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典的五字成語故事
恨鐵不成鋼
【成語故事】賈寶玉因丟失通靈寶玉而生病,賈母與王熙鳳商量要把薛寶釵嫁給寶玉來沖喜,這樣來挽救寶玉的生命。剛好此時賈政放了外任,賈母命他定奪。賈政也想這個恨鐵不成鋼的兒子早日康復,成家立業(yè)好繼承祖業(yè),也同意立即就辦喜事。
2.經典的五字成語故事
顧頭不顧尾
【成語故事】王熙鳳連了宗的遠方親戚王狗兒,生了一兒一女,家里靠種農活為生,王家祖上也是京官,后家道衰落。王狗兒不如意在家生悶氣,岳母劉姥姥數落他:“你皆因年小時候,托著老子娘的福,吃喝慣了,如今所以有了錢就顧頭不顧尾,沒了錢就瞎生氣!
3.經典的五字成語故事
小巫見大巫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建安七子”之一陳琳,學識廣博,能詩善文,很有創(chuàng)新精神,深得曹操的賞識,在魏國做官。東吳長史張昉對陳琳的《武庫賦》、《應機論》大加贊美。陳琳回信說他的作品比不上張昭等,是“所謂小巫見大巫,神氣盡矣!
4.經典的五字成語故事
依樣畫葫蘆
【成語故事】宋朝初年,翰林學士陶谷自以為文筆高超、才能出眾,想好好表現一下升職,他勸宋太祖重視文字工作。趙匡胤以為他的工作只是抄寫而已,說是依樣畫葫蘆。陶谷的目的沒有達到,就在住處墻上題詩:“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5.經典的五字成語故事
秋風掃落葉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互相攻伐。袁譚被打敗,謀士郭圖勸他求助曹操,袁譚派辛毗去請曹操攻打鄴城。曹操故意按兵不動,辛毗說曹軍打袁尚就像秋風掃落葉一樣,一定會馬到成功的。曹操于是同意出兵。
6.經典的五字成語故事
無敵于天下
【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孟子的學生向孟子請教如何才能使國家昌盛強大與無敵于天下。孟子回答他:首先是尊重、任用有德有才的賢人,帶動士人為國效力;其次為商人提供場地,不征賦稅;邊境卡哨對旅客不收稅,對農田不征稅,免除勞役等。
7.經典的五字成語故事
溫良恭儉讓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子禹問孔子的學生子貢為什么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tài)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
8.經典的五字成語故事
桃李滿天下
【成語故事】唐朝時期,武則天奪權執(zhí)政,她為了鞏固政權,對外招賢納士,網絡人才。宰相狄仁杰,為人正直,心地無私,深受武則天的信任,他推薦幾十名人才都受重用,有人對狄仁杰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9.經典的五字成語故事
無立錐之地
【成語故事】楚漢相爭時,劉邦被項羽打敗,就向謀士酈食其討教。酈生給劉邦出主意分封六國那些無立錐之地的后人,討取民心就可以戰(zhàn)勝項羽。張良堅決反對酈生的這種做法,認為劉邦天下都還沒得到,分封他們,他們就各自為政,沒人幫他打天下了。
10.經典的五字成語故事
學而優(yōu)則仕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到處碰壁,在鄭國得病停留期間,他們在樊遲種的瓜蓬下談論從政之事。子夏主張君子應該去當官,學而優(yōu)則仕,否則留著學問有什么用呢?孔子同意他的觀點,可是他們最終沒有得到當權者的認同而當上大官。
11.經典的五字成語故事
民以食為天
【成語故事】楚漢相爭時期,劉邦與項羽在穎陽一帶打仗,由于沒有后援,劉邦準備放棄敖山糧倉,找謀士酈食其商量。酈食其認為稱王要依賴百姓,百姓又依賴糧食。要想贏得戰(zhàn)爭,必須占據敖倉,才能穩(wěn)住軍心。劉邦贊同并奮勇作戰(zhàn)取得了勝利。
12.經典的五字成語故事
三年不窺園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廣漢學者董仲舒年少時讀書非?炭,經常是夜以繼日地讀書,他的書房緊靠著姹紫嫣紅的花園,他三年沒有進過花園,甚至連一眼都沒瞧過。后來他被征為博士,公開聚眾講學,弟子遍布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