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搭石》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2—5自然段,理解“理所當然”、“協(xié)調(diào)有序”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重點段。
3、感受鄉(xiāng)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熏陶。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從鄉(xiāng)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感知“美”。
劉章爺爺說:搭石,構(gòu)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感受這美麗的風景。
二、精讀課文,感悟“美”。
出示自讀提示:讀2—4自然段,用“——”劃出描寫家鄉(xiāng)風景美的句子,用“﹏﹏”劃出描寫家鄉(xiāng)人心靈美的句子,并寫寫感受。
(一)體會風景美的句子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diào)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你從哪些詞體會到這畫面的美?
2、理解“協(xié)調(diào)有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3、師范讀“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鄙归_想象,并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一下,仿佛看到什么?
4、通過朗讀感受畫面美。
5、好一幅讓人陶醉的畫,難怪作者會說搭石——構(gòu)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ǘw會人物美的句子
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xiàn)哪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如果你是其中一位老人,看到搭石不穩(wěn),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2)你感受到這些老人有什么樣的品質(zhì)?(無私奉獻)
。3)誰能讀出這種美?指導朗讀。
。4)你們還從哪些詞感受到為他人著想這種美?
(5)多么可親可敬的老人,讓我們用深情的朗讀來感謝他們?
(6)搭石——構(gòu)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無私奉獻)的風景。
2、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1)真是一幅溫馨的畫面,能談?wù)勀銓@幅畫的感受嗎?
(2)好一個謙讓,請男同學一同來感受這份美。
。3)搭石——構(gòu)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互相謙讓)的風景。
3、假如遇到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哪些詞特別能打動你,說說你的體會。
。2)理解“理所當然”、“伏”。
。3)透過“理所當然”“伏”看出這里的人(敬老)。
。4)朗讀感受美。
4、這一排排搭石,每天該有多少人走。≌埻瑢W們想象一下,還會有哪些人來走,我們還會看到哪些溫馨的畫面。
小練筆。
假如來走搭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總結(jié)升華,贊頌美
1、這美,撞擊著作者的心靈,并發(fā)出由衷的感嘆,讓我們齊讀后一句。
2、作者贊揚搭石什么樣的精神。(無私奉獻)
僅僅在贊揚搭石嗎?還贊揚(鄉(xiāng)親們)
贊揚鄉(xiāng)親們什么樣的美好情感
3、齊讀后一句,讀出內(nèi)心的感動。
四、拓展延伸,發(fā)現(xiàn)美
同學們,搭石的美,我們看在眼里,搭石人的美,我們記在心里,其實,這樣的美也在你我身邊,就蘊含在那一件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中。
讀讀句子:美就在身邊,美就在媽媽千萬次的嘮叨。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校園中伸手撿紙的彎腰。
美就在身邊,……
請大家也用這種句式把找到的美說一說。
五、布置作業(yè)
同學們,你們都有一顆發(fā)現(xiàn)美的心,回家后把你發(fā)現(xiàn)的美寫出來。
【篇二】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找駱駝》教學目標:
1、識記本課8個生字。在語言環(huán)境中積累“駱駝、牙齒、詳細、不緊不慢、指點、走失”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理解“按照老人的指點,商人為什么能找到丟失的駱駝!辈⒑突锇閭兎纸巧菀谎。
3、了解老人是通過觀察、分析得出結(jié)論的,逐步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分析推理的良好思維品質(zhì)。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沙漠里行走,常見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駱駝)
2、對了,有一個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于是,他急得到處找。
出示課題,33、找駱駝(齊讀課題)。
3、生字:駱
4、學生質(zhì)疑
師: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這位商人是怎么找駱駝的,他究竟找到了沒有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演示課文動畫,用自己的話說說你聽到些什么?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學習生字:跛馱忿哄啃
(1)小組讀生字。(出示)跛馱忿哄啃
(2)書寫:馱忿
讀詞語:(出示)駱駝、牙齒、詳細、不緊不慢、指點、走失
。3)開火車分小節(jié)讀課文,正音。
三、再讀課文,感悟內(nèi)容
1、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指導朗讀,體會人物的心情和語氣。
商人:有禮貌、著急、忿忿。
老人:不緊不慢、胸有成竹。
2、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3、指導讀句子:(出示)商人聽了,照老人的指點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駱駝。理解詞語“果然”,練習造句。
4、想一想:按照老人的指點,商人為什么能找到丟失的駱駝?
小組討論,說說理由。
5、說話練習:(出示)老人看見(),就知道();又看見(),想到();還看見(),所以知道()。
6、交流并板書:觀察分析歸納結(jié)論
7、(出示)老人看見這些現(xiàn)象是怎么想的呢?
8、學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9、齊讀課文。
四、復習鞏固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和小伙伴合作演一演。
3、(出示)比一比,組成詞語。
跛()齒()忿()
玻()齡()芬()
4、(出示)想一想、說一說:
。1)駱駝左腳有點跛,是因為。
。2)因為路的左邊有些蜜,右邊有些米,所以。
。3)因為,所以,駱駝缺了一顆牙齒。
【篇三】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觀潮》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注音的生字,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習"若、昂、崩、震"這四個易錯的生字;讀寫"平靜"等九個詞語,能夠理解并運用這些詞語。
2、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的結(jié)構(gòu):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三部分來寫文章。
3、重點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通過自讀課文能讀懂些什么。
二、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認讀幻燈片。
2、錢塘江潮的錄像片段。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看課題《觀潮》,你能想到什么問題。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些什么。(觀潮的地點、時間、簡單概括當時的情形)
。ǘ⿲W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請學生說說自己已經(jīng)學會了哪些生字。(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2、重點交流的幾個字:
"若"為上下結(jié)構(gòu),下半部分是右,不是古;
"昂"的左下不要多一撇;
"崩"的形近字區(qū)別,嘣,蹦,繃,漰等;
"震"注意下面部分是辰字。
3、課文看看文中有沒有自己不理解的詞,提出來集體交流。
4、用上課文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說話。
。ㄈ┝私馕恼陆Y(jié)構(gòu)
再讀課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讀課文。集體評議哪種分工方法好。
可能的幾種情況:1、四人小組朗讀,每一個自然段,對此種讀法加以肯定。
2、三個小組朗讀,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分工,對此方法要表揚,是正真的讀懂了課文。
老師點撥,這篇文章就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的時間順序?qū)懙摹?/p>
。ㄋ模⿲W習第一自然段(潮來前)
1、明確錢塘江大潮的時間是農(nóng)歷八月十八;佳的觀潮地點是在海寧市鹽官鎮(zhèn);這潮被稱為"天下奇觀"。
2、潮來前的情形是怎樣的,作者從兩方面進行描寫。
一是周圍的景物江面、古塔、中山亭、觀潮臺、遠處的小山(特點非常平靜);
二是當時的人們(人山人海、昂首、等著、盼著)
3、指導朗讀該段
。ㄎ澹┳鳂I(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課本以外有關(guān)于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3、復習學過的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文章第二、三自然段,體會錢塘江大潮來臨時的壯觀景象。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部分學生能夠背誦該部分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一讀課文,初步感知
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說說讀了課文對錢塘江大潮的描述后自己的感受。(學生自由發(fā)揮,一個詞、一句話等等都可以)
。ǘ┰僮x課文,找出自己印象深的一句話
1、聽到的:(研讀句子,同時落實感情朗讀)
(1)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分析:這是一個比喻句,把潮水來時的聲音比作悶雷。請學生體會"悶雷"一詞,播放悶雷的聲音與潮水來時的聲音,之后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2)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說明潮水越來越近)
(3)人們的反應(yīng):人聲鼎沸、沸騰起來(反襯出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4)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夸張的用法,的把潮水的聲音與山崩地裂時發(fā)出的聲音相比較,說明聲音之響,氣勢之大,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說明潮水給人們的一種沖擊力。)
2、看到的:(研讀句子,同時落實感情朗讀)
。1)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重點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以及與潮水來時的關(guān)系。明白"白線"指的就是潮水。)
。2)那條白線很快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潮水越來越近,越來越急,越來越高)
。3)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墻。(比喻,把翻滾的潮水比作白色城墻)
。4)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比喻,給浪潮以特寫鏡頭,比作白色戰(zhàn)馬,這就是文章開頭所寫到的"天下奇觀")
。ㄈ┤x,看誰讀得好
感情朗讀,展開各種形式的朗讀比賽。
(四)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2、試著給課文分段。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抓住表示時間的詞給課文分段。
2、欣賞錢塘江大潮的錄像片段,試著用自己的話描繪潮來時的壯觀景象,并與課文比一比,看誰寫得更好。
二、教學過程
。ㄒ唬┲笇Х侄
1、找出課文中表示時間的詞(早上,午后一點左右,霎時)
2、給課文分段,并說說各段的大概意思。
。ǘ┯^看錄像,進一步了解錢塘江大潮
1、觀看錄像,結(jié)合課文想想,作者哪些地方寫得好。
2、試著用自己的話給錄像配上解說詞
3、集體交流,看誰的描述準確,能吸引人。
。ㄈ┳鳂I(yè):
1、檢查課文背誦情況
2、聽寫詞語
3、完成作業(yè)本相關(guān)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