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不剃頭”是濟南乃至整個山東的春節(jié)習(xí)俗之一。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過去要給灶王爺上香,現(xiàn)在幾乎沒有這一風俗了,只是打掃衛(wèi)生,等待春節(jié)到來。這天還要吃餃子。
農(nóng)歷春節(jié),是一年之始,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這個節(jié)日的活動,實際上是從除夕開始。
全家人吃團圓飯。飯前先到街上燒紙,把祖先迎回家,供在寫有牌位的供桌上。供桌后的墻上,掛有大幅畫有祖先形象的“家堂軸子”。吃完“年夜飯”,放過爆竹,一家人又嗑瓜子,聊天,通宵不眠,此即謂之“守歲”。到“年五更”新舊歲交替時刻,再吃“更歲餃子”。餃子一般為素餡,取新年素素靜靜之意。吃過更歲餃子,新的一年來臨。
年初一清早,大拜年開始。孩子穿新衣,和大人到親朋好友家拜年。過去晚輩給長輩拜年,都要向著供桌磕頭,邊拜邊喊:“給某某拜年(磕頭)啦!”近年一般不再磕頭,熟人見面抱拳握手,說“過年好”之類的吉祥話。長輩把“壓歲錢”分給孩子。
除夕和初一,有許多禁忌。如除夕夜不能高聲說話,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出嫁的姑娘初一不能回娘家,回娘家會把娘家吃窮;除夕和初一打碎器具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征兆,要趕緊說“歲歲平安”來*;初一不能吃面條,據(jù)說會一年麻煩不斷;初一不興掃地倒垃圾,怕的是將財寶一起掃出門。
年初二,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女兒攜“姑爺”回家拜年,娘家要盛情款待。“姑爺”被稱為“貴客”,吃飯喝酒要坐在上首位子上;回門的女兒則陪著久未見面的母親和姊妹說話。初二閨女回娘家的習(xí)俗至今流行不衰。
年初三,舊時有“挖月牙兒”的習(xí)俗。一些婦女將孩子帶到院里,面對新月跪在蒲團上,手拿勺子,先對月牙挖幾下,再在自己的肋邊比劃幾下,口中念叨:“正月初三挖月牙,風牙火牙隨風去,從此再不發(fā)!睋(jù)說這樣一“挖”,一年當中就再也不會牙痛。這天按舊俗還是“開井日”。清晨,人們便以香火、素菜等供于井臺上,將除夕封井的紅紙揭去,開始汲水。
正月初五舊時稱“破五”。這天家家包餃子,俗稱“捏破五”;全家人吃團圓飯,忌說不吉利的話;小孩子燃放鞭炮,叫作“送年”。初五晚間,“送家堂”:供上水餃,跪拜祖先,取下“家堂軸子”,再到街上為祖先送行,這就意味著年節(jié)已經(jīng)過去。
正月初七為人日,唐代稱為“人勝節(jié)”,在濟南民間叫作“人七日”。據(jù)說人日主人丁興旺和人身健康,人們以此日的天氣晴否來占驗本年的收成好壞!叭巳铡边@天婦女不能做針線,俗傳“人日做針線,專扎婆婆眼”。
正月初十,石頭神生日,稱“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動”等。這天不準搬動石頭和碾、磨、石臼等石器,否則會傷莊稼。還忌開山打石和以石蓋屋,并有向石頭焚香祭拜、午間供奉烙餅的習(xí)俗。還有的地方流行抬石頭神的習(xí)俗:初九夜里,將一瓦罐凍結(jié)在平滑石頭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輪流抬瓦罐奔走。若石頭始終不落地,預(yù)示著新的一年豐收;若石頭落地,預(yù)示年成不好。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前后,除觀燈外,濟南的街頭巷尾,到處都是踩高蹺的、跑旱船的、舞龍燈的、耍獅子的。這些活動到元宵夜達到了高潮。各種表演隊伍中,高蹺隊的陣容最為壯觀。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過去要給灶王爺上香,現(xiàn)在幾乎沒有這一風俗了,只是打掃衛(wèi)生,等待春節(jié)到來。這天還要吃餃子。
農(nóng)歷春節(jié),是一年之始,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這個節(jié)日的活動,實際上是從除夕開始。
全家人吃團圓飯。飯前先到街上燒紙,把祖先迎回家,供在寫有牌位的供桌上。供桌后的墻上,掛有大幅畫有祖先形象的“家堂軸子”。吃完“年夜飯”,放過爆竹,一家人又嗑瓜子,聊天,通宵不眠,此即謂之“守歲”。到“年五更”新舊歲交替時刻,再吃“更歲餃子”。餃子一般為素餡,取新年素素靜靜之意。吃過更歲餃子,新的一年來臨。
年初一清早,大拜年開始。孩子穿新衣,和大人到親朋好友家拜年。過去晚輩給長輩拜年,都要向著供桌磕頭,邊拜邊喊:“給某某拜年(磕頭)啦!”近年一般不再磕頭,熟人見面抱拳握手,說“過年好”之類的吉祥話。長輩把“壓歲錢”分給孩子。
除夕和初一,有許多禁忌。如除夕夜不能高聲說話,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出嫁的姑娘初一不能回娘家,回娘家會把娘家吃窮;除夕和初一打碎器具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征兆,要趕緊說“歲歲平安”來*;初一不能吃面條,據(jù)說會一年麻煩不斷;初一不興掃地倒垃圾,怕的是將財寶一起掃出門。
年初二,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女兒攜“姑爺”回家拜年,娘家要盛情款待。“姑爺”被稱為“貴客”,吃飯喝酒要坐在上首位子上;回門的女兒則陪著久未見面的母親和姊妹說話。初二閨女回娘家的習(xí)俗至今流行不衰。
年初三,舊時有“挖月牙兒”的習(xí)俗。一些婦女將孩子帶到院里,面對新月跪在蒲團上,手拿勺子,先對月牙挖幾下,再在自己的肋邊比劃幾下,口中念叨:“正月初三挖月牙,風牙火牙隨風去,從此再不發(fā)!睋(jù)說這樣一“挖”,一年當中就再也不會牙痛。這天按舊俗還是“開井日”。清晨,人們便以香火、素菜等供于井臺上,將除夕封井的紅紙揭去,開始汲水。
正月初五舊時稱“破五”。這天家家包餃子,俗稱“捏破五”;全家人吃團圓飯,忌說不吉利的話;小孩子燃放鞭炮,叫作“送年”。初五晚間,“送家堂”:供上水餃,跪拜祖先,取下“家堂軸子”,再到街上為祖先送行,這就意味著年節(jié)已經(jīng)過去。
正月初七為人日,唐代稱為“人勝節(jié)”,在濟南民間叫作“人七日”。據(jù)說人日主人丁興旺和人身健康,人們以此日的天氣晴否來占驗本年的收成好壞!叭巳铡边@天婦女不能做針線,俗傳“人日做針線,專扎婆婆眼”。
正月初十,石頭神生日,稱“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動”等。這天不準搬動石頭和碾、磨、石臼等石器,否則會傷莊稼。還忌開山打石和以石蓋屋,并有向石頭焚香祭拜、午間供奉烙餅的習(xí)俗。還有的地方流行抬石頭神的習(xí)俗:初九夜里,將一瓦罐凍結(jié)在平滑石頭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輪流抬瓦罐奔走。若石頭始終不落地,預(yù)示著新的一年豐收;若石頭落地,預(yù)示年成不好。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前后,除觀燈外,濟南的街頭巷尾,到處都是踩高蹺的、跑旱船的、舞龍燈的、耍獅子的。這些活動到元宵夜達到了高潮。各種表演隊伍中,高蹺隊的陣容最為壯觀。
- 2023年山東導(dǎo)游資格考試導(dǎo)游服務(wù)能力考試題庫-綜合知識問答及參考答案660道
- 2023年四川導(dǎo)游資格現(xiàn)場考試題庫-知識問答及參考答案200道
- 2023年山東導(dǎo)游資格考試導(dǎo)游服務(wù)能力考試題庫-導(dǎo)游服務(wù)規(guī)范知識問答及參考答案180道
- 2023年山東導(dǎo)游資格考試導(dǎo)游服務(wù)能力考試題庫-導(dǎo)游應(yīng)變技能知識問答及參考答案160道
- 2016年高級導(dǎo)游等級考試導(dǎo)游綜合知識真題
- 2009年全國中級導(dǎo)游等級考試外語真題
- 查看導(dǎo)游證考試全部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