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級# #七年級下冊歷史練習冊答案浙教版#】考試答題步驟:通覽全卷,沉著應試;慎密審題,扣題作答;先易后難,從容解答。下面是©無憂考網為您整理的七年級下冊歷史練習冊答案浙教版,僅供大家參考。
第15課答案
【基礎訓練】
。1)(2)(3)(4)(5)
DBDCA
。6)(7)(8)(9)(10)
CCADC
(11)(12)(13)(14)(15)
DAABD
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問題一:錦衣衛(wèi),皇帝。
問題二:皇權空前加強(或實行特務統(tǒng)治)。
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問題一:①先秦時期,實行貴族世襲制,官僚大多由這些貴族中選拔。②漢代選官制度主要有征辟和察舉。③魏晉南北朝時期,選官制度實行九品中正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④隋唐以后,朝廷主要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官吏。
問題二:科舉制度是隋文帝創(chuàng)立的。隋煬帝時正式設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誕生;唐太宗時,參加進士科考試的每年達千人以上,錄取極嚴;武則天也大力提倡科舉,并開創(chuàng)了殿試的先例;唐玄宗曾八次親自面試科舉應試者。積極作用:①科舉制度打破了門閥士族對選官的壟斷,將官吏的任命權收歸中央;②通過科舉考試,許多有才華的人被吸收到統(tǒng)治者行列,擴大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階級基礎;③促進了中國古代文化教育和文學藝術的發(fā)展。
問題三:明朝時,朝廷開始采用“八股取士”的辦法。科舉考試只許從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考生必須按照嚴格的八股文程式完成,不準發(fā)揮自己的見解。原因:由于采用“八股取士”,許多讀書人為了中試,皓首窮經,鉆研八股,不講求實際學問,結果往往浪費一生精力,一無所成。即時考中做官,他們也大都成為皇帝的忠實奴仆。
【拓展與探究】
思考一:防御敵人、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政治勢力的分布、糧食稅收的運輸?shù)。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成都等。
思考二:防御北方少數(shù)民族進攻,擺脫南京舊勢力的影響。
第16課答案
【基礎訓練】
。1)(2)(3)(4)
BCCB
(5)(6)(7)(8)
ADBB
。9)(10)(11)(12)
DCAC
。13)(14)
DD
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問題一:倭寇由一些日本的武士、商人和中國的一些*商、生活困難的百姓勾結而成。材料中認為倭寇中占主導地位的是中國沿海的一些商人。
問題二:材料中認為倭患嚴重的根源是明朝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造成海上貿易受阻,一些商人和百姓失去生財之道。
問題三:根除倭患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戚繼光等人的武力清剿,蕩平了倭寇的勢力,使倭寇難以繼續(xù)作惡;二是明朝后期實行較開放靈活的政策,刺激了海上貿易的發(fā)展,使沿海的商人和百姓從正常的貿易中獲取利益,無須再冒險搶劫。
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問題一:尋找建文帝;弘揚國威;發(fā)展與海外各國的友好關系。
問題二:明朝初年,國力強盛;明初經濟發(fā)展,為海外貿易提供了大量商品;明朝造船業(yè)發(fā)達。
問題三:規(guī)模大;歷時長;次數(shù)多;航程遠;抵達的國家多。
問題四:鄭和下西洋是我國也是世界航海的壯舉。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
【拓展與探究】
思考一:傳播*教;新航路開辟。
思考二:為了與中國的文人達成良好的關系,方便傳教。
思考三:利瑪竇制作并印行《山海輿地全圖》,這是中國人首次接觸到了近代地理學知識。利瑪竇利用解釋各種西方事物的機會,同時介紹了他們的天主教信仰。他們翻譯了《十誡》《主的祈禱》和《圣母贊歌》,以及《教理問答書》。攻讀《四書》,并首次將之譯為拉丁文!锻乃阒浮方榻B歐洲算術,《測量法義》關于應用幾何、測量,《圜容較義》《渾蓋通憲圖說》介紹天文學知識。
第17課答案
【基礎訓練】
。1)(2)(3)(4)(5)
AABDA
。6)(7)(8)(9)(10)
CBDCC
。11)(12)(13)(14)(15)
ACCCD
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問題一:秦始皇(嬴政);太尉、御史大夫。
問題二:明朝;全國的軍政大權,都集中到皇帝手里。
問題三:軍機處;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進一步強化。(或加強了君主*,提高了辦事效率,官員沒有政治責任感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
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問題一:*;從思想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
問題二:乾隆年間;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
【拓展與探究】
吸取了康熙朝皇子爭位的教訓;將皇位傳承的權力掌握在皇帝手中,提高皇帝*。這一制度是清朝*主義中央集權發(fā)展到頂峰的體現(xiàn),可以保證皇權比較平穩(wěn)地更替,防止大臣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