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 #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精選20篇)#】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關于端午節(jié)的風俗,你了解的有哪些呢?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精選20篇),歡迎閱讀。
1.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一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它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都知道端午節(jié)這天,全國最為相同的是吃粽子。關于端午節(jié)有許多說法,比如我的家鄉(xiāng);在農(nóng)歷五月初一這天要給家人帶兩色絲線,五月初五要換五色絲線。傳說;帶彩色絲線上帝可以保佑家人身體健康,驅走瘟災,萬事如意。
端午節(jié)這天,太陽還沒出來,一家人就要上山拔一些艾回來,用艾葉水洗臉,傳說這樣能驅蚊蟲。洗完臉后就開始吃粽子,粽子是用糯米,紅棗,紅豆包成的,特別好吃,吃上一個還想再吃一個。還有把蛋黃煮灰了的雞蛋。吃完飯?zhí)柭冻霭雮腦袋,一家人還要弄些柳條回來,再用彩色紙疊成葫蘆,插在大門上方。這樣就國泰民安了。傳說;這是人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留下的風俗,雖然是個傳說但家鄉(xiāng)的人都很相信。
媽媽說這些都是姥姥告訴她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非常隆重。
2.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二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泵慨斈钇疬@首兒歌,就會想起家鄉(xiāng)那多姿多彩的端午節(jié)。
我的家鄉(xiāng),就在櫓歌欸乃的江南“魚米之鄉(xiāng)”蘇州。端午節(jié)前幾天,大家紛紛開始采摘蘆葦葉,碧綠的蘆葦葉包裹著潔白的糯米,還鑲嵌著一顆顆瑪瑙般深紅的棗子,最后在粽子的腰里還扎上一根稻田里采來的“金腰帶”。端午節(jié)那天,家家戶戶都要在門窗上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用來辟邪驅鬼。大人們會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拴在兒童白嫩嫩的脖頸、手腕或腳踝,稱為“長命縷”。除了吃粽子,聽爸爸說,在他小的時候,還經(jīng)常拿紅色絨線編織一小個鮮艷的小網(wǎng)袋,里邊放一煮熟了的咸鴨蛋,掛在衣服上或脖子上,放學歸來,饑腸轆轆的時候,那鮮紅鮮紅的冒著油的咸蛋黃特別特別好吃,是童年的美味之一。蘇州這里不賽龍舟,但是在環(huán)古城護城河里,各種畫舫,有龍船、園林、人物造型等,爭奇斗艷,白天停在綠樹下,夜晚,船上燈火通明時,五彩斑斕的船只緩緩游蕩,煞是好看。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一個延續(xù)千年的美麗風俗。是為了紀念一位愛國的詩人屈原,也是為了祈福保平安,更是孩子們心情放飛的好時光。
3.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三
提到端午節(jié),就會想起投江自盡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yōu)榱俗屒氖w不被余下吃掉,就包粽子偷到合理,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就在端午節(jié)這天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等等。
端午節(jié)是,我們家鄉(xiāng)的“大潤發(fā)”“時代”“蘇果”等大型超市,為了吸引顧客前來購買商品,舉辦了許多活動,還有一些小型超市,則用了:凡購物者均可得到玩偶一個。這種方法來吸引顧客。
端午節(jié)前夕,許多小學門口都會有人買香角子,五色線,虎頭鞋……吸引了許多小學生和一些“媽媽輩”的婦女來買這些玩意兒。
在端午節(jié)那天,家長們會把在前一天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煮,一大早,家家戶戶飄著竹葉香味兒,早餐自然就是吃粽子了。孩子們總會拿出粽子放在口袋里,帶在身上,肚子餓了的時候再拿出來吃。有些家長在孩子的手腕上,脖子上系著五色線,讓孩子喝雄黃酒。為什么要喝雄黃酒呢?據(jù)說是因為,毒蛇,蜈蚣,蝎子等有毒的蟲子都害怕雄黃,所以喝雄黃酒不會被蛇,蜈蚣,蝎子要上而中毒了。有的家長還會在后院,前門,撒白糖,撒雄黃酒,這樣就可以保證家里不會被蛇“入侵”了。香角子則是掛在蚊帳里,這樣可以驅趕蚊蠅。
怎么樣?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風俗是很特別吧!美麗的海濱城市——射陽。還有許多優(yōu)美風景在,歡迎您來射陽做客。
4.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四
中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有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春節(jié)、中秋節(jié)……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傳說是為了紀念歷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粽子,插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的習俗。
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看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jié)嘉信茂廣場舉辦了一個包粽子比賽的活動,我媽媽幫李奶奶報了名。我們組成了一個助威團,成員有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比賽現(xiàn)場。
好家伙,參加比賽的奶奶可真多呀,一個個信心十足,躍躍欲試。主持人宣讀完比賽規(guī)則:五個人一組,六分鐘的時間,看誰包得多,又不灑米,還要外型美觀。包粽子比賽正式開始了,不一會兒時間有的奶奶包了十一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六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粽子,有的奶奶包了枕頭型的粽子,比賽非常激烈。終于輪到李奶奶上場了,我們懷著緊張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賽。開始比賽了,只見李奶奶拿了兩片粽葉卷成了一個喇叭形狀后,左手拿著卷好的粽葉,右手放了兩勺米,然后一包小粽子就出來了。李奶奶又趕緊把繩子的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圍著粽子繞了兩圈,一用力,繩子斷了。李奶奶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了。我們就給李奶奶加油鼓勁,她很快調整了過來。比賽結束了,李奶奶本來包了八個粽子的,可是一個還沒扎繩子,另一個一提起來就把米灑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個粽子。最后評獎的時候李奶奶得了一個參與獎。
這個端午節(jié)我們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快樂。我喜歡過端午節(jié)。
5.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五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甭牭竭@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jié)。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jié)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jié)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制品和絲線繡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chǎn)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tǒng)稱粽葉。粽子的傳統(tǒng)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jù)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tǒng)佳節(jié)!
6.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六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币皇缀唵蔚膬焊,道出了端午節(jié)的風俗。在我的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最有儀式感的事情,莫過于包粽子了。
去年端午節(jié),老師特意邀請了幾位家長,全班同學“一家人”一起包粽子。那天,幾位媽媽如約而至,將準備好的的材料放在講桌上,有新鮮的粽葉,細繩子,調好的糯米,還有豆沙、紅棗、葡萄干、大棗等配料。
我們分好組,并按組發(fā)好材料后,林靜希媽媽就開始講解、示范了。只見她先把粽葉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勻地鋪在底下,然后夾了一塊豆沙,放在中間。接著又鋪上一層糯米,疊上粽葉的尾巴,把粽葉的頭折成尖角。最后,把繩子扎好,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見阿姨包得這么麻利,忍不住手也癢癢的。老師一聲“開始”,我和同桌就迫不及待地擼起袖子開始包。唉,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會者不難,難者不會!蔽覀兊聂兆硬、是糯米放多了,從粽葉縫里冒出來,就是放得太少了,癟癟的。要不就是包完才想起忘了放豆沙、紅棗?粗鴣y七八糟的桌面,和奇形怪狀的粽子,我們都有些灰心喪氣了。林靜希媽媽見了,過來手把手教我們,還鼓勵我們說:“凡事孰能生巧,失敗是成功之母,不要氣餒,慢慢來,就能越包越好!甭犃税⒁痰脑,我們放慢速度,小心地又包起來,果然,包出的粽子也越來越有模有樣了。
煮粽子的時候,我問老師:“臘八節(jié)喝粥,冬至吃餃子,為什么端午要包粽子呢?”于是,老師給我們講解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原來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抱石投汨羅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為了不讓魚兒去吃他,就把粽子投在江里。以后,每年端午,就有了龍舟競渡、粽子飄香、喝雄黃酒的風俗。
聽著聽著,一股誘人的粽香鉆進我們的鼻孔,饞得我們直流口水。阿姨給我們每人分了一塊粽子,我解開繩子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吃著香甜的粽子,聽著老師的講解,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在端午節(jié)認真地包粽子、吃粽子,也是對祖國文化的傳承。
7.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七
我心中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的日期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它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區(qū)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jié)日,后來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形成了端午節(jié)文化。
端午節(jié)又有“端陽節(jié)”、“龍舟節(jié)”等二十多個名字,最主要的習俗就是扒龍船,也就是龍舟競渡。還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放紙鳶、游旱龍、打馬球、拴五色線等許多風俗呢!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吃了好吃的糯米粽子,還去東區(qū)龍子湖觀看了一場激烈的龍舟比賽呢。這場比賽真是熱鬧呀,湖兩邊彩旗飛舞、人山人海。湖面上一排停著六艘龍舟,船上的運動員們穿著不同顏色的隊服。他們在船頭擺好大鼓,一個人站在鼓前,雙手揮舞著鼓槌,其他幾個人兩人一排坐在船身,雙手握緊船槳,雙腳蹬緊船底。只聽一聲清脆的槍響,六艘龍舟倏地駛過起點,像離弦的箭一樣快速向前。敲鼓聲震耳欲聾,吶喊聲此起彼伏,身穿紅色衣服的紅隊暫時,他們的隊員動作整齊,身體一起向后仰,再向前傾。手里的船槳上下翻飛,讓我看到他們斗志昂揚。但是黃隊緊隨其后,氣勢上一點也不差,仿佛拼盡全力也要趕超紅隊。我的心也跟著激動起來,不由自主地給他們加油助威。我想,這就是民俗的魅力吧!
我認為端午節(jié)是很有意義的節(jié)日,它是我們國家的民俗文化,傳統(tǒng)文化。我們要把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繼承下去和發(fā)揚光大,一直傳承下去。
8.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八
端午節(jié)那天中午,我們剛吃完粽子,爸爸就領著我去澄海看賽龍舟。走在往澄海的路上,我忽然想起了一個問題----端午節(jié)是有哪些傳統(tǒng)習俗?
爸爸笑瞇瞇地告訴我:"戰(zhàn)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很為國家著想,苦勸楚王要治理好國家和與鄰國相好,但楚王不聽,他十分憂憤投江自盡。楚國老百姓為了紀念這位清正的大夫,于是用竹葉將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米而不吃屈原的尸身。漸漸地,吃粽子就演變成了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聽完爸爸的一席話,我茅塞頓開。
不一會兒,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只見通往江岸的條條道路,人們潮水般地涌向江邊。這時,時針指向二點正,"蹦"一聲槍響,十八條龍船從上游魚貫而下。頓時,鑼鼓聲、鞭炮聲、歡呼聲譜成一曲雄壯的交響樂。"加油,加油……"競賽到了緊要關頭,人群中爆發(fā)出一陣陣:"黃隊加油,黃隊加油……"的吶喊聲。原來是黃隊有點落后了,它的啦啦隊在為它鼓氣。黃隊的鼓點更緊了,哨聲更急了,黃船迎著浪花拼命地向前沖。最后,黃船得了冠軍。
船隊的團結奮斗精神鼓舞了廣大觀眾,岸邊響起了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哇,賽龍舟真刺激,這又是端午節(jié)的另一個傳統(tǒng)習俗。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又開心又有收獲。
9.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九
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嗎?下面就讓我來一一告訴你們吧!
正所謂“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首膾炙人口的兒歌時我就會知道今天是端午節(jié)。
端午,又稱重五,是我國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的一個重要節(jié)日呢。在這天,大人門都要給我們小孩帶上“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的長命縷呢。每家每戶還得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如果你是南方人,那么還要吃“五黃”即“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粽子和雄黃酒。怎么樣,有意思吧。
更有意思的是,端午這天很多地方都會賽龍舟和吃粽子。賽龍舟,顧名思義,競渡龍舟嘛!而為什么要競渡龍舟?純粹為了好玩嗎?不是!相傳賽龍舟,還有個小故事呢!從前,有個愛國詩人屈原,有一天,他聽說了自己的祖國被占領了,愛國的他氣得受不了,便來到了汨羅江邊,投江了。相傳,競渡龍舟是為了撈救愛國詩人屈原。而吃粽子呢,其實是把粽子投進江內,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而不去吃屈原的遺體。關于賽龍舟和吃粽子,還有這么個令人落淚的故事呢!
這就是快樂又令人辛酸的端午節(jié),同學們,你們明白嗎?
10.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十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源自一個傳說。
在古時候,有位名叫屈原的人,他在國家衰敗之時,想為國家出力,卻懷才不遇,憤而跳江。他當官時,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百姓念及他,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就用粽葉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希望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尸體。因此,五月初五這天,人們就吃粽子悼念屈原。
如今,吃粽子已經(jīng)成為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習俗。粽子下鍋不久,就有一股若有若無的香氣在空中飄蕩,讓人神清氣爽。粽子煮好了,將其剝開,不用刻意的擺盤,只需將粽子隨意放在盤子上,綠油油的粽葉拖著晶瑩剔透的嫩白色粽身,米粒色澤飽滿,透著光芒,每一粒都是橢圓,一個個挨挨擠擠,卻又各不相粘,讓人垂涎欲滴。幾顆紅棗像寶石一樣點綴其間,令人食欲大增,又像一件精細的藝術品,這難道不是大師之杰作嗎?
片刻,粽子特有的香氣便吸引著你的味蕾,那是粽葉的清香、糯米淡淡的香甜和紅棗的甜香。撒上一勺白糖,放入口中,滑滑嫩嫩的粽子嚼勁十足,那味道在舌尖上回蕩,忍不住細細品味。
這一個個民俗文化,是五千年華夏文明中一顆顆明珠,我們要讓它傳承下去。
11.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十一
我今年有幸去看了一次賽龍舟,因為爸爸當天正好有空,所以我們全家去看賽龍舟。到達賽龍舟的場地時,岸兩邊早已被圍觀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通了,我看了橋上的一個空擋,便叫家人擠了過去。這個位置居高臨下整個江面一目了然。
賽龍舟開始了,每只龍舟都像一支離弦的箭,一個勁的向前沖,每一只龍舟下面都都綁著不少粽子,每向前一步,龍舟上都有人用刀子把粽子斬下扔進水里。每只龍舟的速度都不分上下:一會兒1號,不一會兒8號又追上了。
突然,劃船手好像力氣大增,每一只龍舟的速度更快了。這時,擊鼓手開始鳴鼓了,劃船手頓時很有節(jié)奏的跟著喊起:“咚!咚!咚咚咚!嗬!嗬!嗬嗬嗬……”天公也好像來助威,開始下起了毛毛細雨。
真是鼓聲!人聲!助威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江水!水水相容!龍舟的速度越來越快,仿佛龍群在江水中急速飛騰。漸漸的,漸漸的。1號,5號,9號構成了集團。100米!50米!20米……終點越來越近,只見5號的力量一發(fā)不可收拾的爆發(fā)了!把后面的兩條龍舟遠遠地甩在后面,然后沖線了!賽龍舟真是一項激烈的比賽啊!
12.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十二
端午節(jié)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huán)、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它所產(chǎn)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y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fā)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jié)也是自古相傳的“衛(wèi)生節(jié)”,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端午節(jié)上山采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13.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十三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聽到這首童謠,大家眼前肯定會浮現(xiàn)出一個畫面,這就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每年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又稱重午節(jié)、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艾節(jié)、浴蘭節(jié)。每當?shù)搅诉@一天,許多習俗都跟“五”這個數(shù)字有關:在大街上,小朋友們的脖子上肯定會戴著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系的“長命縷”;有些小朋友的頭上,可能還畫著用雄黃寫的“王”字,像小老虎一樣,可神氣了;各家都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粽、雄黃酒。
當然,孩子們念念不忘的是吃粽子和賽龍舟。相傳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不讓世間的污*來沾辱他純潔的品格;所以他吟完“懷沙”后,便跳入奔流的江水中。人們把粽子扔進河中是為了把魚、蝦的肚子填飽,不去吃屈原的尸體,而賽龍舟則是去尋找跳入江中的屈原。“一二——一二”的聲音不斷傳來,是那么短促、有力、充滿生機。一條條神氣活現(xiàn)的龍舟在江中游著,它們一條比一條游得快,一條比一條游得穩(wěn)。
啊,又到了一年粽子飄香的時候……
14.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十四
說到端午節(jié),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節(jié)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陽節(jié)、賽詩節(jié)、重五節(jié)等等。
端午節(jié)有很多風俗,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說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說,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shù)匕傩章牭竭@個消息后,劃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xù)到今天。
15.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十五
端午節(jié)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xiāng)——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jié),當?shù)氐睦先藗兙蜁谧约业拿恳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jié)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16.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十六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叫“五月節(jié)”。每逢過端午節(jié)時,家家戶戶都要吃上香噴噴的粽子,還能觀看激動人心的龍舟賽。聽聞有的地方還會有掛艾草的習俗呢!據(jù)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全家一起包粽子。奶奶先拿出粽葉,并將粽葉卷成漏斗狀,再往里面放糯米,咸蛋黃,五花肉,最后用繩子將其綁緊就大功告成啦!我也寫著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形,把材料放入后便蓋上粽葉,用繩子圈了幾圈打了一個結。我開心地提起粽子想跟奶奶分享我的杰作,但是不一會的功夫,粽子里的料紛紛跑出來了,看著自己包的粽子散了,我好傷心。這時一旁的媽媽摸著我的頭說:“沒關系的,第一次包,難免會有失誤,可能是沒綁緊呢,我們要從中總結經(jīng)驗,不要放棄,慢慢來!痹趮寢尩墓膭钕拢医K于包出了一個完好無損的粽子,我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奶奶也滿意地笑了。這時廚房里傳來的爸爸的聲音,爸爸說:“看來,以后包粽子有小幫手啦!哈哈!”我們開心地笑了起來,似乎整個屋子都充滿了歡樂。
我喜歡端午節(jié),我每年都盼望著端午節(jié)的到來,這樣我不僅可以和家人們一起開開心心地包粽子,還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
17.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十七
過了春節(jié),我喜歡的節(jié)日就是端午節(jié)了,因為粽子是我最愛的食物之一。
聽說別的地方端午節(jié)都有賽龍舟的,可我的家鄉(xiāng)卻沒有。也許是有的只是我沒見過罷了。不過吃粽子還是有的。
一大早起來,就見外婆在準備食材,媽媽在洗粽葉。我過去幫媽媽洗粽葉,我邊洗邊問媽媽:“媽媽,粽葉用的是那種葉子呢?”
"有的是用箬葉,還有的是用葦葉。”媽媽回答。
“哦!”雖然我嘴上說“哦”,但是不知道箬葉和葦葉是哪種葉子。
說著說著粽葉就洗好了同時,外婆也把食材準備好了。食材有糯米、紅豆、香姑、肉等等。所有準備本工作都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包粽子了。首先把粽卷成一個有蓋子的三角體,放入食材,不要多也不要少,蓋上蓋子,最后再裹一層粽葉,用繩子捆著,蒸一蒸,接著就是等待了。
午飯時間,粽子蒸好了,我顧不上燙,挑了一個的粽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一個吃完再來一個,百吃不膩,要不是吃得肚子像個皮球,我還要接著吃。
這一天的食物幾乎是粽子,因為粽子想既可當主食,又可當甜點,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習俗之一———吃粽子。
18.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十八
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和艾葉、喝雄黃酒等……我聽爸爸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他是楚國人,在國家危亡之時,他悲憤憂郁,最后投江而死,善良的人們?yōu)榱瞬蛔尳械聂~、蝦吃掉他的尸體,就包了許多美味的粽子,丟進江里。
這習俗一直沿續(xù)到現(xiàn)在。端午節(jié)這天我的家鄉(xiāng)德昌街上可熱鬧啦,街上人來人往,許多老鄉(xiāng)從山上挖來了許多的草藥,草藥擺滿了整個新華街。我和媽媽買了一些草藥,有苦參、苦蒿、三角楓……媽媽說,這些草藥是用來洗澡的,洗了澡之后身上就不長痱子,不長瘡,蚊蟲也不叮咬。買完草藥,我和媽媽一起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許多人都在家門口掛了菖蒲、艾葉,菖蒲和艾葉可以驅蚊蟲,還可以驅邪。有的人還要喝雄黃酒呢,媽媽說,喝雄黃酒可以治病,把雄黃酒灑在門口,蟲、蛇就進不去了。
下午,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邊一塊包粽子,我跑前跑后的為他們拿粽葉、繩子,別提有多開心。我覺得端午節(jié)可真有趣。
19.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十九
在我的記憶中,還記得“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歡樂;我還記得“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思念;我還記得“粽包分兩鬢,艾束著危冠”的心境……
在端午時,家家戶戶吃粽子,在無事時總會有陣陣粽香陪伴。端午節(jié)是中國四大節(jié)日之一,又稱天中節(jié)。
帶上五彩繩,步行來到東城河畔,人們正高興賽著龍舟,嘴里不停的喊著加油,加油?粗鴿u行漸遠的人們很快分出了勝負,不盡想起投江的屈原,汨羅江畔,寒風颯颯,你獨立江邊,你仿佛聽到戰(zhàn)火紛紛!芭e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帶著一曲鏗鏘《離騷》你選擇赴死。
走在小路上,小餐館的人們泯著一口雄黃酒,就是完美的節(jié)束;氐郊,浴室里彌漫這艾草的香味,人們這一天都會用艾草洗澡。
吃上一頓團圓飯,當然粽子是比不可少的,那粽子沾上點糖,嘴里頓時有一種甜甜膩膩的'感覺呢!指不定可以讓人回味無窮呢!
晚上,來到古色古香的稻河古街,五彩斑斕的彩燈顯得十分的和諧,小孩子們繞著噴泉池旁跑來跑去,路人都覺得他們天真可愛呢!泰州的端午節(jié)就是這樣,大家團團圓圓,高高興興的!
回家后,我打開《離騷》,滾滾江流,濤濤風景,你的另一種風骨沉淀江底,去紀念屈原的一生。
在這節(jié)日里,人們對屈原的緬懷,不僅僅是仍下粽子怕魚兒把屈原的尸骨啃噬,還把自己對屈原的思念裹進粽子。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風俗,平淡又天奇。
20.端午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 篇二十
“五月榴花妖艷拱,欲養(yǎng)花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這不正是濃郁溫馨的端午節(jié)場景嗎?
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重午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等。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
大街上到處中野飄香,粽子的腥味撲鼻而來。到了家里,我看到奶奶準備了一大盆香嫩糯米,還沒開始包,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吃。奶奶一手拿著粽葉,一手拿著勺子,匙了一大口糯米,放進一個卷成三角體的粽葉里,再用手指壓一壓,用繩子一綁,一個完美的粽子包好了,我沒想到男人的雙手是那么的靈巧。
等到粽子蒸好了,打開鍋蓋,一個又大又秀的粽子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迫不及待的剪開,猛地咬了一大口,味道好極了,我一口氣吃了好幾個。
吃完了粽子,我們去看劃龍舟。河邊人山人海,人聲鼎沸,還沒有看到龍舟,就震撼到了我。我擠進人群,鼓聲地動山搖,劃龍舟的人樂在其中,船槳在水里整齊的劃著,翻起潔白的浪花,像一個美麗的姑娘,穿著雪白的連衣裙在河上跳舞,是那樣的婀娜多姿,那樣華麗無比。
黃昏時分,劃龍舟的人上岸了,紫色的星云懸掛在天空,讓人不禁聯(lián)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投江的情景,讓人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和贊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