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心理咨詢師三級考前模擬習題及答案(4)
1[單選題] 幼兒提問類型的變化模式是( )。
A.從“是什么”轉向“為什么”
B.從“為什么”轉向“是什么”
C.從“是什么”轉向“怎么樣”
D.從“為什么”轉向“怎么樣”
【答案】A
【解析】幼兒邏輯思維初步發(fā)展,所提問題的類型出現(xiàn)變化,表現(xiàn)在從提問‘‘是什么,,的模式向提問“為什么”的模式變化。故選A。
2[單選題]( )表示的是個體智力分數(shù)在同年齡組分數(shù)分布中所處的位置。
A.離差智商
B.比率智商
C.百分等級
D.標準九分數(shù)
【答案】A
【解析】答案應該為A,離差智商。
3[單選題] 幼兒期兒童的主導活動是( )。
A.飲食
B.睡眠
C.游戲
D.學習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游戲。游戲是幼兒期兒童的主導活動。幼兒的認知、學習、社會化過程多半是通過游戲進行的。故選C。
4[單選題] ( )不是人際關系的特點。
A.個體性
B.直接性
C.穩(wěn)定性
D.情感性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人際關系的特點。人際關系是人與人在溝通與交往中建立起來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lián)系。其特點包括:個體性、直接性和情感性。故選C。
5[單選題] 個體對事件的實際反應取決于經過中介系統(tǒng)的增益或消解后,壓力的( )。
A.穩(wěn)定程度
B.相對強度
C.主要特點
D.本質屬性
【答案】B
【解析】壓力作用于個體后,并不直接表現(xiàn)為臨床癥狀,而是進入中介系統(tǒng),經過中介系統(tǒng)的增益或消解后,事件的相對強度和性質可以產生某些改變。故選B。
6[單選題] 以“意向逐漸減退,進程緩慢,預后不良”為主要表現(xiàn)的精神分裂癥屬于( )。
A.單純型
B.青春型
C.偏執(zhí)型
D.緊張型
【答案】A
【解析】精神分裂癥有許多亞型,其中單純型,以起病緩慢,持續(xù)發(fā)展意向逐漸減退、退縮、懶散為特征,治療困難,預后不良。故選A。
7[單選題] 近代研究中常把快樂、憤怒、悲哀和恐懼列為( )。
A.情緒的基本表現(xiàn)形式
B.情緒狀態(tài)的基本形式
C.復合情緒的不同種類
D.情緒和情感變化的幾種維度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情緒的分類。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可把情緒分為基本情緒和復合情緒;厩榫w包括快樂、憤怒、悲哀和恐懼。故選B。
8[單選題] 人在抑郁狀態(tài)下出現(xiàn)的病理性感覺閾限增高在臨床上的表現(xiàn)是( )。
A.感覺過敏
B.感覺減退
C.感覺適應
D.感覺不適
【答案】B
【解析】感覺減退是指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覺閾限增高而對外界刺激的感受遲鈍,此癥狀多見于抑郁狀態(tài)、木僵狀態(tài)和意識障礙患者,神經系統(tǒng)器質性疾病也常有感覺減退。故選B。
9[單選題] 在外界刺激持續(xù)作用下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稱為( )。
A.感覺對比
B.后象
C.感覺適應
D.聯(lián)覺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各種感覺現(xiàn)象及其區(qū)別。感覺適應是指在外界刺激持續(xù)作用下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而感覺對比是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 感覺器官,使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后象是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還能暫時保留一段時間的感覺形象;聯(lián)覺是指一個刺激不僅引起一種感覺,同時還引起另一種感 覺的現(xiàn)象。故選C。
10[單選題] 一般認為,華生是( )心理學家。
A.行為主義
B.機能主義
C.認知主義
D.人本主義
【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心理學各流派的代表人物。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是華生、巴甫洛夫和斯金納;機能主義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和詹姆斯;認知主義是當代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取向,沒有特定的代表人物;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是羅杰斯和馬斯洛。故選A。
11[多選題] 軀體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點包括( )。
A.對自身價值的態(tài)度變化
B.注意力集中在自身體驗上
C.對客觀世界的態(tài)度不變
D.時間感覺發(fā)生變化
【答案】ABD
【解析】軀體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點有:對客觀世界和自身價值的態(tài)度發(fā)生改變;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體驗和感覺上,過于關心自己身體的機能狀態(tài);情緒低落;時間感覺也會發(fā)生變化;精神偏離日常狀態(tài),如病人的興趣、愛好、思維方式都可以發(fā)生某些改變。故選ABD。
12[多選題]從眾是一種個體的( )行為。
A.被動
B.自愿
C.無意識行為
D.意識行為
【答案】BCD
13[多選題] 自我概念的功能主要包括( )。
A.保持個體內在的一致性
B.解釋經驗
C.決定期待
D.控制情感
【答案】ABC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自我概念的功能。自我,亦稱自我意識或自我概念,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狀態(tài)的認知。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保持個體內在的一致性、解釋經驗、決定期待。故選ABC。
14[多選題]現(xiàn)代平等性道德的內涵包括( )。
A.性交過程雙方自愿
B.性交中雙方享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
C.性行為應是雙方愛情的表達
D.性行為應在婚姻內進行
【答案】AB
【解析】現(xiàn)代性道德的特點有:嚴肅性、平等性和科學性。AB項是性道德平等性的表現(xiàn);CD項是現(xiàn)代性道德嚴肅性的表現(xiàn)。所以正確答案為AB。
15[多選題] 效標效度的主要評估方法有( )。
A.相關法
B.區(qū)分法
C.失誤法
D.命中率法
【答案】ABD
【解析】效標效度的評估方法包括相關法、區(qū)分法,以及命中率法,并沒有失誤法。
相關法:是評估效標效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求測驗分數(shù)與效標資料間的相關,這一相關系數(shù)稱為效度系數(shù)。
區(qū)分法:是檢驗測驗分數(shù)能否有效地區(qū)分由效標所定義的團體的一種方法。
命中率法:是當測驗用來作為取舍的依據(jù)時,用其正確決定的比例作為效度指標的一種方法。因此選擇ABD。
16[多選題] “老年喪失期觀”認為老年期喪失的內容包括( )。
A.身心健康
B.興趣愛好
C.社會角色
D.生活規(guī)律
【答案】AC
【解析】“老年喪失期觀”認為,老年期的心理變化只有衰退,沒有發(fā)展,是一生獲得的喪失時期。老年喪失期間所喪失的內容包括“身心健康”“經濟基礎”“社會角色’’和“生活價值”,并把這些對人生具有重大意義的內容的相繼喪失認定為老年喪失期的基本特征。故選AC。
17[多選題] 按角色獲得的方式可將角色分為( )。
A.先賦角色
B.功利角色
C.表現(xiàn)角色
D.成就角色
【答案】AD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社會角色的分類。社會角色是個體與其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為方式及相應的心理狀態(tài)。按照不同的分類方式,社會角 色可分為不同的類別。按角色獲得的方式可分為先賦角色和成就角色;按角色行為的規(guī)范化程度可分為規(guī)定型角色與開放型角色;按角色的功能可分為功利型角色和 表現(xiàn)型角色;按角色承擔者的心理狀態(tài)可分為自覺角色和不自覺角色。故選AD。
18[多選題]病理性錯覺的特點是( )。
A.能夠進行自我校正
B.屬于感知綜合障礙
C.不能接受現(xiàn)實檢驗
D.屬于思維形式障礙
【答案】BC
【解析】錯覺是對客觀事物歪曲的知覺。正常人偶有錯覺發(fā)生,但經現(xiàn)實驗證后,可加以糾正。精神疾病患者的錯覺不能接受現(xiàn)實檢驗,在意識障礙的譫妄狀態(tài)時,錯覺常帶有恐怖性質。故選BC。
19[多選題] 侵犯的構成要素包括( )。
A.傷害行為
B.侵犯動機
C.社會評價
D.社會規(guī)范
【答案】ABC
【解析】侵犯也稱侵犯行為、攻擊行為和暴力行為,是個體有意傷害他人的行為。侵犯是由侵犯動機引起的。由傷害行為、侵犯動機即社會評價構成。故選ABC。
20[多選題] 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 )。
A.保持內在一致性
B.影響外貌
C.解釋經驗
D.決定期待
【答案】ACD
【解析】自我又稱自我意識或自我概念,是個體對其存在狀態(tài)的認知,包括對自己的生理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人際關系及社會角色的認知。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保持個體內在的一致性;解釋經驗;決定期待。故選ACD。
1[單選題] 幼兒提問類型的變化模式是( )。
A.從“是什么”轉向“為什么”
B.從“為什么”轉向“是什么”
C.從“是什么”轉向“怎么樣”
D.從“為什么”轉向“怎么樣”
【答案】A
【解析】幼兒邏輯思維初步發(fā)展,所提問題的類型出現(xiàn)變化,表現(xiàn)在從提問‘‘是什么,,的模式向提問“為什么”的模式變化。故選A。
2[單選題]( )表示的是個體智力分數(shù)在同年齡組分數(shù)分布中所處的位置。
A.離差智商
B.比率智商
C.百分等級
D.標準九分數(shù)
【答案】A
【解析】答案應該為A,離差智商。
3[單選題] 幼兒期兒童的主導活動是( )。
A.飲食
B.睡眠
C.游戲
D.學習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游戲。游戲是幼兒期兒童的主導活動。幼兒的認知、學習、社會化過程多半是通過游戲進行的。故選C。
4[單選題] ( )不是人際關系的特點。
A.個體性
B.直接性
C.穩(wěn)定性
D.情感性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人際關系的特點。人際關系是人與人在溝通與交往中建立起來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lián)系。其特點包括:個體性、直接性和情感性。故選C。
5[單選題] 個體對事件的實際反應取決于經過中介系統(tǒng)的增益或消解后,壓力的( )。
A.穩(wěn)定程度
B.相對強度
C.主要特點
D.本質屬性
【答案】B
【解析】壓力作用于個體后,并不直接表現(xiàn)為臨床癥狀,而是進入中介系統(tǒng),經過中介系統(tǒng)的增益或消解后,事件的相對強度和性質可以產生某些改變。故選B。
6[單選題] 以“意向逐漸減退,進程緩慢,預后不良”為主要表現(xiàn)的精神分裂癥屬于( )。
A.單純型
B.青春型
C.偏執(zhí)型
D.緊張型
【答案】A
【解析】精神分裂癥有許多亞型,其中單純型,以起病緩慢,持續(xù)發(fā)展意向逐漸減退、退縮、懶散為特征,治療困難,預后不良。故選A。
7[單選題] 近代研究中常把快樂、憤怒、悲哀和恐懼列為( )。
A.情緒的基本表現(xiàn)形式
B.情緒狀態(tài)的基本形式
C.復合情緒的不同種類
D.情緒和情感變化的幾種維度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情緒的分類。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可把情緒分為基本情緒和復合情緒;厩榫w包括快樂、憤怒、悲哀和恐懼。故選B。
8[單選題] 人在抑郁狀態(tài)下出現(xiàn)的病理性感覺閾限增高在臨床上的表現(xiàn)是( )。
A.感覺過敏
B.感覺減退
C.感覺適應
D.感覺不適
【答案】B
【解析】感覺減退是指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覺閾限增高而對外界刺激的感受遲鈍,此癥狀多見于抑郁狀態(tài)、木僵狀態(tài)和意識障礙患者,神經系統(tǒng)器質性疾病也常有感覺減退。故選B。
9[單選題] 在外界刺激持續(xù)作用下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稱為( )。
A.感覺對比
B.后象
C.感覺適應
D.聯(lián)覺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各種感覺現(xiàn)象及其區(qū)別。感覺適應是指在外界刺激持續(xù)作用下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而感覺對比是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 感覺器官,使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后象是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還能暫時保留一段時間的感覺形象;聯(lián)覺是指一個刺激不僅引起一種感覺,同時還引起另一種感 覺的現(xiàn)象。故選C。
10[單選題] 一般認為,華生是( )心理學家。
A.行為主義
B.機能主義
C.認知主義
D.人本主義
【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心理學各流派的代表人物。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是華生、巴甫洛夫和斯金納;機能主義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和詹姆斯;認知主義是當代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取向,沒有特定的代表人物;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是羅杰斯和馬斯洛。故選A。
11[多選題] 軀體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點包括( )。
A.對自身價值的態(tài)度變化
B.注意力集中在自身體驗上
C.對客觀世界的態(tài)度不變
D.時間感覺發(fā)生變化
【答案】ABD
【解析】軀體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點有:對客觀世界和自身價值的態(tài)度發(fā)生改變;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體驗和感覺上,過于關心自己身體的機能狀態(tài);情緒低落;時間感覺也會發(fā)生變化;精神偏離日常狀態(tài),如病人的興趣、愛好、思維方式都可以發(fā)生某些改變。故選ABD。
12[多選題]從眾是一種個體的( )行為。
A.被動
B.自愿
C.無意識行為
D.意識行為
【答案】BCD
13[多選題] 自我概念的功能主要包括( )。
A.保持個體內在的一致性
B.解釋經驗
C.決定期待
D.控制情感
【答案】ABC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自我概念的功能。自我,亦稱自我意識或自我概念,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狀態(tài)的認知。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保持個體內在的一致性、解釋經驗、決定期待。故選ABC。
14[多選題]現(xiàn)代平等性道德的內涵包括( )。
A.性交過程雙方自愿
B.性交中雙方享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
C.性行為應是雙方愛情的表達
D.性行為應在婚姻內進行
【答案】AB
【解析】現(xiàn)代性道德的特點有:嚴肅性、平等性和科學性。AB項是性道德平等性的表現(xiàn);CD項是現(xiàn)代性道德嚴肅性的表現(xiàn)。所以正確答案為AB。
15[多選題] 效標效度的主要評估方法有( )。
A.相關法
B.區(qū)分法
C.失誤法
D.命中率法
【答案】ABD
【解析】效標效度的評估方法包括相關法、區(qū)分法,以及命中率法,并沒有失誤法。
相關法:是評估效標效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求測驗分數(shù)與效標資料間的相關,這一相關系數(shù)稱為效度系數(shù)。
區(qū)分法:是檢驗測驗分數(shù)能否有效地區(qū)分由效標所定義的團體的一種方法。
命中率法:是當測驗用來作為取舍的依據(jù)時,用其正確決定的比例作為效度指標的一種方法。因此選擇ABD。
16[多選題] “老年喪失期觀”認為老年期喪失的內容包括( )。
A.身心健康
B.興趣愛好
C.社會角色
D.生活規(guī)律
【答案】AC
【解析】“老年喪失期觀”認為,老年期的心理變化只有衰退,沒有發(fā)展,是一生獲得的喪失時期。老年喪失期間所喪失的內容包括“身心健康”“經濟基礎”“社會角色’’和“生活價值”,并把這些對人生具有重大意義的內容的相繼喪失認定為老年喪失期的基本特征。故選AC。
17[多選題] 按角色獲得的方式可將角色分為( )。
A.先賦角色
B.功利角色
C.表現(xiàn)角色
D.成就角色
【答案】AD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社會角色的分類。社會角色是個體與其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為方式及相應的心理狀態(tài)。按照不同的分類方式,社會角 色可分為不同的類別。按角色獲得的方式可分為先賦角色和成就角色;按角色行為的規(guī)范化程度可分為規(guī)定型角色與開放型角色;按角色的功能可分為功利型角色和 表現(xiàn)型角色;按角色承擔者的心理狀態(tài)可分為自覺角色和不自覺角色。故選AD。
18[多選題]病理性錯覺的特點是( )。
A.能夠進行自我校正
B.屬于感知綜合障礙
C.不能接受現(xiàn)實檢驗
D.屬于思維形式障礙
【答案】BC
【解析】錯覺是對客觀事物歪曲的知覺。正常人偶有錯覺發(fā)生,但經現(xiàn)實驗證后,可加以糾正。精神疾病患者的錯覺不能接受現(xiàn)實檢驗,在意識障礙的譫妄狀態(tài)時,錯覺常帶有恐怖性質。故選BC。
19[多選題] 侵犯的構成要素包括( )。
A.傷害行為
B.侵犯動機
C.社會評價
D.社會規(guī)范
【答案】ABC
【解析】侵犯也稱侵犯行為、攻擊行為和暴力行為,是個體有意傷害他人的行為。侵犯是由侵犯動機引起的。由傷害行為、侵犯動機即社會評價構成。故選ABC。
20[多選題] 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 )。
A.保持內在一致性
B.影響外貌
C.解釋經驗
D.決定期待
【答案】ACD
【解析】自我又稱自我意識或自我概念,是個體對其存在狀態(tài)的認知,包括對自己的生理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人際關系及社會角色的認知。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保持個體內在的一致性;解釋經驗;決定期待。故選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