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司馬光課型新授課
設(shè)計說明課文是一篇文言文,講述了一個孩子掉進一口裝滿水的大缸里,其他孩子都嚇跑了,司馬光用石頭砸破大缸,救了那個孩子的故事。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朗讀課文,讀通、讀懂句子,并借助課后注釋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司馬光的沉著,機智,遇事肯動腦筋的品質(zhì)。
學前準備1.查找司馬光的資
料了解司馬光,預(yù)習課文,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學生)
2.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字,學會新詞。
2.根據(jù)注釋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司馬光的沉著冷靜、機智勇敢。
學習重點指導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懂句子,體會司馬光的沉著冷靜、機智勇敢。
教學環(huán)節(jié)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激趣導入,走進故事(用時:5分鐘)1.師(出示課件)看見大屏幕上的這幅畫,大家會想起哪個故事呢?
2.板書課題。
3.師介紹古文的特點。1.學生看圖后回答。
2.齊讀課題。
3.了解古文的特點。1.簡要說說文言文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用時:20分鐘)1.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由讀文,試著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懂句子。
2.師出示生字,指導學生學習新字。
3.教師范讀,領(lǐng)讀,指導學生讀通順,讀懂句子,理解課文大意。1.學生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節(jié)。
2.小組內(nèi)利用識字卡片交流識字方法。
3.練習朗讀,注意句中的停頓,讀通句子。2.課文主要寫的是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用時:10分鐘)1.讀課文,思考:
(1)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
(2)在孩子們玩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
。3)在萬分危急的時候,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從中你覺得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2.教師指導理解文中重點詞的意思。
3.指導朗讀。1.學生邊讀,邊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在文中畫相應(yīng)的句子,詞。
2.學生相互交流。
3.借助注釋和老師的提示理解句子。
4.體會司馬光的沉著冷靜,機智勇敢。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解釋下面字詞的含義。
庭:___________________
甕:___________________
皆:___________________
光:___________________
迸:___________________
四、感情朗讀,背誦課文(用時:5分鐘)1.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檢查背誦課文。
3.把故事講給同學們聽。1.朗讀課文。
2.學生背誦課文。
3.講故事。4.看拼音,寫詞語。
dēnɡshāndiēdǎo
()()
tínɡyuànfànɡqì
。ǎǎ
板書設(shè)計
教學反思三年級孩子首次接觸文言文,但這個故事大家并不陌生,而且文字也比較簡單,所以設(shè)計本課時,我以朗讀為主,讓學生讀通、讀懂句子,再把司馬光與其他孩子的不同做法進行比較,從而體會司馬光沉著、機智、勇敢的特點。整節(jié)課氣氛活躍,學生領(lǐng)略到了文言文的魅力,也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
《司馬光》教學片段
◆情境渲染,引導想象,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學重點)
師:司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做游戲,正當他們玩得高興時,發(fā)生了什么事?
生:一個孩子掉到大水缸里去了。
師:文中是怎么說的?
生:文中說“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師:(課件出示句子)“甕”是指什么?“足跌沒水中”又怎么理解?
生:“甕”是指大缸。
生:“足跌沒水中”意思是孩子掉進缸里,被水淹沒了。
師:理解得很好,自己的小伙伴掉進這么大的水缸里,危在旦夕,這樣危急的情況,該怎么讀。
(指導學生朗讀)
師:在這萬分危急的關(guān)頭,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
生:眾皆棄去。
師:這句話怎么理解?
生:其他孩子全都跑了。
師: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
生:光持石擊甕破之。
師:(出示課件)請學生讀這句話,說說你的理解。
生:司馬光拿起一塊石頭朝大水缸擊去,大水缸被打破了。
師:請大家想象一下當時司馬光是怎樣想的,怎么做的,然后講給大家聽聽,并表演出來……
賞析:老師借助課件和文中的注釋,引導學生弄明白發(fā)生的事情,以及司馬光和其他孩子處理事情的方法,降低了學生初學文言文的難度,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讓孩子們想象司馬光的想法和做法,表演給大家看時,同學們更是活躍,而且表演時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都很有個性。說明學生對文本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