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 #關于母愛的初三記敘文1000字#】作文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準備的關于母愛的初三記敘文1000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边@首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親切而真誠地吟頌了既普通又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千百年來都能引起無數(shù)讀者的共鳴。
世上最偉大的愛莫過于母愛。
回想一下,我們由一個嬰兒變成少年,我們的每一條血脈、每一寸骨骼,全靠母愛血液的灌溉、滋潤。母親為了肚子里的小寶寶長得健康、長得聰明,她一坐一臥都小心謹慎。因為母親把我們看成是她的生命,是生命的果實、生命的延伸。母親為了我們能正常發(fā)育,她可以克服一切欲望,承受一切痛苦。一天又一天,好不容易熬過了十月懷胎的煎熬,等待母親的又是一朝分娩的折磨。然而,當小生命的第一聲啼叫,卻使母親極度緊張、極度疲倦的臉綻開燦爛的笑容。也正是這孩子的第一聲呼喚,把母親帶到了這繁雜艱辛的世界,讓她不再擁有花樣年華,讓她失去了美麗的機會。母親一字一句地教我們學說話,一步一步地扶我們學走路,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你我,有哪一刻哪一時能離開母親的哺育和照料呢?
在平凡的生活中,母愛時時刻刻都包圍著我們,陪伴著我們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它是如此的平凡,又是如此的偉大,更是如此的真誠――在兒女受到挫折時,母親給予鼓勵和安慰,給予他們追求和奮斗的勇氣;在兒女心靈飄泊時,母親用溫暖的漣漪,輕輕蕩開他們心中所有的郁結;在兒女心情不愉快時,母親想方設法讓他們變成一只快樂的小鳥,乘著彩云自由地在藍天之際飛翔……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母親是的護士。她日日夜夜,精心守候,觀察病情,細致入微,求醫(yī)問藥,憂心如焚;當我們犯錯誤的時候,母親是最耐心的老師,她苦口婆心,諄諄教誨,不厭其煩,深怕我們受到世俗、私心、惡趣的薰染。隨著我們不食不語,母親也懶言少飯。而我們的每一點小小的進步都會令母親眉舒目展、喜形于色。是母愛點燃了兒女最初的智慧明燈;遭受挫折時,兒女是否想到,正是母親的厚愛,扶平了我們心頭的傷痕,使我們重新鼓起前進的勇氣,揚起遠航的風帆。人生旅途,溝溝坎坎,風風雨雨,母親的愛送我們一程又一程,直到她心血耗盡,永遠閉上慈祥的雙眼。
母親是一本無字的書,她教給我們無限的慈愛,也教給我們?nèi)绾稳シ瞰I愛;母親是一首無聲的歌,她默默地勞作,譜寫出一曲曲美妙的樂章,播撒著人生的真諦。母親滋養(yǎng)著人間真善美,洗涮著世上假丑惡。母親是一團不熄的火,她將自己燃燒,把世界照亮。失去母愛,天地將一片黑暗。
讓我們牢記母親的深沉與博大,無私與溫暖。
篇二:
真的好像是命中注定的,那一年,那一天,我睜開了雙眼,她撫摸著我的頭,嘴角含著笑,兩個生命從此就系在一起,同進共退,同喜同悲。
“我們”,我鄭重地寫下了這個詞,僅兩個字,便足以概括我與母親之間的關系,命中注定我們是在一起的,命中注定我與她的生命將纏繞相連。
那一年我出生,她二十九歲。
那時的我只是一個黑黑瘦瘦的女嬰,絲毫看不出與當時白皙美麗的媽媽有任何的血緣聯(lián)系。媽媽不管親朋好友如何評價,仍像個寶貝似地喂養(yǎng)我。繁忙的工作之余,她每天各種水果和堅果打成稀泥,變著花樣喂我吃下去。漸漸地原本瘦弱得跟個小難民似的我,膚色白了起來,臉也變得胖嘟嘟的,身體健康有了明顯改善。
我想,此后我能夠健康成長,一定要感謝媽媽當時給我補的營養(yǎng),她賦予了我生命,又為我的生命牢牢奠基,每念于此,我都暗喜,真好,此生我們是母女。
那年我四歲,她三十三歲。
那時的我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孩童,整天跟小伙伴玩著各種各樣的游戲,每天思考的春有吃飯與玩耍。媽媽下班后,開始給我講故事,教我讀故詩了。我總愛點安徒生那篇最長的“天國花園”,每次媽媽感嘆故事的篇幅時,我都只嘿嘿一笑,其實故事的情節(jié)我早已爛熟于心,里面的字詞也教能讀懂,我就想讓媽媽讀得時間長一點,多給我些時間看她給我讀故事時的樣子。在寂靜的夜里,媽媽輕聲地給我讀著詩詞,那紙卷中散發(fā)的清幽氣息,讓夜無限地延長,遮住了低過屋檐的時光,仿佛,到地老天荒。
媽媽就好像為我打開了另一扇門,里面有燦爛若霞的煙火,芳香醉人的花田,亦有那遠離塵世的謫竹,帶我走進另一片天地。
那年我十歲,她三十九歲。
那時的我自認為自己的都是對的,鋒芒畢露,卻不知自己到底有多愚昧。我贊頌先賢的偉大心靈,高言闊談雄偉的抱負,卻整日為一些沒有什么意義的事而勞神費心,在書本和現(xiàn)實脫離之間,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我甚至還用拙劣的文字給媽媽寫信,“控拆”我的不滿,可我沒想到,她竟給我回了那么長的一封信,她在信中說到“我不想讓你整日埋頭苦學,但同樣我也不想看到一個只知道玩,而不知道上進的孩子。媽媽和你一樣都希望你每天開心快樂,但快樂有時也是從辛苦的堅持過程或結果中才能體會到。”
她就是我命中注定的指路人,那個一心只為了我的成長,在我迷失方向走上歧途的時候,用她溫暖的手把我牽回來。
那年我十二歲,她四十一歲。
那時我的學業(yè)負擔逐漸增加,作業(yè)總做到很晚,她每天都陪著我,就此走過了一年,將我送入了初中。剛到學校的第一個星期,我第一次用電話亭里的電話打給媽媽,只聽見那一聲“嘟”,便有無限的酸楚涌到鼻尖,我們并沒有多說,正當我搶著掛電話時,媽媽爭著說了一句:“記得多吃點青菜!备鞣N情感混合井噴,心里真的很難受。
十幾年就這么悄悄地過去了,五月陽光剛剛好,不長不短,在她的指尖我的發(fā)梢,天堂開出我們的那些花兒,像命中注定的那樣,靜默相守此間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