;在家里,孩子也應(yīng)當有個固定的地方學習,它的作用主要是在于形成一種學習的地點定向,就是說,每當孩子在習慣的地方坐下來,便條件反射般地想到學習,猶如醫(yī)生走進病房,科學家走進實驗室,即刻來了精神一樣,心理學上叫地點動力定型,所以,家長要為孩子騰出一個用來讀書做功課的專門地點,給孩子準備獨立的學習小空間:可以是房間的一個角落或單獨一個房間,重在安靜、整潔。
——為孩子準備高度適宜的桌椅。椅子的高度一般以孩子的雙腳能平放地面為宜;桌子的高度應(yīng)正好在孩子坐下后的心窩高度;桌面別太小,因為現(xiàn)在書的開本都比較大;桌面忌用易使注意力降低的淺顏色或亮麗色,好選擇深色桌面,或給桌面鋪上墨綠的臺布;桌子的位置好面對著墻擺放,墻上不要有任何容易引起孩子分心的貼畫;桌子左側(cè)是窗戶,以保證自然左側(cè)采光;窗戶好貼上一層透光但不透明的膜,保證他看不到外面的景色與活動。
——為孩子選擇好臺燈:光質(zhì)一般用光線柔和的磨沙白熾燈;照度為15或25瓦(太亮了會產(chǎn)生眩光,使得瞳孔收縮,眼睛疲勞度增加、學習效率降低);采光方向必須是正左側(cè)取光(前面會產(chǎn)生反射光,眩目);燈罩必須完全不透光;燈罩還必須將燈泡全部遮蔽;光源的高度應(yīng)該與臉等高;燈臂應(yīng)可調(diào)整;開關(guān)要安全、方便。
——為孩子買個書柜,供他把不用的書籍等有條理地存放進去,便于查找使用,免得堆在一起。
您在給孩子布置學習小空間,購買新書包、學習用具、生活用品時,好讓孩子也參與進來,出出主意,發(fā)表意見,讓他感受"要上學了"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