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與那個叫“伊拉斯謨”的人沒有任何聯(lián)系,我說的是一個叫做“伊拉斯謨”(ERASMUS)的項目。這個計劃深深地影響了我在比薩大學的留學生活。
什么是“伊拉斯謨”項目?這就是個很復雜的話題了。我們都知道,歐洲在二戰(zhàn)后開始了勢不可擋(不過現(xiàn)在出了點問題)的一體化進程。政治、經(jīng)濟的一體化過程及其表現(xiàn)已經(jīng)為國人熟知,這里就不叨擾重述了。其實,歐洲各國的大學教育也一直試圖進行融合。我這里所介紹的“伊拉斯謨”項目就是歐洲的大學交流項目之一。簡單來說,“伊拉斯謨”項目就是讓來自不同國家的不同大學的學生到彼此的大學里去學習1年左右,參加考試,得到的學分可以被彼此承認。
“伊拉斯謨”項目的目的在于推動來自各個國家的學生雜然相處于一個大學之中,加強各國年青人的交流,讓他們接受不同的教育環(huán)境的影響,以此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其閱歷,培養(yǎng)未來的具有歐洲視野和歐洲意識的社會領導階層。為了落實這個項目,歐洲各國的教育行政機構聯(lián)合制定了一系列的決議,對這些交換生的待遇,課程的選修,學分的承認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都做了規(guī)定。規(guī)定的基本原則是平等待遇原則加優(yōu)惠待遇原則。所謂的平等待遇,就是指交換生在法律上被視為東道國本國的學生,享受東道國的學生所享受的一切待遇;所謂優(yōu)惠待遇,主要是為了解決交換生在學習中可能會遇到的語言和學習問題,東道主大學有義務為其提供幫助。
我剛剛到達比薩大學時,感覺為難的是,我無法向別人解釋我的身份。我來比薩,既不是來拿學位,也不是來拿學分的,所以,我不是學生;但是,我又不在這里上課,所以,我又不是老師。更加郁悶的是,在國內,在形式上我已經(jīng)留校任教,屬于老師了,不過由于一節(jié)課也沒有上過,所以,我不能底氣十足地主張我的教師身份。我不過是來學習拉丁文,翻譯一本書(當然,私下里也準備寫一本書)而已。但是,別人對我的這些解釋往往直搖頭,不知道什么意思,不知道對我如何歸類。
后來我才知道,我的到來,也給比薩大學造成了一些麻煩。他們也不知道怎么來界定我的身份。初的時候,他們想把我界定為PROFESSORE(教授,但是廣義上也有教師的意思),但是,覺得缺乏依據(jù)。當然,重要的原因是,當時雖然我已經(jīng)26歲,在中國屬于大齡青年,但是在發(fā)育周期不同的歐洲人中間,我看上去如同高中生一樣,在一群大胡子意大利教授中間,很不協(xié)調。后來,他們來征求我的意見,說就把我當作一個“伊拉斯謨”,如何?由于我當時對什么東西都發(fā)暈,聽到ERASMUS這個詞,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想問問,又怕被別人笑了過去,于是一口答應下來。就這樣,稀里糊涂的,我就成為比薩大學法律系的一個“伊拉斯謨”了。
在以后的時光中,為新獲得的這個身份,我常常暗自感謝上帝!
成為“伊拉斯謨”之后,一切都豁然開朗了。我立即有了一個“監(jiān)護人”(我理解為有事情就可以去找她幫助的人),她就是比薩大學法律系的負責“伊拉斯謨”項目的SBRANNA女士。她三下五除二為我出具了五六份證明,一個是到比薩大學專門為“伊拉斯謨”項目而交換過來的學生開設的免費的語言培訓班報名的證明;一個是獲得在學生食堂以非常優(yōu)惠的價格吃飯的就餐卡的證明;一個是免費在網(wǎng)絡中心上網(wǎng)的證明;還有一個可以在比薩的所有圖書館借書的證明;還有一個是學生證,憑借這個證件在意大利的所有的博物館我都可以享受到免費或半票的待遇。
就在那一刻,我感覺到,比薩大學已經(jīng)張開她的雙手,把我擁抱在她的懷中。我甚至可以感覺到她的呼吸與心跳。當然,這一切都得感謝我所具有的“伊拉斯謨”的身份。它是一個橋梁,我通過它,得以非常直觀地感受一下做一個地道的意大利的大學生是多么的幸福,而且也得以感受到,意大利的大學對自己的學生是多么的珍愛。
這么說吧。在意大利的大學里面,大學生的身份幾乎是一種應該得到照顧、關心、優(yōu)惠的代名詞。他們就是大學的精靈,是一群被教授們、大學管理人員們精心呵護著的大孩子。大學在各個方面,不動聲色地以各種方式體現(xiàn)著這樣的一個基本原則:學生是大學之本!
關于意大利的大學如何落實“學生是大學之本”的原則,我會陸續(xù)在以后的短篇中詳細地描述,在這里,還是讓我繼續(xù)來描述我是如何有滋有味地當一個“伊拉斯謨”的。
第一個待遇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國外來的學生的語言問題,比薩大學語言文學系有一個免費的專門針對“伊拉斯謨”學生的意大利語培訓班。憑著SBRANNA女士的一紙證明,我立即成為這個班上的一員。我的同學遍布歐洲!同座是TOSTEN HASS,來自德國哥廷根大學的學習藝術史的學生。他后來成為我的鐵哥們,我甚至與他進行過德國式的擊劍決斗(當然是戴頭盔的)。其他的有來自英國、法國、西班牙、希臘等國的學生。第一排的那個膚色如同冰雪(可惜人長得偏胖,否則真可以說是地道的白雪公主。┑男∨,居然就是來自冰島!我堅決地相信,是她所在的環(huán)境給了她那樣的膚色。我就混在這群人中間學語言。老外學語言真就如同玩一樣的,學習得特別快,大概2個多月以后,他們就到各自的系去聽課,學習,考試去了!
第二個待遇就是,以非常優(yōu)惠的待遇到學生食堂吃飯。這對我來說太重要了。在國內,當我離開父母身邊開始大學生活之后,我的一張原本健康無比的胃,在大學里面被發(fā)黃的,帶沙子的米飯,以及那些非常不可口的菜折磨得傷痕累累,以致一想到要去食堂吃飯,就感覺如同要去服苦役一樣。吃飯已經(jīng)不是一種享受。我拖著幾乎已經(jīng)很嚴重的消化不良的毛病到達比薩之后,居然是意大利的大學食堂又重新給了我健康的胃口。
憑良心說話,大學無論如何不能克扣學生的伙食,無論如何也不能在這方面打學生的主意,賺那些個昧良心的錢!因為年輕人的健康,那可真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啊。讓我們來看看資本主義是怎么對待自己的年青一代的。比薩大學的食堂的標準的午餐和晚餐,由頭盤(米飯或面食構成)、二道(肉或者魚)、沙拉、水果(或酸奶)組成,面包(ROSETTA)供應不限量,想吃多少都可以,想帶回去吃也可以,飲料(礦泉水,果汁,啤酒)敞開供應。而這樣的一頓飯的價格只是3500里拉(1.8歐元,如果不是學生,價格是8.7歐元。┒,幾乎就是免費的!良好的飲食必然導致健康的體魄。結果,我看到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是朝氣蓬勃,健康樂觀!老天,資本主義國家的大學居然有魄力干這種不賺錢的買賣,而且順帶治療好了一個來自具有無比優(yōu)越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大學生的消化不良的問題。更加讓我感受深刻的現(xiàn)象是,由于比薩大學食堂的伙食好,價格低,開門時間長(中午從11點45到下午2點半,晚上從6點45開始,到9點半),衛(wèi)生條件好(所有的餐具全部經(jīng)過高溫高壓的沸水沖刷和強紫外線消毒),所以學生從來不在外面亂吃東西。什么肝炎之類的病毒,在這里根本沒有傳播的途徑。反觀中國的情況,哪個大學的里里外外,都密布著一堆衛(wèi)生條件極為可怕的小館子,甚至就是伙食攤子,油煙滾滾,污水橫流,而我們的大學生們,經(jīng)常在路邊吃飯,或者用塑料袋兜著油炒飯在路上邊走邊吃!吃這樣的社會主義油炒飯的學生的身體能夠競爭得過吃資本主義的大食堂的學生嗎?
第三個待遇就是,兜里揣著學生證,跟隨一群“伊拉斯謨”們到城市的各種文化設施、博物館里面免費(有時候半價)游玩。比薩大學給我的學生證,名頭很大,叫什么歐洲大學系統(tǒng)統(tǒng)一學生證,在所有的歐共體國家都得到承認。我在國內時也知道學生證是個好東西,其重要的價值在于假期火車票半票。至于其他方面,在訪問一些公共文化設施的時候,是否有優(yōu)惠,我就不記得了。反正,我在意大利是扎實享受了一把這樣的優(yōu)惠。
我的“伊拉斯謨”身份只享受了一年,后來,我去羅馬讀書,被安了個什么博士研究生的身份。只可惜,這個身份在意大利被認為屬于工作者的身份了(其突出表現(xiàn)是,在我得到的獎學金中,我每個月要交大概170歐元的稅,也要購買失業(yè)保險),所以,我失去了學生待遇。失去了就更加能夠體會曾經(jīng)得到的珍貴。
真的,我在意大利接近五年的時光中,現(xiàn)在讓我懷念的居然就是在比薩的那一年。因為在那一年中,我以“伊拉斯謨”的身份而獲得了意大利的大學生的身份,由此而得到,不,是享受到,來自大學的照顧。
“伊拉斯謨”,ciao(你好),ciao(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