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海外育兒:美國孩子自己掙零用錢

時間:2017-02-17 10:03:00   來源:無憂考網     [字體: ]
中國家庭的孩子零用錢往往是伸手要來的,因為沒有付出勞動,所以不知道珍惜,而美國孩子的零用錢是自己動手掙來了,所以對錢的用處更負責任。本文講述美國孩子是怎么掙錢,又是如何對待錢的。
  美國孩子從小就開始幫助家里干活掙工資,除此之外,還可以“經商”,得到更大的鍛煉,而自己付出勞動獲得的收入,孩子也更珍惜。
  “家庭工作”和“家庭工資”
  詹妮佛有兩個女兒,7歲的莎拉每天需要做的“家庭工作”有:把玩具收拾干凈;把自己的臟衣服放進洗衣籃;喂家里的大貓蓋博;吃完飯把碗盤放進水池;收拾干凈桌子;把垃圾扔進垃圾桶;把自己的干凈衣服疊好掛好;和媽媽一起下樓倒垃圾,早上起床后自己把床鋪好。4歲的梅根每天的“家庭工作”和姐姐的幾乎一樣,不同的,是她需要喂家里的大黑狗布里奇;如果碗盤是磁的或玻璃的,梅根就不用放進水池。這樣,每周五,莎拉可以領到“工資”人民幣15元,梅根可以領到7元—— 美國人稱為“home allowance”。
  這個家庭習慣從她們2歲就開始了。那時候,她們的“工作內容”相對簡單:把垃圾放進垃圾桶;和媽媽一起出去扔垃圾;給狗和貓放好食物;把玩具收拾好;從外面進來,把自己的鞋帽衣服放好等其所能及的事情,2歲的時候,她們每周的“工資”是50美分。
  米雪家四個孩子,的維克多利亞10歲。她每周的“工資”是50元,“家庭工作”的內容也比較多,除了和莎拉的工作內容相同以外,維克多利亞還要照顧4歲和2歲的弟弟們,幫助他們穿衣服鞋子;經過允許,獨自帶4歲的弟弟下樓玩;擦桌子、洗碗,幫助準備做飯等等。
  以前米雪家沒有阿姨,后來請了一個菲律賓鐘點工。米雪讓維克多利亞選擇:你可以不用洗碗、收拾廚房、擦桌子,但是這樣,你那部分的“工資”也會沒有。如果你選擇繼續(xù)做這些工作,那還是可以繼續(xù)得到那份工資。維克多利亞選擇:繼續(xù)工作。她在廚房里一邊工作,一邊和菲傭聊天,還學會不少菲律賓的當地語言。
  “生財有道”
  美國的大部分孩子們,除了“家庭工作”能夠得到報酬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掙錢。
  羅大翔6歲的時候,家里在后院挖游泳池。他認為那些黑油油的泥土與眾不同,格外有養(yǎng)分。于是用塑料袋裝起來,領著4歲的弟弟,到鄰居家挨個敲門兜售,竟然掙了好幾美元。9歲的時候,羅大翔參加童子團,所有的小朋友成員賣糖果,為童子團的演出籌款。羅大翔賣了100多袋!有的鄰居甚至一次買10袋糖果。
  維克多利亞7歲的那年夏天,在美國老家,和她的朋友們制作了很多檸檬水,加上一盒盒的餅干,擺在社區(qū)里售賣。一杯檸檬水50美分,一盒餅干4美元(商店里5美元)。一個下午,三個孩子全部售光,每個人分到了30多美元!這是維克多利亞一次掙到的一筆金錢。她還記得,“鄰居凱琳娜阿姨把大瓶子里剩下的一點檸檬水都買下來,竟然給了我們5美元!”
  莎拉最近正在籌備一個“大項目”。內容有兩部分:第一,她要在學校制作一本書,然后拿回家賣給爸爸媽媽。這本書的價格是2元錢。另外,她要開一場“莎拉音樂會”,要賣出去很多票。這個“大項目”所得的全部款項,莎拉說:“要給海地,給地震以后需要用錢的人!彼母改付挤浅F诖徺I她的書。我已經預定了三張“莎拉音樂會”的門票 ——三張小紙片,上面用鉛筆寫著“莎拉的音樂會”。
  錢的用處:存起來
  不論是家庭工資,還是小“買賣”的利潤收入,或者是真正的工作報酬,所有的孩子都作出一樣的選擇:存起來。
  羅大翔小時候把他所有的“積蓄”藏在自己臥室的鏡框后面,放心地認為沒有人知道這個隱秘之所。其實,除了他的弟弟妹妹,家里所有人都知道羅大翔的“銀行”在哪里,但是所有人佯裝不知。
  莎拉和梅根有現金儲蓄,也有銀行儲蓄,她們做模特的大部分報酬和長輩給的金錢禮物都存在銀行里。現金儲蓄就在她們自己的臥室里!芭紶柲贸鰜硪稽c錢,可以給我自己買喜歡的書,還有一點糖果巧克力!蔽覇査齻冦y行的儲蓄做什么,7歲的莎拉搶著說:“要留給我上大學用!我要上很好的大學,學費可能不便宜呢!4歲的梅根想得也很遠:“我將來想當一個媽媽。嗯...媽媽需要給家里買東西,要用錢。”
  甄小美也有自己的“家庭銀行”。從她17個月起,我們買了個存錢罐,她很快學會把硬幣投進去,F在已經快滿了,沉甸甸的。每次我們需要用硬幣零錢的時候,會問她:“可以借你的錢嗎?”她很大方地把存錢罐抱出來。有時候送外賣的來,即使我不需要零錢,甄小美也會把存錢罐抱出來:“媽媽,你要借我的錢嗎?”
  對錢的責任
  米雪和珍妮佛在談到給孩子“工資”時,都提到“責任”這個詞:“當他們想吃零食,想買玩具時,我不想給他們買,不想給孩子養(yǎng)成壞習慣。但是,我也不想總說No。那我就對他們說‘你可以買,但是只能用你自己的錢’。等真的要用自己的錢去買零食時,他們往往不買了——他們覺得把錢這樣花不值得——他們學會了對自己的錢負責任。”
  如果沒有“家庭工資”?
  我問了幾個人這個同樣的問題。
  羅大翔說:“我小時候,我媽并不是每做一件事就給我錢,我要照顧弟弟妹妹,這些是沒有工資的。但是我爸媽也會給我一些‘工作’,比如修剪草坪、洗全家人的衣服等等,這些都有工資。后來大點了,即使沒有錢我也會做,但可能不會那么賣勁和有動力。”
  莎拉說:“我不會沒有工資的。雖然有時候我媽媽很忙,但后來一定會給我補上……真的沒有錢的話,那我可能不想收拾碗盤,這項工作我不喜歡。其他的,還可以做!
  梅根說:“怎么會沒有工資?”轉向她的媽媽,抱住媽媽的脖子:“媽媽,請你繼續(xù)給我工資,我肯定會好好為家里工作,好不好?”
  維克多利亞:“沒有工資?當然我還會做事情,我是家的一個成員嘛!彼肓讼耄駛大人一樣認真地說:“不過我還是希望我的工作被認可,給我工資是對我工作的尊重!
  我自己覺得,這樣做著“家庭工作”,拿著“家庭工資”長大的孩子,從小掙自己的需要的零花錢。長大以后,從學校畢業(yè)時,“勞動掙錢”的習慣不但已經根植在心里,也為接下來踏入社會、真正工作打下了厚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