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黨組織:
是什么讓他在耄耋之年仍然堅持加入中國共 產(chǎn) 黨,是什么讓他沒有一絲疑慮的絕對的服從組織的調(diào)遣,是什么讓他數(shù)十載如一日對學(xué)術(shù)研究孜孜不倦。這位老人,讓我們欽佩之情油然而生。
11月29日我們小組一行人走訪了朱建頌老教授,一位在86歲高齡時終于夢圓成為一名共 產(chǎn) 黨員的老人。滿頭華發(fā),衣著樸素,和藹可親便是他給我的第一印象。他向我們講述了坎坷曲折的人生旅程和兩次申請入黨的經(jīng)歷,這位老人,他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心靈的感動和震撼,更多的是讓我們明白在入黨的這條路上該如何走,如何才能做一名真正的共 產(chǎn) 黨員。
老教授的講述無疑給我上了深刻的思想課,填補了我腦海中對共 產(chǎn) 黨的點點片片空白。說實話,我一直渴望加入中國共 產(chǎn) 黨,但我知道這種渴望是盲目的,是在對共 產(chǎn) 黨不了解的的情況下就已經(jīng)存在的。只因簡單地認為共 產(chǎn) 黨是偉大的,做一名共 產(chǎn) 黨員是光榮的,卻不知道共 產(chǎn) 黨偉大背后承載的份量,不知道共 產(chǎn) 黨員光榮所包含的付出與無怨無悔。曾經(jīng)看到冰心的那首小詩“成功的花,人們只驚艷它現(xiàn)時的美麗,然而他當初的芽,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我恥笑那些庸俗、淺薄的人,現(xiàn)在才明白我又何嘗不是其中一個,老教授純粹的入黨動機和對共 產(chǎn) 黨深深的真摯感情讓我汗顏。
曾經(jīng)以為共 產(chǎn) 黨很遙遠,看不見,感受不到,老教授卻用自身經(jīng)歷叫我明白共 產(chǎn) 黨時時刻刻在我們的身邊。成長中滴滴點點的變化,我不能視而不見,以前那個寂寞的小山村已悄然蛻變,柏油路蜿蜒向更遠的地方,土坯墻灰青瓦房被平方、小洋房所取代,架起了信號塔,搞起了旅游開發(fā),農(nóng)民種糧有了補貼,孩子上學(xué)免了學(xué)費,醫(yī)療保障逐漸完善,等等。我知道這一切都離不開共 產(chǎn) 黨,沒有她的正確領(lǐng)導(dǎo),家鄉(xiāng)不會有這么大的變化;沒有她制定正確方針路線,老百姓不會得到這么多實惠;沒有她政策的貫徹落實,脫貧致富奔小康不可能會實現(xiàn)。她的領(lǐng)導(dǎo)讓中國一步步走上正常軌道、躍進世界先進行列;她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惠及中國十幾億人口。一幅幅圖片,一幕幕景象在腦海中浮現(xiàn),共 產(chǎn) 黨的形象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高大,感動、自豪、震顫,讓我更加堅定了加入共 產(chǎn) 黨的信念。
“我始終相信中國共 產(chǎn) 黨是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老教授告訴我們:“在現(xiàn)實中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我們要看清這并不是主流!彼嬲]我們要正確分清形勢,不要輕易聽信謠言,要有自己的思想,堅定自己的立場。他說能和年輕人一起入黨,能和我們談話,他很高興,他看到了中國共 產(chǎn) 黨無盡的生機與活力。老一輩們的殷切希望讓我感覺到肩上擔(dān)子沉甸甸的重量,但是,他們的期望,新時代的我們又怎能辜負。
沒有信仰是一件可怕的事,我志愿加入中國共 產(chǎn) 黨,因為我不愿做一個平平庸庸的人,我不愿做一個隨波浮沉的人。我知道成為一名共 產(chǎn) 黨員的道路還有好遠要走,從老教授的身上我深深地看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還沒具備共 產(chǎn) 黨員應(yīng)有的品質(zhì),也知道這條路走下去并不容易,但我堅定我的選擇?v然不能成為璀璨明亮的星辰,我也愿意做黑暗中的一盞路燈。縱然不能成為高樓大廈的水泥鋼筋,我也愿做馬路上一顆普通的沙石。我愿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我所追求的,奉獻我當奉獻的,服務(wù)我應(yīng)服務(wù)的。我愿在共 產(chǎn) 黨這個大家庭里磨礪自己,成長自己。
未來迎接我們的,沒人知道會有什么,但既然選擇了,便無怨無悔,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會嚴格要求規(guī)范自己,摒棄不好的習(xí)慣,提高思想覺悟,加強自身修養(yǎng),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優(yōu)秀共 產(chǎn) 黨員。
匯報人:
2012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