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社會政策資源。
。1)社會政策資源的內容:①人力;②物力;③財力。
(2)社會政策資源的調動方式:
、僬{動方式:a、征稅;b、專項收費;c、征收社會保險費;d、發(fā)動與利用志愿者服務。
、诿耖g組織調動方式:
a、私人捐贈;
b、公共募捐;
c、發(fā)動志愿者參與。(不同類型的民間組織在調動社會資源所采取的方式往往有不同的側重的,這三要求同民間組織自身的特點、目標和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P54—55)
。3)具體社會政策資源狀況:
、俪鞘械捅5馁Y金來源:
A、地方政府列入財政預算;
B、中央財政給予專項補助;
C、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提供捐贈、資助。(P81-82)
、谵r村五保供養(yǎng)的資金:
A、在地方政府財政預算中安排;
B、從農村集體經營收入中安排;
C、承包土地他人代耕,其收益歸五保對象所有;
D、中央財政對財政困難地區(qū)適當補助。(P85-86)
、鄢鞘嗅t(yī)療救助基金的籌集:
A、財政預算撥;
B、專項彩票公益金;
C、社會捐助等建立基金;
D、中央和省級財政給予適當補助。(P92)
④農村醫(yī)療救助基金的籌集:
A、地方財政列入財政預算;
B、中央財政通過專項給予適當支持;
C、社會捐贈及其他資金。(P92)
、轂拿裆罹戎Y金的申清和辦理:
A、省級政府春荒、冬令請款報告分別在每年1月底、10月底之前向國務院報告;
B、民政部于11月10日(冬令)和2月10日(春荒)前商財政部辦理;
C、確定撥款方案3個工作日內,由財政部、民政部聯(lián)合發(fā)文將中央救災資金下達到省級財政和民政部門,在2月中旬和11中旬前下?lián)苜Y金;
D、省級和地級民政部門:制定本級分配方案,下文撥付,救濟資金須在30日內下達到縣級;
E、縣級民政部門:提出撥款計劃,并在15日內落實到災民手中。(P109)
⑥災害應急資金報告、辦理:
A、縣級民政部門24小時內向地(市)級民政部門報告救災情況,提出救災需求;
B、縣級5日內將應急資金落實到災民手中,10日內向市民政部門報告應急使用情況;
C、省級、地級救災應急資金5日從省到地或10日從省到縣,地級民政部門10日內向省,省級民政部門15日內向民政部報告救災資金分配使用情況;
D、民政部救災應急資金的撥付(3天內完成撥付),及時調撥救災物資。(P113—115)
、呤I(yè)保險基金的來源:
A、城鎮(zhèn)企事業(yè)單位和職工繳納的失業(yè)保險費:單位2%,本人1%;
B、失業(yè)保險基金的利息;
C、財政補貼;
D、依法納入失業(yè)保險基金的其他資金。(P271)
、喑擎(zhèn)職工醫(yī)保繳費辦法:原則是基本醫(y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雙方共同負擔。
A、用人單位繳費: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6%左右;
B、職工繳費:一般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而且,隨著經濟發(fā)展,用人單位和職工繳費率可作相應調整。(P279)
⑨農村合作醫(yī)療基金(是農民自愿繳納、集體扶持、政府幫助的民辦公助社會性資金)的來源:
A、農民個人繳費,每人10元;
B、鄉(xiāng)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扶持資金;
C、地方財政支持資金,到2007年,每人20元;
D、中央財政補助中西部地區(qū)(除市區(qū)以外)的專項資金,2006年以后,每人20元。(P281—282)
4、社會政策的運行機制(指社會政策各環(huán)節(jié)的組成方式和發(fā)揮作用的方式。廣義涵蓋了社會政策的所有環(huán)節(jié),狹義指社會服務的具體傳遞方式,即社會服務提供的方式)。主要包括:
、儋Y金的籌措方式——多渠道,財政開支是最重要來源
、谏鐣⻊盏哪J剑
A、政府作為主要服務提供者;
B、民間組織作為主要服務提供者;
C、政府與民間組織分工合作提供。
③政府與民間組織在社會服務體系中的分工合作關系。(P56)
。1)社會政策資源的內容:①人力;②物力;③財力。
(2)社會政策資源的調動方式:
、僬{動方式:a、征稅;b、專項收費;c、征收社會保險費;d、發(fā)動與利用志愿者服務。
、诿耖g組織調動方式:
a、私人捐贈;
b、公共募捐;
c、發(fā)動志愿者參與。(不同類型的民間組織在調動社會資源所采取的方式往往有不同的側重的,這三要求同民間組織自身的特點、目標和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P54—55)
。3)具體社會政策資源狀況:
、俪鞘械捅5馁Y金來源:
A、地方政府列入財政預算;
B、中央財政給予專項補助;
C、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提供捐贈、資助。(P81-82)
、谵r村五保供養(yǎng)的資金:
A、在地方政府財政預算中安排;
B、從農村集體經營收入中安排;
C、承包土地他人代耕,其收益歸五保對象所有;
D、中央財政對財政困難地區(qū)適當補助。(P85-86)
、鄢鞘嗅t(yī)療救助基金的籌集:
A、財政預算撥;
B、專項彩票公益金;
C、社會捐助等建立基金;
D、中央和省級財政給予適當補助。(P92)
④農村醫(yī)療救助基金的籌集:
A、地方財政列入財政預算;
B、中央財政通過專項給予適當支持;
C、社會捐贈及其他資金。(P92)
、轂拿裆罹戎Y金的申清和辦理:
A、省級政府春荒、冬令請款報告分別在每年1月底、10月底之前向國務院報告;
B、民政部于11月10日(冬令)和2月10日(春荒)前商財政部辦理;
C、確定撥款方案3個工作日內,由財政部、民政部聯(lián)合發(fā)文將中央救災資金下達到省級財政和民政部門,在2月中旬和11中旬前下?lián)苜Y金;
D、省級和地級民政部門:制定本級分配方案,下文撥付,救濟資金須在30日內下達到縣級;
E、縣級民政部門:提出撥款計劃,并在15日內落實到災民手中。(P109)
⑥災害應急資金報告、辦理:
A、縣級民政部門24小時內向地(市)級民政部門報告救災情況,提出救災需求;
B、縣級5日內將應急資金落實到災民手中,10日內向市民政部門報告應急使用情況;
C、省級、地級救災應急資金5日從省到地或10日從省到縣,地級民政部門10日內向省,省級民政部門15日內向民政部報告救災資金分配使用情況;
D、民政部救災應急資金的撥付(3天內完成撥付),及時調撥救災物資。(P113—115)
、呤I(yè)保險基金的來源:
A、城鎮(zhèn)企事業(yè)單位和職工繳納的失業(yè)保險費:單位2%,本人1%;
B、失業(yè)保險基金的利息;
C、財政補貼;
D、依法納入失業(yè)保險基金的其他資金。(P271)
、喑擎(zhèn)職工醫(yī)保繳費辦法:原則是基本醫(y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雙方共同負擔。
A、用人單位繳費: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6%左右;
B、職工繳費:一般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而且,隨著經濟發(fā)展,用人單位和職工繳費率可作相應調整。(P279)
⑨農村合作醫(yī)療基金(是農民自愿繳納、集體扶持、政府幫助的民辦公助社會性資金)的來源:
A、農民個人繳費,每人10元;
B、鄉(xiāng)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扶持資金;
C、地方財政支持資金,到2007年,每人20元;
D、中央財政補助中西部地區(qū)(除市區(qū)以外)的專項資金,2006年以后,每人20元。(P281—282)
4、社會政策的運行機制(指社會政策各環(huán)節(jié)的組成方式和發(fā)揮作用的方式。廣義涵蓋了社會政策的所有環(huán)節(jié),狹義指社會服務的具體傳遞方式,即社會服務提供的方式)。主要包括:
、儋Y金的籌措方式——多渠道,財政開支是最重要來源
、谏鐣⻊盏哪J剑
A、政府作為主要服務提供者;
B、民間組織作為主要服務提供者;
C、政府與民間組織分工合作提供。
③政府與民間組織在社會服務體系中的分工合作關系。(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