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作品取之于“取經(jīng)”二字。
孫悟空一個跟頭便能到十萬八千里外,眨眼間就會在大唐與雷音寺溜個來回,即便是沙僧、八戒,雖笨點,但也能夠騰云駕霧,日行千里,讓他們?nèi)ィ部梢浴罢勑P歌還”。他們受盡九九八十一難,歷時一十七載,取回一部“殘經(jīng)”。
“俺老孫來也!”或許這句話是書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的,幾乎成了悟空的口頭禪,這句話中蘊含著悟空的自信。悟空的通天本領(lǐng)是不容置疑的,每個妖魔都很厲害,都有自己的絕招和法寶,但悟空卻每戰(zhàn)必勝,越戰(zhàn)越勇,也難怪,他可是戰(zhàn)斗勝佛齊天大圣呀!他不但有通天本領(lǐng),而且他還有一顆忠義的心。在十萬八千里的漫漫大道上,哪一次唐僧遇險不是悟空第一個出手救他呢?特別是在“三打白骨精”中,他被師傅拋棄卻依舊擔心師傅的安危,此等忠義,天地可鑒。
說起豬八戒我就想笑,豬樣人身,還是天蓬元帥呢!八戒,頭條戒律便是戒色,他倒好,取經(jīng)路上色心不改,為此給師兄弟們可添了不少麻煩呀,就比如“四探無底洞”吧,白鼠精幻把自己變成一位美女,可八戒見狀就一直在師父面前為她說好話。即便這樣,很多人依舊喜歡他,因為有了八戒,在這取經(jīng)的路途中才不會感到悶,如果沒有它,恐怕這隊伍也不會那么充滿活力。它雖然會起色心,但它忍苦耐勞,有勞動本領(lǐng),天真憨厚,胸?zé)o城府,所以還是挺受歡迎噠!
不過呀,最辛苦的人莫過于沙悟凈了,他挑著擔子走了十萬八千里!雖然路途遙遠,但是啊,他對師傅仍然是忠心耿耿,在取經(jīng)途中八戒幾次勸沙悟凈分行李散伙,可是,他并不怎么搭理八戒,因為他是絕對不會分行李散伙的,然而,有一次,八戒再次問他,沙悟凈嚴厲而又顯些氣憤的說道“不分”。
!此時此刻,我又會想“現(xiàn)在這社會還會有多少像沙悟凈一樣的人呢?恐怕也難找了吧”,如果能夠多幾個像他那樣樸實、任勞任怨的人該多好!
“西天如來點金蟬,收徒歷險萬里難,尋得極樂取真經(jīng),共別皇恩去雷音。”此人說的就是如來的大弟子——唐三藏。他乃佛家真弟子,心地善良,一心向佛,也是取經(jīng)隊伍的領(lǐng)導(dǎo)。
《西游記》是編織我童年夢想的絲線,是譜寫我美好童年優(yōu)美樂章,是我的啟蒙老師,讓我懂得了凡事只要堅持就能成功,讓我懂得了只要一心向善,便會有好報,讓我懂得了衷心、講義氣,便能讓人敬佩,只有擦亮眼睛,明辯是非,才能撕破一切偽裝的畫皮。 讀過《西游記》還使我領(lǐng)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經(jīng)歷了眾多的險難,并非全是玄虛離奇。就拿我們的學(xué)習(xí)來說吧,我們經(jīng)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我們小學(xué)畢業(yè)升初中,初中畢業(yè)升高中,高中畢業(yè)考大學(xué),又何嘗僅九九八十一難呢?戰(zhàn)勝困難的過程,就孕育著成功。
那一本厚厚的《西游記》已安放在我的書柜里,有時我會望著它沉思,是否我也可以像吳承恩一樣再創(chuàng)一部神話呢?也許現(xiàn)在的神話都像珍珠一樣琳瑯滿目,但我更愛這枚藍色寶石——《西游記》。
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qū)張槎三路張槎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