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jīng)典三字成語及解釋精選
1、【閉門羹】拒絕客人進門叫做讓客人吃閉門羹。出自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一:“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2、【百世師】品德學(xué)問可以做為百代的表率。
3、【白眼狼】比喻反恩為仇的人。
4、【白費蠟】白白浪費。
5、【拜把子】朋友之間結(jié)為異姓兄弟。
6、【暴發(fā)戶】指突然發(fā)了財?shù)昧藙莸娜恕?/p>
7、【飽眼福】看到想看而又難以看到的東西,并看個充分
8、【抱佛腳】比喻平時沒聯(lián)系,臨時慌忙懇求,后比喻平時沒準(zhǔn)備,臨時慌忙應(yīng)付。
9、【唱反調(diào)】發(fā)表完全對立的言論;采取對立的舉措。
10、【長舌婦】好進讒言的婦人。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4卷:“文錢小隙造奇冤:‘都是你這小天殺的,不學(xué)好,引這長舌婦開口!
11、【步后塵】后塵:走路時揚起的塵土。指跟在別人后面追隨模仿。出自明·屠隆《曇花記·討賊立功》:“副帥好當(dāng)前隊,老夫愿步后塵。”
12、【不旋踵】來不及轉(zhuǎn)身。比喻時間極短。也指不退卻。
13、【不二門】指平等而無差異之至道或獨一無二的門徑、方法。出自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棲不二門。”
14、【不倒翁】形似老人的玩具,上輕下重,扳倒后自己能豎立起來,F(xiàn)多用于諷刺巧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出自清·趙翼《陔余叢考》第三十三卷:“兒童嬉戲有不倒翁,糊紙作醉漢狀,虛其中而實其底,雖按捺旋轉(zhuǎn)不倒也!
15、【不成器】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氣質(zhì)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沒有什么出息。有時也指不學(xué)好,自甘墮落。器:指人的度量、才干。出自《禮記·學(xué)記》:“玉不琢,不成器。”
2.經(jīng)典三字成語及解釋精選
1、【并頭蓮】并排地長在同一莖上的兩朵蓮花。比喻恩愛的夫妻。又作“并蒂蓮”。蒂:花或瓜果跟莖連接的部分。出自元·無名氏《連環(huán)計》第二折:“池畔分開并蒂蓮,可堪間阻又經(jīng)年!
2、【表面光】表面上光潔,形容虛有其表。
3、【壁上觀】比喻坐觀勝負(fù)而不幫助任何一方。壁:營壘。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jì)》:“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4、【出風(fēng)頭】表現(xiàn)自己,自鳴得意地顯示自己比別人行。出:顯露。
5、【出洋相】露出令人作笑的丑相;略帶幽默的失態(tài)。
6、【杯中物】杯子中的東西,指酒。出自晉·陶潛《責(zé)子》詩:“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7、【吃白食】白吃別人的飯,光吃飯不工作,吃東西不付錢,也指不務(wù)正業(yè)專靠訛詐為生。
8、【擺架子】指自高自大,裝腔作勢。
9、【表面光】表面上光潔,形容虛有其表。
10、【保護傘】比喻賴以不受傷害的資本,保護某些人或某一勢力范圍,使其利益不受損害或不受干涉的力量。
11、【打秋風(fēng)】指假借各種名義向人家索取財物,或依仗與權(quán)勢有某種關(guān)系,招搖撞騙,收受賄 賂。出自五代·王定!短妻浴べt仆夫》:“當(dāng)今北面官人,入則內(nèi)貴,出則使臣,到所在打風(fēng)打雨,你何不從之?”
12、【打死虎】比喻抨擊已失威勢的人。
13、【打頭風(fēng)】指逆風(fēng)。出自唐·白居易《小舫》詩:“黃柳影籠隨棹月,白蘋香起打頭風(fēng)!
14、【打前站】行軍或集體出行時先派人到將要停留或到達的地點去辦理食宿等事務(wù)。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大王即刻到了,灑家是打前站的,你下馬飯完也未?”
15、【打擂臺】參加擺擂臺者的比武。比喻相互競賽。擂臺:比武而專設(shè)的臺子。出自元·高文秀《黑旋風(fēng)》第一折:“那泰安山神州廟,有一等打擂臺賭本事的,要與人廝打。”
3.經(jīng)典三字成語及解釋精選
1、【傲霜枝】傲:傲慢,蔑視。形容菊花凌霜傲雪,不為嚴(yán)寒所屈。
2、【安樂窩】泛指安靜舒適的住處。
3、【阿堵物】西晉的一些士族階層人士自命清高,恥于言錢,錢被稱為“阿堵物”。后人指為錢的別稱,有諷刺意義。
4、【敗家子】指任意揮霍家產(chǎn)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費國家財物的人。
5、【百里才】百里:方圓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圓百里地區(qū)的人才。
6、【半吊子】膚淺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說話隨便,舉止不沉穩(wěn)的人。
7、【半瓶醋】比喻對某一門知識只是一知半解卻好在人前賣弄的人。出自《古今雜劇·無名氏〈司馬相如題橋記〉》:“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讀幾句書,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8、【絆腳石】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9、【幫倒忙】指主觀上想幫忙,實際上卻起了反作用
10、【抱不平】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弱小的一方。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氣的我只有替平兒打抱不平。
11、【出鋒頭】表現(xiàn)自己,自鳴得意地顯示自己比別人行。又作“出風(fēng)頭”。出:顯露。出自宋·沈遼《云巢編》:“壯心欲馳步輒跚,試出鋒頭官已瘝!
12、【初生犢】剛出生的小牛,比喻單純或勇猛的青年人。同“初生之犢”。
13、【杵臼交】指不計貧賤的交誼。出自《后漢書·吳佑傳》:“公沙穆來游太學(xué),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佑賃舂。佑與語大驚,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間!
14、【吹鼓手】舊時婚喪禮儀中吹打樂器的人,比喻專為別人捧場的人。
15、【吹牛皮】說大話,閑聊天。
4.經(jīng)典三字成語及解釋精選
1、【擦邊球】擦過邊緣的球。比喻剛剛滿足條件的事物。
2、【落水狗】比喻失勢的壞人。如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yīng)該緩行》:“總而言之,不過說是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簡直應(yīng)該打而已
3、【醋壇子】裝醋的壇子,指在男女關(guān)系上嫉妒心很強的人。
4、【催命鬼】催人早死的人,比喻人催促別人很緊很急。
5、【打邊鼓】指從旁鼓吹、協(xié)助。
6、【打埋伏】比喻隱藏物資、人力或隱瞞問題。也指事先隱藏起來,待時行動。
7、【打圓場】調(diào)解糾紛,從中說和,使幾方面都能接受,從而使僵局緩和下來。出自清·李寶嘉《官 場現(xiàn)形記》第十一回:“虧得和尚打圓場,好容易才把那女人勸下的,所以同了他來!
8、【大手筆】指偉大的著作或大行動。出自《晉書·王珣傳》:“此當(dāng)有大手筆事!
9、【單相思】男女之間只有單方面的愛戀思慕。也比喻雙方中只有一方有愿望或熱情。出自明·高濂《玉簪記·村郎鬧會》:“只見些花落東風(fēng)點綠苔,佩環(huán)聲,歸仙宅,單相思今空害!
10、【膽小鬼】膽量小的人。
5.經(jīng)典三字成語及解釋精選
1、【肉中刺】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東西
2、【意中人】心意相知的友人,后多指心中所眷戀的人。出自晉·陶潛《示周祖謝三郎》:“藥石有時閑,念我意中人!
3、【一刀切】比喻用劃一的辦法處理情況或性質(zhì)不同的事物。
4、【一風(fēng)吹】比喻完全勾銷(多指決定、結(jié)論等)。
5、【一溜煙】形容跑得很快。
6、【一窩蜂】一個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飛出來了。形容許多人亂哄哄地同時說話或行動。
7、【一言堂】原來是指舊時商店掛的匾額,表示買賣公平不二價。后用以反映領(lǐng)導(dǎo)作風(fēng)不民主,一人說了算。
8、【裝孫子】裝可憐相
9、【自己人】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內(nèi)人。
10、【走著瞧】等著瞧。等過一段時間再下結(jié)論,再見分曉。
11、【座上賓】座:坐席。指在席上的受主人尊敬的客人,泛指受邀請的客人。
12、【紙老虎】指表面強大而無實際本事的東西。
13、【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右邊的格言,后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
14、【執(zhí)牛耳】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國的代表拿著盛牛耳朵的盤子。故稱主盟國為執(zhí)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權(quán)威的地位。
15、【主心骨】可以倚仗、做為憑借或起核心作用的人或事物。也指主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