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級# #初二上冊物理期中重點#】學習是把知識、能力、思維方法等轉化為你的私有產權的重要手段,是“公有轉私”的重要途徑。你的一生,無法離開學習,學習是你忠實的朋友,它會聽你的召喚,它會幫助你走向一個又一個成功。以下是©無憂考網為您整理的《初二上冊物理期中重點》,供大家查閱。
1.初二上冊物理期中重點
物態(tài)變化
1、熔化和凝固
、偃刍
晶體物質: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體物質: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食鹽、明礬、奈、各種金屬
熔化圖象:
熔化特點: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熔化特點:吸熱,先變軟變稀,后變?yōu)橐簯B(tài),溫度不斷上升。
熔化的條件:
⑴達到熔點。
⑵繼續(xù)吸熱。
②凝固:
定義:物質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叫凝固。
凝固圖象:
凝固特點: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凝固特點:放熱,逐漸變稠、變黏、變硬、后成固體,溫度不斷降低。
凝固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同種物質的熔點、凝固點相同。
凝固的條件:
、胚_到凝固點。
、评^續(xù)放熱。
2、汽化和液化:
、倨
定義: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汽化。
定義: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的,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汽化現(xiàn)象叫蒸發(fā)。
影響因素:⑴液體的溫度;⑵液體的表面積⑶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
作用:蒸發(fā)吸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
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沸騰條件:⑴達到沸點。⑵繼續(xù)吸熱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谝夯
定義: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溫度;⑵壓縮體積。
好處:體積縮小便于運輸。
作用:液化放熱
3、升華和凝華:
、偕A定義:物質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吸熱,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干冰、樟腦、鎢。
、谀A定義:物質從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放熱
☆要使洗過的衣服盡快干,請寫出四種有效的'方法。
、艑⒁路归_,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⑵將衣服掛在通風處。⑶將衣服掛在陽光下或溫度教高處。⑷將衣服脫水(擰干、甩干)。
☆解釋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氣溫足夠低,空氣中水蒸氣才能放熱凝華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過程,吸熱所以雪后寒。
2.初二上冊物理期中重點
壓強和浮力
1.壓力:
、哦x: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茐毫Σ⒉欢际怯芍亓σ鸬模ǔ0盐矬w放在桌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壓力F=物體的重力G。
、枪腆w可以大小方向不變地傳遞壓力。
2.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耪n本甲、乙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本實驗研究問題時,采用了控制變量法和對比法。
3.壓強:
、哦x: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莆锢硪饬x: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P:帕斯卡(Pa);F:牛頓(N)S;米2(m2)。
A、使用該公式計算壓強時,關鍵是找出壓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積S(受力面積要注意兩物體的接觸部分)。
B、特例:對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體(如:圓柱體、正方體、長放體等)對桌面的壓強P=ρgh。
、葔簭妴挝籔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5Pa。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時,其腳下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腳的壓力為:1.5×104N。
、蓱茫寒攭毫Σ蛔儠r,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法來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也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如:縫衣針做得很細、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壓力壓強問題:
處理時:把盛放液體的容器看成一個整體,先確定壓力(水平面受的壓力F=G容+G液),后確定壓強(一般常用公式P=F/S)。
3.初二上冊物理期中重點
機械運動
(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長度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
其他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1km=1000m;1dm=0.1m;
換算關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001m;1nm=0.000000001m。
2.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僮⒁饪潭葮顺叩牧憧潭染、小分度值和量程;
、跍y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線應對準所測物體的一端;
③讀數(shù)時視線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對正觀測點,不能仰視或者俯視。
3.時間的單位:
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
時間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
換算關系:1h=60min 1min=60s。
4.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我們不能消除誤差,但應盡量減小誤差。
誤差的產生與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的人有關。
減少誤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誤差與錯誤區(qū)別:誤差不是錯誤,錯誤不該發(fā)生能夠避免,誤差永遠存在不能避免。
(二)運動的描述
1.機械運動:
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參照物:
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參照物的選擇: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應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參照物(不能選被研究的物體作參照物)。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三)運動的快慢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時間內,物體經過的路程越長,它的速度就越快---觀眾方法
物體經過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時間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
2.速度:
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4.初二上冊物理期中重點
聲現(xiàn)象
1、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可見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聲音能靠任何氣體、液體、固體物質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常簡稱為介質.
3、聲音要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播聲音,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同一種介質中,溫度不同,聲音傳播的速度也不同;一般來說,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快,其次是液體,慢的是氣體.
4、在15°C時,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m/s.
5、聲以波的形式傳播著,我們把它叫做聲波.
光的傳播
一、光源: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可分為1、冷光源(水母、節(jié)能燈),熱光源(火把、太陽);2、天然光源(水母、太陽),人造光源(燈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頭魚),非生物光源(太陽、燈泡)
二、光的傳播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
(2)取直線:激光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
(3)限制視線:坐井觀天(要求會作有水、無水時青蛙視野的光路圖);一葉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時月球在中間;月食時地球在中間)
3、光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
5.初二上冊物理期中重點
簡單的運動
1、機械運動
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這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我們平常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參照物)而言的,所以,對運動的描述是相對的
2、參照物
研究機械運動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1)參照物并不都是相對地面靜止不動的物體,只是選哪個物體為參照物,我們就假定物體不動
(2)參照物可任意選取,但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對同一物體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對靜止
兩個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的物體,或它們之間的位置不變,則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
4、勻速直線運動
快慢不變、經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是簡單的機械運動.
5、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在勻速直線動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3)速度公式:v=St
(4)速度的單位
國際單位:m/s常用單位:km/h1m/s=3.6km/h
6、平均速度
做變速運動的物體通過某段路程跟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之比,叫物體在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求平速度必須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7、測平均速度
原理:v=s/t
測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計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