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只雞絮酒【十二生肖成語】釋義|出處|近義詞|成語故事

時間:2017-02-20 10:44: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只雞絮酒——用棉絮將烤熟的雞包好去吊祭朋友。指吊唁亡友,祭品菲薄。

  1成語注音zhī jī xù jiǔ[1]

  2釋義用棉絮將烤熟的雞包好去吊祭朋友。指吊唁亡友,祭品菲薄。[1]

  3近義詞炙雞絮酒、斗酒只雞[1]

  4成語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徐稚傳》:稚嘗為太尉黃瓊所辟,不就。及瓊卒歸葬,稚乃負糧徒步到江夏赴之,設(shè)雞酒薄祭,哭畢而去。不告姓名。[2-3]

  5成語故事東漢時期,有一個叫徐稚的學(xué)者不但學(xué)問很高,而且為人也很正直,是個品德高尚的學(xué)者,他淡泊高遠,不喜歡接近達官貴人的故事達官貴人們,接連好幾次都謝絕為他引薦的人,雖然如此但是徐稚對朋友的友情看得非常重。有一次他的朋友生病去逝了,徐稚心里想起跟朋友過去的點點滴滴感到很悲痛。他把棉絮泡在酒里面,然后到市場去買了一只雞,回到家把雞烤熟,再把棉絮從酒里面取出來,用泡過酒的棉絮把雞包起來,然后他帶著雞來朋友的墓地上,徐稚想到朋友孤零零地躺在這荒涼的墓地下,心里十分酸痛,他把棉絮泡在水里,然后把雞放在朋友的墳?zāi)骨懊,以些來祭奠死去的朋友。徐稚?jīng)常用這樣的方式來祭奠死去的朋友,以此來表達他哀思的心情。[3-4]

  6成語語法作賓語、定語;指悼念故人。表示祭品雖薄而情意深重。[3]

  例句

  李賢注引謝承《后漢書》曰:稚諸公所辟雖不就,有死喪負笈(書箱)赴吊。常于家預(yù)炙雞一只,以一兩綿絮漬酒中暴干以裹雞,徑到所起冢隧外,以水漬綿使有酒氣,斗米飯,白茅為藉,以雞置前,酹酒畢,留謁則去,不見喪主。后遂以只雞絮酒指以菲薄的祭品悼念亡友。

  宋.陸游《聞王嘉叟訃報有作》詩:“只雞絮酒縱有時,雙魚素書長已矣。

  清.無名氏《帝城花樣.韻香傳》:“以只雞絮酒酬韻香 , 韻香必含笑於九泉。[3][5]

  造句

  如果你的心里始終惦記著一位故人,你帶著只雞絮酒去看望他就表達了你的那份情意。

  情感不是用物質(zhì)來衡量,即便是已故的好友,只雞絮酒都能體現(xiàn)出你對他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