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深秋,家里飛進來一只蜻蜓。
它在屋子里東躲西藏,廚房、衛(wèi)生間、臥室、客廳,都留下了它微小的身影。
它不是很怕人,往往我們即便是離它很近,它也絲毫沒有要逃走的跡象。不過倒是它常常突然出現(xiàn),將我們驚嚇一場——但不是它本身,而是它燈光下若隱若現(xiàn)的黑影。
它的出現(xiàn)雖然并沒有給我們家?guī)硎裁淳薮蟮淖兓,可是一向不喜歡昆蟲的我卻決定將它趕出屋去。
外面秋風(fēng)瑟瑟,只有呆在家里才會感覺暖和些。我戴上母親洗碗用的塑膠手套,準(zhǔn)備將這個冒失的闖入者扔出窗外。
捕捉很成功,它似乎并沒有意識到我要將它趕出屋去,所以一動不動地被我提著翅膀捉了起來。
我打開了客廳的窗戶,呼嘯的秋風(fēng)夾雜著落葉的殘片以及塵土打在我的臉上,我將這弱小的生命舉出了窗外,這時,我看見它開始使勁地想要掙脫我的手,想要飛回它剛剛找到的溫暖的“家”。我感到一股微弱的力量在我手上,在我的指尖上掙扎。這時,我動了一絲惻隱之心:如果現(xiàn)在我將它扔出窗外,它即便不被餓死,也會被這冰冷的天氣凍死,何必要這樣呢?它并沒有犯任何錯,也并沒有傷害到我,它擁有生的權(quán)利呀!
我本想將手收回,可是忽地一陣秋風(fēng),已將它卷走。我本想抓住它,可是我的手不夠長,我的動作不夠快,它就這樣伴隨著秋風(fēng),離我而去了……
我關(guān)了窗戶,呆呆地坐在沙發(fā)上,感到一種渾身上下、徹徹底底的空虛,感到內(nèi)心深處,有什么極重要的東西被我丟棄了。那只蜻蜓,那如此弱小的生命,竟被我一時狠心,葬送在了瑟瑟的秋風(fēng)之中。
我不能怪秋風(fēng),更不能怪蜻蜓,要怪,也只能怪我,怪我丟失了那樣?xùn)|西——愛心。
教師點評:
本文以敘事來構(gòu)思,可圈可點之處有很多,但的亮點是敘述中的聚焦式描寫,寫到了蜻蜓,寫到了自己,寫到了環(huán)境,寫到了天氣。正是這種聚焦式描寫才把一件小事寫得如此傳神,同時將敘事的情感把握得樸實內(nèi)斂。
如何寫好一件事,是寫作訓(xùn)練的一大問題。問題常常出在選材不新穎或太離奇;也常常出在敘事中過于潦草地交代過程,沒能展開對細節(jié)的聚焦式描寫,因而像流水賬,或者敘事一半議論一半,尾大不掉;問題甚至還常常表現(xiàn)為思想是正確的,但情感是做作的。
而本文則較好地處理了選材、敘事與描寫相結(jié)合以及恰當(dāng)?shù)匕盐涨楦羞@三個方面的問題。我們讀的時候,仿佛跟作者一樣參與了這件事,也仿佛跟作者一樣感受著那樣的心情。在這樣的寫作過程中,作者一定是專注的、投入的,否則決不可能產(chǎn)生這種使讀者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
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還需要在平時的寫作中就有意訓(xùn)練自己的思想、錘煉自己的語言,在生活中多多感悟那些細小的事物,多多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做一個善感但不多愁的人。我想,所謂于平凡中見精神,既是一種寫作能力,更是一種感悟能力。
來銳同學(xué)和譚笑同學(xué)的作文是本次期末考試中比較優(yōu)秀的兩篇作文,刊登在這里,希望同學(xué)們能從中受到啟發(fā),在這方面多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