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1.開發(fā)智力
有關研究表明,三歲左右是孩子最適合孩子智力發(fā)育的時間。這時候父母進行啟蒙教育,會限度地促進海馬體的發(fā)育,提升大腦思維的活躍度,開發(fā)孩子的智力。
2.樹立正確的三觀
當今社會,經(jīng)常會有見義勇為卻無人問津,扶老人過馬路卻被反咬一口的事件,我們?yōu)榇烁械叫暮耐瑫r也要讓孩子正直,樹立正確的三觀,做該做的事。比如孩子在學校買零食吃,要告訴孩子懂得分享;受到他人的幫助時要說謝謝等,孩子能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對他今后的發(fā)展也會有很大的幫助,這也是啟蒙教育的意義所在。
2.啟蒙教育的重要性有多大?
1、既是最重要的,也是很多人所忽略的,那就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有了良好的親子關系,那么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是緊密的,出了問題隨時可以通過溝通來解決,只要有良好的親子關系,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也就能夠做到,也能夠給予孩子更多的好的品質(zhì)和習慣。
所以親子關系必須排在第1位,因為親子關系是所有一切教育的一個基礎,這也是為什么有很多家長學了很多育兒的方法,但是,在別人的孩子身上有效在自己孩子身上卻無效的一個根本性的原因了。
2、孩子習慣的培養(yǎng),這樣的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做事習慣和思考習慣三個部分
這些都是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一個部分,生活習慣是基礎,做事習慣是扏行力,思考習慣是思維能力。這三者都是所有能力的底層,是元習慣和元認知。
在這些習慣的基礎之上,再衍生出各類更加復雜、更加具體的能力。所以培養(yǎng)習慣,一定是從小開始培養(yǎng),而且是越小越好,因為效果也是越小越顯著。
3、品德的培養(yǎng),品德甚至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這是一個人為人的一個根本。
同時,這也是孩子對自己的一個自我定位,這是非常關鍵的。
品德是一切的前提,一個人再聰明再有能力,也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品德,品德包括了孝順、責任、誠信等等。有了品德的孩子,一生也會不斷碰到有品德的人,也就是一生的貴人不斷,這就是吸引力法則。
4、是個性方面的培養(yǎng),孩子有先天的個性,但同時也有后天環(huán)境塑造的一個重要因素
父母需要通過給予孩子正面的積極的一個影響,讓孩子樹立信心,同時。建立起樂觀積極的個性。
讓孩子陽光而不是黑暗,積極而不是消極,自信而不是自卑,這種個性會伴隨孩子一生,并且會幫助孩子度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綜上,啟蒙教育實在是太重要了,父母們千萬要重視起來哦!
3.啟蒙教育的重要性觀點
觀點一:可以為塑造孩子的人格打下基礎
孩子小的時候是塑造孩子人格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父母應該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讓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
在這個時期,父母要引導孩子正確地認識這個世界,并且學會判斷對錯,學會與別人進行溝通。
所以父母的啟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啟蒙教育能夠幫助孩子塑造良好的人格,并且對孩子今后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觀點二:有助于孩子的全腦功能開發(fā)
在孩子小的時候,是對孩子腦功能開發(fā)的時期。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還未完全發(fā)育,所以可以開發(fā)的程度也比較大。
這時候,如果能夠進行有效的啟蒙教育,那么就會幫助孩子開發(fā)全腦功能,促進孩子的腦部發(fā)育。從而讓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也增強,所以啟蒙教育是很重要的。
觀點三:有助于孩子提高創(chuàng)造力和智慧
啟蒙教育是包含很多方面的,比如說藝術就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對于孩子的啟蒙教育,可以讓孩子更早的接觸到豐富的事物,所以孩子對于不同事物的認知能力也就更好。
不僅可以增加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而且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智慧。一般情況下,有過啟蒙教育的孩子比普通的孩子要更加的聰明,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體現(xiàn)都要更好。
這些就是對啟蒙教育重要性的一些總結。啟蒙教育對于孩子的意義還有更多,不止是文中所說的這三點。
好的啟蒙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而且可以幫助孩子塑造完美的人格,讓孩子在今后的成長過程中展現(xiàn)出優(yōu)于別人的能力,所以說啟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4.啟蒙教育和早教的區(qū)別
總體來說0-12歲之間都叫早教,因為12歲以下孩子還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認知觀念,學習力很強,所以說越小的孩子早教效果也是極好的。
0-3歲應該是屬于啟蒙階段,3-6歲確切來說是叫幼教,接下來的6-12歲叫早教。
兒童的潛在能力遵循著一個遞減規(guī)律。生下來具有100分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一出生就進行理想的教育和開發(fā),就可能具有100分能力的人,如果5歲開始早教,只能成為有80分能力的人,如果10歲開始教育,只能成為60分能力的人。
由此看,對孩子教育和開發(fā)得越早,越有利于潛在智能的發(fā)揮,而教育得越晚,越不利于潛在智能的開發(fā)教育,兒童生來具有的潛在能力越難以發(fā)揮。
5.不同階段的孩子教育重點不同
1~3個月:訓練重點在充分利用先天反射的同時,建立后天條件反射,越多越好。如定時喂奶、定時解尿、定時入睡等。讓孩子聽各種不同的聲音。如流水“嘩嘩”聲、小鳥“嘀嘀”鳴叫聲等;還鍛煉嬰兒看各種色彩鮮艷的物品。
3~6個月:訓練重點是手的抓握能力和全身運動的功能。如練習讓孩子夠取玩具。媽媽可拿一些色彩鮮艷,或者能發(fā)出清脆的叮當聲的玩具在孩子面前發(fā)出聲響,讓孩子有意去抓;
媽媽也可準備脆一些的紙,媽媽可先示范,讓孩子進行撕紙;媽媽也可教寶寶拿捏一些小物品。比如會發(fā)出聲響的橡皮小球等;也可教孩子搖鈴。媽媽多用一些發(fā)音詞。比如:啊、哈、哇、爸等,這樣寶寶容易學。
6~9個月:訓練重點是練習翻身和爬行。在訓練翻身和爬行時,父母可和寶寶一起爬,引起寶寶的興趣;可練習用手捏、敲等動作。
9~12個月,訓練重點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站和行走的能力?山虒殞氂媚粗、食指進行拾物。不過讓寶寶撿拾一些好玩的東西,這樣可以激發(fā)他撿拾的興趣;撕紙可以繼續(xù)練習,寶寶學會說“再見”等簡單的詞語;可有意地培養(yǎng)力和認識事物的能力。
1~2歲:訓練重點是走、跑、跳的靈活動作。媽媽可多放手,不用擔心孩子摔倒而不放心。讓孩子偶爾摔一下,對孩子學步不是壞事。這時的孩子已經(jīng)學會用筆亂涂畫。不要刻意規(guī)定孩子畫什么,讓孩子隨心所欲地涂抹,拓展孩子想象力。
2~3歲:訓練重點是培養(yǎng)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比如“你好!”“謝謝!”“媽媽,再見!”;孩子已經(jīng)學會翻書。有空多拿一些書在孩子能觸及的地方,培養(yǎng)孩子對書的親密;有意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概括能力。看到一些事物讓孩子去思維,去概括;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3~4歲:這階段的寶寶重點是記數(shù)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父母要進一步加強寶寶語言能力的訓練。有空的時候,媽媽要多跟寶寶練習說短句,講故事,豐富寶寶詞匯量;同時要讓孩子與小朋友做游戲,并逐漸建立起生活和行為的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