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考試卷及答案北師大版

時間:2018-06-21 16:45: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初中一年級# #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考試卷及答案北師大版#】考試答題步驟:通覽全卷,沉著應試;慎密審題,扣題作答;先易后難,從容解答。下面是©無憂考網(wǎng)為您整理的《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考試卷及答案北師大版》,僅供大家參考。

  【篇一】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50分)

  一、單項選擇題(20小題,每題2.5分,共50分)

  1.隋朝能夠統(tǒng)一全國的主要條件是

  A楊堅奪取北周政權(quán)建立隋朝B南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民族大融合

  C隋朝開創(chuàng)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D大運河的開鑿溝通了南北交通

  2.在舊金山、紐約等地,人們把華僑、華人聚居的地方稱為“唐人街”,可見唐朝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稱為

  A文景之治B開元盛世

  C光武中興D貞觀之治

  3.魏晉時期,官員大多數(shù)從高門權(quán)貴子弟中選拔,到了唐玄宗時,科舉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這種變化說明

  A唐政府不任用權(quán)貴子弟B唐政府力求以才學選官

  C唐朝社會文學一度繁榮D唐朝重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4.兩宋之交的文學作品中反映出的時代強音是

  A歌頌祖國壯美的山河B揭露統(tǒng)治者的腐朽

  C對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D對祖國統(tǒng)一的渴望

  5.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紀印度的歷史,下列資料中值得查閱的是

  A《史記》B《馬可•波羅行紀》

  C《大唐西域記》D《資治通鑒》

  6.某地要舉辦唐朝書畫展,他們可以選擇下列哪些人的作品

  ①顏真卿②柳公權(quán)③閻立本④吳道子⑤王羲之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7.北宋都城東京和唐都長安在城市布局上明顯的區(qū)別是

  A出現(xiàn)了娛樂中心瓦舍、勾欄B市、坊不再截然分離

  C商店的營業(yè)時間大大延長D城市由封閉走向開放

  8.在我國56個民族中,形成于元朝、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是

  A藏族B壯族C回族D維吾爾族

  9.元朝疆域遼闊,為加強對全國的統(tǒng)治,元政府在地方設立的行政機構(gòu)是

  A分封制B郡縣制C中書省D行中書省

  10.英國作家培根說:“這三種東西曾改變整個世界的面貌與狀況。第一種是在文學上,第二種是在戰(zhàn)爭上,第三種是在航海上,由此又產(chǎn)生了無數(shù)變化,這種變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fā)明在人類的事業(yè)中產(chǎn)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彼f的“這三種東西”是

  ①地動儀②印刷術③造紙術④*⑤指南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④

  11.鄧小平參觀文化展覽時,指著一幅名畫說:“我們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經(jīng)濟了!边@幅名畫就是

  A《步輦圖》B《送子天王圖》C《清明上河圖》D《蓮塘乳鴨圖》

  12.中國古代設丞相與廢除丞相的兩個皇帝分別是

  A秦始皇、明太祖B秦始皇、明成祖

  C秦始皇、隋文帝D隋文帝、雍正帝

  13.假如你是宋朝時期管理海外貿(mào)易的官員,你的職務是

  A節(jié)度使B鹽運使

  C市舶使D宣政使

  14.劉銳同學從圖書館借來了《康雍乾三朝實錄》、《論軍機處與極權(quán)政治》、《“文

  字獄”的研究》三本書,準備寫一篇歷史論文,下列論文題目符合劉銳同學

  想法的是

  A淺議特務機構(gòu)B古代中央集權(quán)制的建立

  C明清的君主*D清代君主*制度的強化

  15.在探尋“鄭和下西洋基本路線”活動課上設計的四條路線中,正確的是()

  A劉家港——馬六甲海峽——印度洋B劉家港——英吉利海峽——印度洋

  C劉家港——馬六甲海峽——大西洋D劉家港——英吉利海峽——大西洋

  16.乾隆皇帝派兵平定維吾爾族貴族大小和卓叛亂時,曾得到了維吾爾族人民的積

  極支持。此事能說明

  A維護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jié)是各族人民的心愿和要求

  B維吾爾族人民愛好和平

  C維吾爾族人不愿意逃離家園

  Dx疆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7.“三顧茅廬”“火燒赤壁”“七擒孟獲”的歷史故事,能從下面哪部古典小說中讀到

  A《水滸傳》B《西游記》C《紅樓夢》D《三國演義》

  18.在古代的書法家中,其書法作品有“顏骨趙姿”之美譽的是

  A湯顯祖B唐伯虎C董其昌D徐渭

  19.“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這一史書記載反映的是下列哪個王朝的興起?

  A宋B元C明D清

  20.乾隆皇帝在位時期,很多官員自保平安的經(jīng)驗是:不與別人有文字往來,凡沒用的文稿一定要燒毀。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度的影響B(tài)八旗制度的影響

  C*的影響D八股取士的影響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50分)

  二、歷史診所,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題1分,共10分)

  ()(1)敢于直言向唐太宗進諫二百多次的是姚崇。

 。ǎ2)明朝為了加強封建*統(tǒng)治,廢除了自秦國以來行之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

 。ǎ3)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元朝,是蒙古族和中國的驕傲,毛澤東因此把他稱為“一代天驕”。

 。ǎ4)張某在第武舉考試時成績優(yōu)異中了進士,在大殿上見到唐太宗的龍顏。

  ()(5)北宋時期,并立的政權(quán)按時間順序排列分別是:金、宋、西夏、遼。

 。ǎ6)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此詩句反映了唐朝科舉制度的情況。

  ()(7)唐朝印制的《金剛經(jīng)》,是世界上現(xiàn)存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ǎ8)北宋結(jié)束了五代十國的*局面,統(tǒng)一了全國。

 。ǎ9)京杭大運河一直是中國重要的南北水上運輸通道,對于國家的統(tǒng)一、經(jīng)濟的繁榮、文化的融合以及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都發(fā)揮過非常重要的作用。

 。ǎ10)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先進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落伍了。

  三、材料解析題(共40分,22題10分,23題12分,24題18分)

  21.

  圖一戚繼光圖二鄭成功

  圖三雅克薩之戰(zhàn)

  請回答

 。1)圖一、圖二中的兩人都可以獲得什么贊譽?(2分)請分別寫出他們的主

  要事跡。(4分)

 。2)圖三雅克薩之戰(zhàn)的作戰(zhàn)雙方是誰?(2分)結(jié)果如何?(2分)

  22.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說:“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于咸陽之郊……”

  請回答:

  (1)材料中的“焚書”和“咸陽”之郊指的是秦朝的哪一事件?(2分)此事

  件是哪一位皇帝所為?(2分)

  (2)“八股之害”指的是明朝的什么措施?(2分)實行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

  么?(2分)

 。3)秦朝和明朝在文化上的措施有何影響?(4分)

  23.材料一天朝物產(chǎn)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粵海關志》

  材料二浙民習俗易囂,洋商雜處,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訓》

  材料三此輩(注:指華僑和商人)多系不安分之人,若聽其去來任意,伊等益無顧忌,輕去其鄉(xiāng)而漂流外國者益眾矣。嗣后應定限期,若逾限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無可憫惜,朕亦不許令其復回。如此則貿(mào)易欲歸之人,不敢稽遲在外矣。

  ——《清文獻通考》請回答:

  (1)材料中表明“天朝”不愿與外國互通貿(mào)易,這是一種什么政策?(4分)

 。2)結(jié)合材料一、材料二,談談實行這種政策的原因。(9分)

 。3)這種政策產(chǎn)生了什么后果?請結(jié)合今天的改革開放,談談你的認識。(5

  分)

  【篇二】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右圖是我國古代一項的水利工程。下列對它的表述不正確

  的選項是

  A.該工程是元世祖下令開鑿的

  B.開鑿目的是加強南北交通

  C.該工程以洛陽為中心

  D.它是古代世界長的運河

  2.小奇同學進行研究性學習,搜集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玄奘西游”的相關資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課題是

  A.民族關系的發(fā)展B.中華文明的起源

  C.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D.繁榮與開放的唐朝

  3.毛澤東曾用“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來評價四位古代帝王。下列史實與“唐宗”有關的是

  A.開元盛世B.建立內(nèi)閣C.貞觀之治D.抗擊倭寇

  4.中共中央發(fā)布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guī)定,大力提倡“例行勤儉節(jié)約、嚴守廉潔從政”。歷曾有“戒奢從簡”的帝王,其典范是

  A.唐太宗B.武則天C.忽必烈D.明成祖

  5.隋唐時,武功高強的李飛告別父母,滿懷信心地趕赴長安參加武舉考試。這時在位的皇帝可能是

  A.隋文帝B.隋煬帝C.唐太宗D.武則天

  6.某班同學準備表演一部反映唐朝對外關系的歷史劇。下列素材可以選擇的是

  A.鑒真東渡B.馬可•波羅來華C.戚繼光抗倭D.雅克薩之戰(zhàn)

  7.我國的科舉制度對西方近代文官考試制度的形成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有人稱它是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fā)明”。我國的科舉制度正式創(chuàng)立于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8.現(xiàn)在流行的影視穿越劇,因其許多劇情與史實不符而遭到學者批評。下列電視劇情節(jié)不符合史實的是

  A.乾隆皇帝吟誦詞篇《念奴嬌•赤壁懷古》B.朱元璋在欣賞秦觀的書法作品

  C.文成公主帶著《資治通鑒》等書籍入藏D.明成祖正接見出訪歸國的鄭和

  9.唐朝是我國詩歌繁盛的時代。寫下“三吏”、“三別”,被稱為“詩圣”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陸游

  10.下面是唐至元之間民族政權(quán)并立的示意圖,其正確的演變順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

  11.以下是某學習小組在研究性學習中搜集的一組圖片,由此可知他們探究的主題是

  A.隋唐時期對外貿(mào)易的繁榮B.兩宋時期民族關系的發(fā)展

  C.兩宋時期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D.明清時期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

  12.“方朝廷在故都(北宋東京)時,實仰(依靠)東南財賦”,材料反映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是

  A.貞觀之治B.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C.東京的繁華D.閉關鎖國

  13.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若止印三二張,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材料中的“極為神速”是因為

  A.北宋城市商業(yè)繁榮B.北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

  C.雕版印刷術的改進D.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

  14.“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中國古代北方杰出的少數(shù)民族首領,其主要功績是

  A.建立元朝B.消滅南宋C.*北宋D.統(tǒng)一蒙古

  15,元朝的疆域“北逾陰山,西及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際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為了有效地統(tǒng)治全國,建立了

  A.分封制B.郡縣制C.行省制D.軍機處

  16.元朝時期,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漢、蒙、維吾爾等民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融合,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這個民族是

  A.藏族B.滿族C.回族D.白族

  17.有人統(tǒng)計,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八天時間內(nèi),覽閱奏折1160件,處理政事339件。朱元璋的忙碌和下列哪項措施直接相關?

  A.設立行省B.建立內(nèi)閣C.廢除丞相D.設立軍機處

  18.詩歌是生動鮮活的歷史,它向人們描繪了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滄桑。下列詩句所反映的歷史現(xiàn)象按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匍_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②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坌袕腿P迎二圣,金首席卷盡擒歸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②①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D.①②③④

  19.搜集和整理資料、制作

  知識卡片是學習歷史的

  一種重要方法。右圖是

  某同學整理的鄭和下西

  洋的資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目的B.起止時間C.遠航次數(shù)D.所到地區(qū)

  20.18世紀英王使者馬戛爾尼來華提出在中國建立商館、自由貿(mào)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產(chǎn)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這反映出乾隆實行的政策是

  A.閉關鎖國B.重農(nóng)抑商C.對外開放D.休養(yǎng)生息

  二、判斷題:在答題卡相應的方框內(nèi)填涂,正確的填涂A,錯誤的填涂B(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1分,共6分)

  21.武則天時期,經(jīng)濟繼續(xù)發(fā)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tǒng)治“政啟貞觀,治宏開元”。

  22.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和我國x疆地區(qū)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23.兩宋時期,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

  24.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居住了十幾年。他的《馬可•波羅行紀》,描述了大都的繁華景象。

  25.廠衛(wèi)特務機構(gòu)的設置,是清朝君主*高度強化的重要表現(xiàn)。

  26.清朝前期,我國的疆域西到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成為亞洲大的國家。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

  27.唐宋時期,名臣輩出。唐太宗時有進諫二百多次的諫臣▲,宋高宗時有取得郾城大捷的抗金名將▲。

  28.唐宋時期,制瓷業(yè)大放異彩。唐朝時的越窯青瓷、▲白瓷和唐三彩為。北宋興起的▲,后來發(fā)展成的瓷都。

  29.明清時期,古典小說創(chuàng)作進入成熟階段,出現(xiàn)了我國早的長篇歷史小說《▲》,而▲創(chuàng)作的《紅樓夢》,更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

  四、材料問答題:結(jié)合材料以及所學知識,根據(jù)設問,回答問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題6分,共18分)

  30.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聲望,至今令人神往。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宗謂侍臣日:“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學識為本。”——《貞觀政更》

  材料二: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的高峰。伴隨著對外交往的活躍,繁榮的唐朝文化傳遍世界,影響著世界,至今各國仍稱中國人為“唐人”。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指出唐太宗為體現(xiàn)上述思想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2)唐朝經(jīng)濟繁榮,農(nóng)業(yè)發(fā)達。唐朝對農(nóng)業(yè)工具進行了哪些改進或發(fā)明?(2分)

  (3)據(jù)材料二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舉出唐朝“對外關系活躍”的兩例史實。(2分)

  3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這是預兆資產(chǎn)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fā)明……,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卻變?yōu)樾陆痰墓ぞ,并且一般地說變?yōu)榭茖W復興的手段,變成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的必要前提的重要的推動力!R克思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圖片分別代表了我國古代的哪三大發(fā)明?(3分)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這三大發(fā)明有何重大影響?(2分)

  (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科學技術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的認識。(1分)

  3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明清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主要特點就是對外抗擊外敵入侵,對內(nèi)同*和叛亂勢力作斗爭,兩者密切相結(jié)合!袊鴼v史七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

  請回答:

  (1)圖一中的戚繼光是我國歷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主要的歷史貢獻是什么?圖二情景發(fā)生在1662年初我國某寶島,與此密切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是什么?(2分)

  (2)圖三事件發(fā)生后,中俄雙方簽訂了哪一條約以解決兩國的東段邊界問題?(1分)

  (3)史論結(jié)合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實體現(xiàn)了材料二的哪一觀點?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實來證明材料二的另一個觀點。(2分)

  (4)“學史使人明智”。結(jié)合上述材料,談談當今討論“明清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這一主題的現(xiàn)實意義。(1分)

  【篇三】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0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下面關于隋煬帝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隋朝的建立者B.進行漢化改革C.開鑿了大運河D.抗擊倭寇侵略

  2.隋朝時開鑿的大運河不僅是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也是世界上的偉大工程之一,請說出這條運河的中心是

  A.長安B.涿郡C.余杭D.洛陽

  3.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國力逐步強盛。歷稱當時的統(tǒng)治為

  A.貞觀之治B.文景之治C.開皇之治D.康乾盛世

  4.杜甫詩“憶昔日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反映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時的盛世景象

  A.隋文帝B.隋煬帝C.唐玄宗D.唐太宗

  5.每年6月份的高考、中考倍受社會廣泛關注。我國古代的讀書人可以通過考試進入仕途,改變自己的命運,這與下列哪一制度有關

  A.分封制B.郡縣制C.科舉制D.察舉制

  6.我國古代的經(jīng)濟重心經(jīng)歷了一個由北向南轉(zhuǎn)移的過程。下面關于經(jīng)濟重心南移的原因,說法錯誤的是

  A.北方社會安定B.南方戰(zhàn)亂相對較少

  C.北方人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D.南方自然條件優(yōu)越

  7.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古代經(jīng)濟重心開始南移,這一過程終完成于

  A.隋朝B.南宋C.元朝D.明朝

  8.紙幣的出現(xiàn)給經(jīng)濟流通帶來了更多的便捷,右圖是世界上早的紙幣,它出現(xiàn)于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9.穿越時空隧道,我們來到北宋。要看耍雜踢球,聽說書唱曲,我們要到的場所是

  A.戲院B.瓦舍C.游樂場D.飯店

  10.弗蘭西斯•培根說:“這三種東西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狀態(tài),第一種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種是在戰(zhàn)爭上,第三種是在航海上!边@里的“第三種”指

  A.指南針B.造紙術C.印刷術D.*

  11.“在中央,廢除丞相,撤消中書省,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以上材料的內(nèi)容應該發(fā)生在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12.我國的科舉考試始于隋朝,到明朝時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明朝科舉考試突出的特點是

  A.八股取士B.試題類型繁多C.以詩詞為主要內(nèi)容D.鼓勵考生發(fā)表個人見解

  1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北砻髁怂(qū)逐倭患,保衛(wèi)海防,并非為了追求個人功名。文中的“他”是

  A.戚繼光B.鄭和C.文天祥D.岳飛

  14.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明末清初,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飛B.鄭和C.戚繼光D.鄭成功

  15.“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這是《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名句,它突出體現(xiàn)了豪邁奔放的詞風。該詞的作者是

  A.李清照B.蘇軾C.辛棄疾D.李白

  16.元朝是我國古代戲劇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名家輩出,名作迭起。關漢卿就是其中的一位,請問他的代表作是

  A.《竇娥冤》B.《西廂記》C.《牡丹亭》D.《桃花扇》

  17.有這樣一部作品,它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它以賈府的盛衰變遷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廣泛觸及清朝中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落的歷史命運。這部作品是

  A.《水滸傳》B.《三國演義》C.《西游記》D.《紅樓夢》

  18.比較和歸納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項基本方法,下列歷史人物分類中,你認為不合適的一組是

  A.唐太宗明太祖B.蘇軾辛棄疾C.畢昇鄭和D.戚繼光鄭成功

  19.下面關于宋元歷史的表述正確的是

  A.北宋畢昇發(fā)明了雕版印刷術B.李清照是宋代婉約派的女詞人

  C.元朝建立者是朱元璋D.元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

  20.學習了唐朝到清朝的歷史,老師讓同學們在課堂上進行自由討論。下面是同學們討論的內(nèi)容,其中闡述錯誤的是

  A.隋唐時期是繁榮而開放的B.宋代中國的科技水平居世界前列

  C.明朝的航海壯舉比歐洲早1000年D.清朝中央政府中沒有宰相這個官職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30分)

  21.中國封建社會歷代統(tǒng)治者都注重通過加強中央集權(quán)和地方管理等措施來鞏固統(tǒng)治。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

  材料一材料二

  唐朝中央行政系統(tǒng)圖元朝疆域圖

  材料三故宮導游說:“這個不起眼的偏房(右圖),在雍正時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為了這個王朝的權(quán)力中心!

  偏房外景

  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回答,唐朝中央實行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

 。2)根據(jù)材料二回答,元朝為了控制遼闊的疆域,在地方上實行了什么制度?(2分)建立這一制度的元朝皇帝是誰?(2分)

 。3)材料三中故宮導游所說的“偏房”是清朝的什么機構(gòu)?(2分)

  22.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創(chuàng)造了優(yōu)秀的中華文明。以此為主題,七(1)班同學進行了一些資料收集,以下是成果展示。(11分)

  圖片資料

  圖一文成公主廟圖二明長城

  文字資料

  資料一當時的各族人民長期雜居,互通婚姻,民族差異逐漸縮小。進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等與漢族逐漸融合,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遷到中國。他們同漢、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

  資料二x藏自治區(qū)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它北臨x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東北連接青海省,東連四川省,東南與云南省相連;南邊和西部與緬甸、印度、不丹、錫金和克什米爾等國家和地區(qū)接壤,形成了中國與上述國家和地區(qū)邊境線的全部或一部分,全長近4000公里。x藏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的民族自治地區(qū)。

  請回答:

  (1)根據(jù)圖片一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文成公主入藏這一事件發(fā)生在什么朝代?(2分)

  (2)明長城的修建是為了抵御蒙古族南下侵擾,根據(jù)圖片二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明長城的東起點是哪里?(2分)

  (3)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文字資料一中的“當時”應該是什么朝代?(2分)“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是哪一少數(shù)民族?(2分)

 。4)根據(jù)所學知識列舉清政府加強對x藏管轄的一個措施。(2分)

 。5)針對“zd”、“qd”等民族*勢力*祖國的行徑,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1分)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

  材料一

  國別人物內(nèi)容結(jié)果

  唐→A玄奘西行取經(jīng)游歷16年,帶回許多佛經(jīng)

  唐→日本B6次東渡對日本文化的影響很大

  材料二他的船隊擁有當時世界上先進的船只和航海技術,船上配備有航海圖和羅盤針。船隊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廣大海域之間,到達亞非三十多個國家。

  ——節(jié)選自北師大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

  材料三從對外關系上說,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動地位,明清時期的對外關系顯然逆轉(zhuǎn)了……明清之際,西方資本主義已在興起,而中國的……*者對于世界形勢一無所知。

  請回答:

 。1)根據(jù)所學知識,完成材料一中A、B兩處的填空。(4分)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誰?(2分)他的船隊遠到達什么地方?(2分)

 。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是什么政策導致清朝政府“對于世界形勢一無所知”?(2分)

 。4)綜合以上材料,請你說說,從唐朝到清朝中國的對外關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