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留學研究生的利弊解讀
一、利處
1、免學費留學
眾所周知,德國本科研究生期間所有學費均免,這點上吸引了眾多留學生前往德國進行高等教育的學習和深造。
2、教育質量高
優(yōu)秀的日耳曼民族的特有的嚴謹、務實的性格特點,在德國大學及專業(yè)領域研究方面位于世界前列,尤其是機械工程類、信息工程類、以及經濟類等學科排名享譽全球,同時也有一半的諾貝爾獎由德國人獲得。因此德國是一個集中教育水平世界一流的國家。
3、政府扶持
中方和德國之間從建交至今,一直維持著和平良好的外交關系。兩國領導人之間多次互相訪問,中德政府磋商是中德之間級別高、規(guī)模大、議題廣泛的政府間對話。
并且中德大學之間學歷互相承認,德國學位證在中國教育部均可認證。學業(yè)結束之后,允許外國學生在德國居留的時間由12個月延長為18個月。在找尋工作期間,允許外國學生可以不間地打工,工作簽證不再需要通過聯(lián)邦就業(yè)局審核同意。
4、延簽方便
在德國,一旦通過大學語言考試并順利注冊后,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一般說來,只要是大學還未畢業(yè)),只要銀行賬戶上有一定數(shù)目的存款,個人都無需為簽證不能延期而擔心,并且可以在簽證有效期內隨時回國探親或是去第三國游玩。
二、弊端
1、APS審核門檻高
APS審核除了考察紙質材料,重點還是申請者的德語或英語水平,和專業(yè)課成績與實踐能力。 2014—2019年參加APS審核者的不完全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APS一審在31%左右,二審、三審結束后整體在58%左右,審核周期基本在6-18月間不等。
2、過語言關難
德國大學錄取過程中對語言的要求也相對較低,僅僅滿足于一紙學時證明和面試時簡單的幾個問句。當你手拿大學錄取通知書(請注意:德國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同中國的完全是兩種意義。德國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更準確地應稱為大學報名資格書,必須通過語言考試才能注冊)滿懷喜悅地來到德國準備大展宏圖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所掌握的語言根本不能勝任自己的學業(yè),甚至連日常生活都無法應付。
3、教學體制差異大
德國大學的教學體制與中國很不相同。
德國的大學教授通常都有自己的輔導時間,規(guī)定時間之外,你很難找到他。這種放手的教學機制讓從小就被家長和老師計劃安排好了的中國學生很難適應。
擴展閱讀:申請德國留學要了解的事項
1、留學門檻
德國大學錄取程序中對語言的要求相對是比較低的,不像去美國或英國,要先考托福、gre或雅思之類。德國是先憑你一定的德語學時(一般在800至1000學時)證明就可以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到了德國之后再過大學真正的語言關。德語主要難在入門和語法上,而后者正是中國學生的長項。一般中國學生只要努力,都可以在兩年內通過德國大學的語言考試。
2、留學費用
德國留學費用在海外留學中算是中低檔的,英美留學,尤其是美國留學,是出了名的燒錢。英國留學費用每年大概是20萬~40萬,美國則30萬~50萬。
而德國公立院校不收學費,每學期只收300歐(2400rmb)左右的注冊費。生活費也比周邊國家便宜很多,生活費在10萬左右,整體下來,德國留學十幾萬即可。雖然前幾年北威州的學部分校開始取消學費免費的政策,個別聯(lián)邦州對攻讀第二個學位(Zweitstudium)或者學習時間超長(Langzeitstudium)的學生收取學費,才使留學成本一度上調,但就算每年額外加上3000歐的學費,也遠比歐美其他學校來的便宜。
注冊費的構成是學生管理處的費用,學生會費用,用于學生工作的費用和學期票的費用。學期票占注冊費的大部分,而且與其說是支出,不如說是是幫助你程度的節(jié)省開支的一項服務,是德國這個教育大國對學生群體的支持。因為對比成人的城市交通月票或是年票,學期票每半年一張,總共200多歐,只有原價的四分之一左右,所以對依賴公交出行的學生黨來說是極友好的。
3、學生福利
在德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可以享受各種優(yōu)惠和便利,這些優(yōu)惠首先體現(xiàn)在“交通”上。一般來說,學生每學期繳納的注冊費里,包括了大學所在城市的所有公共交通費用(如公交車、地鐵、區(qū)間火車等)。在有些州,甚至包括往返附近城市的火車票。此外,大學生外出旅行還可以購買折扣票(一般限定在26歲以下)。
其次是“住”。德國絕大多數(shù)城市的大學都提供學生宿舍,國家給以補貼,租金比較便宜,通常在每月100-200歐元之間,遠勝過自己找房子。但學生必須事先登記申請,而且由于德國的外國留學生越來越多,通常學生宿舍都是供不應求。除此之外,學生找房還可以求助于當?shù)氐慕虝M織。
4、食堂
德國的大學都設有食堂,價廉物美,通常每頓飯在2歐元左右,而在快餐店里一餐需5歐元。當然,如能自食其力更好。一般在學生宿舍大樓里均設有公共廚房,每天花上半小時,每月可以節(jié)約50-100歐元。此外,有的學生公寓還可以給新生提供一個學期的“食宿包干”,每月交納200-250歐元,除住宿外,還提供周一至周五的午餐。
5、醫(yī)療保險
在德國,學生可以享受非常優(yōu)惠的醫(yī)療保險。不論是在哪家醫(yī)療保險公司投保,保險費每月不超過50歐元,遠低于正常的保險費,并且保險領域涵蓋面廣,除了牙齒美容等極少數(shù)醫(yī)療項目,幾乎所有大病小病全在保險項目內,而且可直接劃卡,不需自己付錢。甚至連看病乘坐出租車都可以找保險公司報銷。盡管去年下半年德國醫(yī)療改革,要求病人每季度交納10歐元初診費和小部分藥品費,但相對于昂貴的醫(yī)療費用還是微不足道的。
6、勤工儉學機會
在德國讀書期間原則上是允許打工的,但不允許一年四季都去打工。在打工方面,要看你拿的是什么簽證(簽證上給你加的是什么樣的注釋)。一般的規(guī)定是假期中可以打工。但有的簽證上也會不加規(guī)定。不加規(guī)定的,平時打工每個月有時間限制(一般是每周不超過8小時,或全年不超過3個月)。相較于英、加等國,德國的打工機會要高許多。
7、延簽便利
在德國,一旦通過大學語言考試并順利注冊后,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一般說來,只要是大學還未畢業(yè)),只要銀行賬戶上有一定數(shù)目的存款,個人都無需為簽證不能延期而擔心,并且可以在簽證有效期內隨時回國探親或是去第三國游玩。而在美國,一般來說,只要回國就又要重新簽證,結果很多學生都不敢回家。
8、發(fā)展前景
目前中德兩國關系正處于歷史時間,政治、經貿、科教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自2003年起,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德國在亞洲的貿易伙伴,而德國長期以來一直都是中國在歐洲重要的貿易伙伴。
總之,在德國留學的日子會放慢生活節(jié)奏,打開生活的圈子,但一切都是個人意志驅動,希望大家為留學生涯做好規(guī)劃,開始一段理想的留德之旅吧!
擴展閱讀:德國留學教育體系詳解
一、考核制度
對學生考核有一個硬性的標準,就是大家必須要完成學分的要求,每一個學年的學分都需要達標,才有資格參加考試,申請畢業(yè)的要求之一,就是在讀學生獲取了合格的學術數(shù)量。
所以大家去德國讀書,是不會有人告訴你一個固定的學習時長的,因為修學分雖然每年有固定的的要求,但是大家是可以進行多修的,只要自己的時間能夠安排好,這樣可以提前畢業(yè)。
二、學習模式
對學生的授課,不僅僅有傳統(tǒng)的大課堂(Vorlesung),還會安排有練習課(Uebung)和討論課(Seminar),幫助學生之間進行友好的交流,技能的提升提供不錯的場地和環(huán)境,師生交流也更加平等。
很多時候課題是固定的,但是分組之后不同的小組之間,會產生不同的靈感,在研究的時候也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側重點會有差異,這樣是很有助于大家的啟發(fā)性思維的。
三、畢業(yè)比例
德國實行的是寬進嚴出的政策,即便是進入,入學的門檻也不會很高,大家只要能夠符合要求并且提交申請的時間比較靠前名額還足夠的話,就可以直接進入正式的學習。
但是要想畢業(yè),則需要滿足不同方面的要求,必須要全部合格才有申請畢業(yè)的資格,所以從畢業(yè)率上來對比,德國是要比國內低得多的,這就要求大家在學校內認真的對待、努力的學習。
四、學校建設
大部分的德國高校,是沒有圍墻的,教學樓也很少聚集在一起,可能會分布在城市的不同角落,這是因為對待教育,德國更注重和社會的溝通和交流。
所以在德國,我們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大學城的氛圍;但這也對留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自律性要求,沒有統(tǒng)一的管理,大家也會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進行自由的安排。
擴展閱讀:德國留學日常生活費用預算
一、房租
取決于大家選擇的類型,如果時間足夠的話可以申請宿舍,早提交才有機會入住,宿舍的租金價格比較穩(wěn)定,城市間的差異也不大,一般都在200-300歐之間,安全和環(huán)境都不錯。
而租房則需要考慮更多的事情,尤其是地域帶來的影響,因為房型基本上是差不多的,而且合租是大部分學生的選擇,內部的配置也差不多,大城市就是會貴一些,租金在400-700歐之間。
二、餐飲
區(qū)分出日常飲食和聚會聚餐,平時就直接在食堂解決,雖然只有西餐,但是衛(wèi)生有保障,價格也比較劃算,學生有專屬的優(yōu)惠,比較適合課程安排比較多的學生,不需要花很長時間在吃上面。
而人數(shù)比較多的聚餐,則更適合出去吃,餐館能夠提供更多的選擇和合適包廂,大家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環(huán)境進行社交,或者邀請大家去家里一起做飯,成本會低一些,一個月加起來也需要300歐左右。
三、購物
日用品屬于消耗品,大家需要定期進行采購,一個月是比較常見的時間段,大家可以在平時有需要買的東西的時候,列一個清單,這樣會比較方便后續(xù)的購物,也可以克制自己不會亂買東西。
比較大的開銷還有買衣服等東西的錢,因為基本上單品都不會很便宜,畢竟便宜的更換頻率高不劃算,冬天的衣服會更貴,平均下來一個月的預算在200歐左右。
四、出行
學生的日常出行雖然選擇公共的工具比較多,但是和國內比價格還是會貴一些的,好在交了注冊費之后,就會有學期票,城市間的差異會比較大,一般在30-240歐之間。
還有大家日常的休閑預算,這部分會有比較大的差異,因為大家的消費習慣和觀念會有差異,有的人花得會多一些,不過大家要先有正常的社交,還是要做足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