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合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篇一
風(fēng)
李嶠〔唐代〕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譯文
風(fēng)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
刮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進(jìn)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注釋
解落:吹落,散落。解:解開,這里指吹。
三秋:秋季。一說指農(nóng)歷九月。
能:能夠。二月:農(nóng)歷二月,指春季。
過:經(jīng)過。
斜:傾斜。
2.適合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篇二
望廬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從遠(yuǎn)處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注釋
香爐:指香爐峰。
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yuǎn)望如紫色的煙云。
遙看:從遠(yuǎn)處看。
掛:懸掛。
前川:一作“長川”。
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直:筆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疑:懷疑。
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gòu)成的帶狀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3.適合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篇三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一
清晨告別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dá)。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譯文二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yuǎn)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注釋
發(fā):啟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白帝山上。楊齊賢注:“白帝城,公孫述所筑。初,公孫述至魚復(fù),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yùn),故稱白帝,改魚復(fù)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節(jié)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辭:告別。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云間。
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酈道元《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時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時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展葌黜,哀囀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边:歸;返回。
猿:猿猴。啼:鳴、叫。。和Oⅰ
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4.適合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篇四
絕句
杜甫〔唐代〕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沖向蔚藍(lán)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yuǎn)行而來的船只。
注釋
西嶺:西嶺雪山。
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lǐng)地,江蘇省一帶。
萬里船:不遠(yuǎn)萬里開來的船只。
5.適合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篇五
出塞
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古詩簡介
《出塞》,王昌齡的名篇,是邊塞詩的著 名題目,被譽(yù)為“唐絕第一”,“唐絕壓卷之作”。詩人王昌齡被譽(yù)為:七絕圣手。這首詩視野開闊。由秦而漢,由漢而唐,時間縱越千年?臻g橫跨萬里。氣象蒼涼雄渾。詩中感悟到詩人對于時空永恒,人生短暫,以及個人無法主宰自我命運(yùn)的慨嘆;而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比照與反觀中,更蘊(yùn)含著詩人的深沉痛訴:無休止的戰(zhàn)爭。∈苟嗌僬魅藪佊H離鄉(xiāng),暴尸邊疆。
翻譯/譯文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guān),
征戰(zhàn)長久延續(xù)萬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
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注釋
1、沈德潛《《說詩晬語》》:防邊筑城起于秦漢,明月屬秦關(guān)屬漢,詩中互文。
2、龍城飛將:《漢書·衛(wèi)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wèi)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shù)百。籠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
3、陰山:昆侖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yuǎn)、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我國北方的屏障。
6.適合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篇六
嫦娥
李商隱〔唐代〕
云母屏風(fēng)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譯文
云母屏風(fēng)上燭影暗淡,銀河漸漸斜落晨星也隱沒低沉。
嫦娥應(yīng)該后悔偷取了長生不老之藥,如今空對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韻譯
云母屏風(fēng)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當(dāng)初偷吃下靈藥,如今獨(dú)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釋
嫦娥:原作“姮娥”,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傳說是夏代東夷首領(lǐng)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風(fēng):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風(fēng)。云母,一種礦物,板狀,晶體透明有光澤,古代常用來裝飾窗戶、屏風(fēng)等物。
深:暗淡。
長河:銀河。
曉星:晨星;蛑^指啟明星,清晨時出現(xiàn)在東方。
靈藥:指長生不死藥。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見到碧色的海,深藍(lán)色的天。碧海:形容藍(lán)天蒼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會感到孤單。
7.適合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篇七
楓橋夜泊
張繼〔唐代〕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dú)自傍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釋
楓橋:在今蘇州市閶門外。
夜泊:夜間把船停靠在岸邊。
烏啼:一說為烏鴉啼鳴,一說為烏啼鎮(zhèn)。
霜滿天:霜,不可能滿天,這個“霜”字應(yīng)當(dāng)體會作嚴(yán)寒;霜滿天,是空氣極冷的形象語。
江楓:一般解釋作“江邊楓樹”,江指吳淞江,源自太湖,流經(jīng)上海,匯入長江,俗稱蘇州河。另外有人認(rèn)為指“江村橋”和“楓橋”。“楓橋”在吳縣南門(閶闔門)外西郊,本名“封橋”,因張繼此詩而改為“楓橋”。
漁火:通常解釋,“魚火”就是漁船上的燈火;也有說法指“漁火”實際上就是一同打漁的伙伴。
對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楓和漁火二詞擬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詩的人,懷疑江楓漁火怎么能對愁眠,于是附會出一種講 法,說愁眠是寒山寺對面的山名。
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傳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蘇州市西楓橋鎮(zhèn)。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另一種說法,“寒山”乃泛指肅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經(jīng)數(shù)次重建,現(xiàn)在的寺宇,為太平天國以后新建。寺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被日本人運(yùn)走,下落不明。
夜半鐘聲:當(dāng)今的佛寺(春節(jié))半夜敲鐘,但當(dāng)時有半夜敲鐘的習(xí)慣,也叫「無常鐘」或「分夜鐘」。宋朝大文豪歐陽修曾提出疑問表示:“詩人為了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說不通,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張繼詩句“夜半鐘聲到客船”,句子雖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鐘的道理?”可是經(jīng)過許多人的實地查訪,才知蘇州和鄰近地區(qū)的佛寺,有打半夜鐘的風(fēng)俗。
8.適合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篇八
靜夜思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古詩簡介
《靜夜思》是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表達(dá)的是思鄉(xiāng)之情。這首詩雖然只有區(qū)區(qū)二十個字,但就流傳非常廣泛,它幾乎是全世界華人耳熟能詳?shù)囊皇酌?/p>
翻譯/譯文
直譯
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yuǎn)方的家鄉(xiāng)。
韻譯
皎潔月光灑滿床,恰似朦朧一片霜。
仰首只見月一輪,低頭教人倍思鄉(xiāng)。
注釋
靜夜思:靜靜的夜里,產(chǎn)生的思緒。
疑:好像。
舉頭:抬頭。
9.適合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篇九
相思
王維〔唐代〕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譯文
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采摘,因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注釋
相思:題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贈李龜年”。
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江南地區(qū)的植物,結(jié)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
“春來”句:一作“秋來發(fā)故枝”。
“愿君”句:一作“勸君休采擷”。采擷(xié):采摘。
相思:想念。
10.適合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篇十
山行
杜牧〔唐代〕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生處一作:深處)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譯文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還有幾戶人家。
停下馬車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
注釋
山行:在山中行走。
遠(yuǎn)上:登上遠(yuǎn)處的。
寒山:深秋季節(jié)的山。
石徑:石子鋪成的小路。
斜:為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生”可理解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為在云霧繚繞的的深處)
坐:因為。
霜葉:楓樹的葉子經(jīng)深秋寒霜之后變成了紅色。
楓林晚:傍晚時的楓樹林。
紅于:比……更紅,本文指霜葉紅于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