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qū))教科局,市直各學校、幼兒園(含民辦):
2023年春季學期即將開學,為做好開學各項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2023年春季學期起止時間
2023年春季學期,全市普通高中三年級于2月1日開學;全市普通高中一、二年級和初中三年級于2月6日開學;全市幼兒園、小學和初中一、二年級回校注冊時間為2月11―12日,2月13日正式上課;中等職業(yè)學校參照義務教育學校開學。本學期結束時間為2023年7月7日,共22周,7月8日正式放假。請各縣(區(qū))教科局、各學校(幼兒園)嚴格遵照執(zhí)行,合理安排好本學期各項工作。
2.從嚴從實做好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工作
。ㄒ唬﹪栏衤鋵嶉_學要求。一要落實不得提前開學要求。各縣(區(qū))教科局、各學校(幼兒園)不得擅自安排提前開學,不得組織學生提前到校補課或自習,堅決杜絕以學生留校自習等名義變相組織集體補課。二要做好學生防疫健康指導。各縣(區(qū))、各學校(幼兒園)要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加強對上級發(fā)布有關疫情防控政策的宣傳教育,引導師生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當好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三要嚴禁組織集體活動。正式開學前,各縣(區(qū))、各學校(幼兒園)不得組織開展集體教學活動,不得組織師生參加聚集性活動。四要加強中職學校學生實習管理。各中職學校要對本校學生假期實習加強統籌管理和風險防控,要加強與實習學生的溝通聯絡、常規(guī)管理和預防教育,掌握學生實習動態(tài)。
。ǘ﹪栏衤鋵嶉_學后日常防控措施。嚴格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教育部《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前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做好校園日常疫情防控工作,確保春季學期開學平穩(wěn)、安全、有序。一是加強師生健康摸排。春季學期開學前,要以適當方式對師生基礎疾病、心理健康、疫苗接種、新冠病毒感染等情況進行全面摸排,建立本單位健康臺賬,制定有針對性的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二是加強春季開學謀劃。要按照“應開盡開、有序返校、安全開學”的原則,在開學前7天制定2023年春季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應急處置預案,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做好師生員工開學前7天每日居家健康監(jiān)測,出現發(fā)熱、干咳、乏力、咽痛等癥狀時,要及時檢測抗原或核酸,不帶病到校工作或學習,如實報告學校并延緩返校。師生返校后按規(guī)定做好晨、午檢工作以及因病缺勤缺課追蹤登記制度,連續(xù)7天開展健康監(jiān)測,減少人員聚集。師生人數較多的學校,可根據實際適當錯峰開學,分批次組織師生有序安全返校。三是加強藥品物資儲備。要加強衛(wèi)生室(保健室)建設,儲備感冒、發(fā)燒、腹瀉等必要的對癥治療藥物,要根據需要儲備足量的抗原檢測試劑、醫(y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消毒用品、測溫設備等防疫物資,確保在春季開學前儲備到位。要設置師生健康觀察室,為有發(fā)熱等癥狀師生提供臨時留觀,進一步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四要加強師生日常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通過校園網、微信公眾號等線上資源以及公告欄、校園廣播等線下資源,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和傳染病防控知識宣講培訓,引導師生樹牢并自覺踐行“健康第一”理念,當好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日常生活中堅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衛(wèi)生習慣,加強身體鍛煉,保持文明健康綠色環(huán)保生活方式,提升師生員工防病意識、自我防護能力和健康素養(yǎng)。學校在保護好隱私的前提下摸清學生疫苗接種、感染病毒、患有基礎疾病和身體健康有特殊需要的師生底數,建檔立卡,跟進服務,并建立兜底幫扶機制,會同社區(qū)開展師生重點人群健康調查,開展健康管理。五要加強師生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要密切關注師生思想動態(tài),加強價值引導,激發(fā)學生青春責任與擔當。深入闡釋抗疫政策和三年來取得的重大成果,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唱響主旋律,樹立正能量,增強學生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和勇氣。針對不同表現形式的突出心理問題,為學生提供針對性強、常態(tài)化、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指導和援助,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及時化解學生恐慌、焦慮等負面情緒。強化心理重癥和危機識別與干預,及時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3.扎實做好開學各項工作
(一)提前做好開學準備工作。各縣(區(qū))教科局、各學校(幼兒園)要本著“按時、安全、有序、規(guī)范”的原則,組織教職工提前回校,扎實做好開學各項準備工作,組織開展政治學習、業(yè)務培訓,細化各學科課程標準要求,提前備好兩周以上的課。
(二)加強安全衛(wèi)生管理。各學校要在開學之際,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櫥窗、召開主題班會、印發(fā)安全教育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加強上下學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火、防電、防踩踏、防傳染病、防艾滋病、防毒品等安全教育和宣傳工作,增強師生安全防范意識。要加強法制和紀律教育,讓學生知曉基本的法律邊界和行為底線,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良好行為習慣,遏制校園暴力和校園欺凌的發(fā)生。
做好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重點排查整改容易引起群死群傷事故的教室、功能室、宿舍、食堂、圍墻、飲用水源、道路通道、各種電器線路、體育器材等設施和各樓層消防設施、消防通道、接送師生上下學的車輛等重點部位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堅決防止校園安全責任事故發(fā)生。
加強學校食品衛(wèi)生和飲用水安全的管理,嚴格食品采購進貨渠道,嚴格索證、索票、登記制度,嚴格從業(yè)人員持證上崗制度、食品留樣制度、餐具消毒制度等;校內設有小賣部的學校,要抓好食品安全檢查,嚴禁“三無”食品、過期食品進校園;有自備水源二次供水的學校,開學前要做好水質化驗等工作,檢測合格后方可向學生供水。
。ㄈ﹪栏褚(guī)范辦學行為。各縣(區(qū))教科局、各學校(幼兒園)要做到“兩嚴格兩規(guī)范”:一是嚴格落實國家課程計劃。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組織開展好大課間活動,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二是嚴格控制班額。凡年級平均班額已達55人的,學生只出不進。各學校接收轉學學生須經主管教育部門審批同意,不得擅自接收轉學學生;三是規(guī)范教科書和教輔材料征訂工作。各縣(區(qū))和各學校要嚴格按照自治區(qū)教育廳、市教育局公布的教學用書和教輔材料目錄征訂,嚴禁征訂或推薦目錄以外的教學用書和教輔材料;四是規(guī)范學校收費行為。按照自治區(qū)物價局、財政廳和教育廳的有關文件規(guī)定,嚴格收費管理,堅持收費政策、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張榜公示制度,堅決制止亂收費和違規(guī)代收費。同時,各縣(區(qū))教科局要積極與財政部門溝通、協調,務必在開學前將本學期營養(yǎng)餐補助資金和公用經費等,足額、按時核撥到各學校。
4.認真做好精準控輟保學工作
各縣(區(qū))、各義務教育學校務必做好“八個要”:
一要針對本地、本校學生輟學原因,按照“一縣一策”“一校一策”制定控輟保學工作方案,將控輟保學工作作為開學工作重點,要落實“控輟保學”工作“雙線四包”機制,大力宣傳《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guī)。
二要開展大勸返,督促失學輟學兒童返校復學。各校要組織開展好“控輟保學月”活動和控輟保學專項行動,從2月13日起,建立本學期未回校學生花名冊和勸學工作臺帳,加大學生勸返工作力度。對未按時返校的學生,組織教育、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司法、市場監(jiān)管、扶貧、團委、婦聯、殘聯等相關部門和鄉(xiāng)鎮(zhèn)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委干部、第一書記、駐村干部、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等組成工作組,進村入戶開展大勸返活動,重點督促失學輟學兒童返校復學,確保建檔立卡脫貧戶適齡兒童少年除重度殘疾、嚴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等因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不失學輟學。在大勸返活動中,對無正當理由不送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失學輟學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和縣級相關部門要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司法部門要依法發(fā)放司法文書,敦促其保證輟學學生盡早復學;情節(jié)嚴重或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三要建立“控輟保學”動態(tài)監(jiān)測機制。加強對農村、邊遠、民族等重點地區(qū),初中等重點學段,以及流動留守兒童、家庭經濟困難兒童、殘疾兒童等重點群體的監(jiān)控,切實做好殘疾兒童就學、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等工作。
四要加強校園內在建項目的安全管理。對校園內在建項目,要嚴格使用標準的安全圍擋將校園使用區(qū)和建設區(qū)完全分隔,建設區(qū)(建設工地)必須全封閉施工,任何施工作業(yè)活動均不得進入使用區(qū),并做好安全指示標志、標語及安全保衛(wèi)值班,嚴禁學生進入施工現場。
五要大力提高農村學校教育質量。要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打造高效課堂;大力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要加強體育、美育和家庭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六要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學校文化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校吸引力。
七要建立健全學習困難學生幫扶制度,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成績,避免因厭學而輟學。
八要強化政策落實,持續(xù)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各縣(區(qū))教科局和各學校要密切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學生資助管理工作,全面落實各項學生資助政策,做到應助盡助、精準資助,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輟學。
5.認真落實教育重點工作
。ㄒ唬┥罨逃虒W改革、全面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不斷提高教育質量。要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重視和加強教學管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完善招生考試制度,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提升校長辦學治校能力,健全質量評價監(jiān)測體系,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加強學校標準建設,進一步強化校園安全管理。
。ǘ╈柟掏卣沽x務教育“雙減”工作成果。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不斷提升校內課后服務水平,科學合理布置各學科家庭作業(yè),切實減輕中小學生及家長負擔。各縣(區(qū))各校結合本地方實際,充分利用當地紅色教育基地、國學基地、民族文化等教育資源,積極開發(fā)校本課程,開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校內課后服務,堅持“五育”并舉,全面提升校內課后服務質量。進一步嚴查學科類培訓隱形變異,堅決打擊一些機構和個人以“一對一”“高端家政”“眾籌私教”“研學旅行”等名義違規(guī)開展培訓;堅決打擊已壓減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假注銷、真運營”的情形。持續(xù)加大對教師開展有償補課問題整治力度,嚴肅教師隊伍紀律,凈化教師隊伍風氣,塑造良好教師形象。
。ㄈ├^續(xù)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區(qū)制管理改革和深入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促進學區(qū)內教學資源共享共建,實現學區(qū)內統一進行資源配置、師資調配、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學校招生、質量評價的“六統一”。依托高等院校及借助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等網絡平臺,全面開展“三新”改革系列培訓,同時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和全市集中研修等方式,圍繞“三新”改革,聚焦課程建設、選課走班、生涯指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新一輪課程改革過程中的核心問題,扎實開展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范校學科示范基地建設,促進賀州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提質增效。進一步消除“大班額”“大校額”問題,推進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和普通高中教育優(yōu)質特色發(fā)展。
。ㄋ模┖葑ブ行W校常規(guī)管理。各義務教育學校要認真對照《賀州市義務教育學校常規(guī)管理認定辦法(試行)》,從行政管理、教職工管理、學生管理、教育教學管理、安全衛(wèi)生管理、校園管理、財務及資產管理等七項常規(guī)管理內容中查找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到位,并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從而提高學校規(guī)范化、精細化管理水平,促進學校內涵發(fā)展、特色發(fā)展,不斷提升學校管理水平。
。ㄎ澹┮(guī)范民辦義務教育發(fā)展。各縣(區(qū))教科局務必要按照“義務教育是國家事權、依法由國家舉辦”總要求,緊緊圍繞“嚴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的總目標,規(guī)范民辦教育發(fā)展。民辦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要根據辦學條件,包括生均占地面積、生均建筑面積、生師比等政策要求,嚴格按照55人以內的班額標準制定招收插班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