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三年級小學(xué)生寓言故事
春秋時期有一個很高明的畫家,這天被請來為齊王畫像。畫像過程中,齊王問畫家:"比較起來,什么東西最難畫呢?"畫家回答說:"活動的狗與馬,都是最難畫的,我也畫得不怎么好。"
齊王又問道:"那什么東西最容易畫呢?"
畫家說:"畫鬼最容易。"
"為什么呢?"
"因?yàn)楣放c馬這些東西人們都熟悉,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只要畫錯那怕一點(diǎn)點(diǎn),都會被人發(fā)現(xiàn)而指出毛病,所以難畫,特別是動態(tài)中的狗與馬難畫,因?yàn)榧扔行斡植欢ㄐ。至于鬼呢,誰也沒見過,沒有確定的形體,也沒有明確的相貌,那就可以由我隨便畫,想怎樣畫就怎樣畫,畫出來后,誰也不能證明它不像鬼,所以畫鬼是很容易的,不費(fèi)什么神。"
畫家的高論證明:如果沒有具體的客觀標(biāo)準(zhǔn),就會容易使人"弄虛作假"和"投機(jī)取巧"。唯心論最省力,因?yàn)樗皇芸陀^實(shí)際檢驗(yàn),可以瞎說一氣,而唯物論則要接受客觀實(shí)際的檢驗(yàn),所以很費(fèi)工夫!
【篇二】三年級小學(xué)生寓言故事
鯽魚愛打抱不平。有一天,它看見螃蟹舉著大螯瞪著雙眼在橫行,就責(zé)備說:“喂!螃蟹,你為什么蠻不講理,到處橫行霸道?”“說我橫行不得不承認(rèn),但也并非自愿。”螃蟹停下腳步望著鯽魚說!斑@話怎講?”“因?yàn)槲业牡谝粚τ|角里有幾顆用于定向的小磁粒,就象是幾只小指南針。億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是靠這種‘指南針’,堂堂正正地前進(jìn)后退,行走自如,頗有君子風(fēng)度。后來由于地球磁場發(fā)生了劇烈倒轉(zhuǎn),使體內(nèi)的小磁粒失去了原有的定向作用,于是造成了我們后代子孫橫著行走了!薄霸瓉硎沁@么回事!”鯽魚恍然大悟地說!笆堑模阅阏f我橫行我的確是橫著行走,說我霸道卻缺少依據(jù)。我不會游泳,行走又慢,怎能霸得了道?只不過模樣不善罷了!宾a魚聽了想想覺得也是,螃蟹沒有對我們霸過道,也未見它對人家霸過道,只是聽人說它橫行霸道,腦子里就有了壞印象。于是,鯽魚有點(diǎn)不好意思,連忙向螃蟹道歉。從此以后,鯽魚在沒有了解事情真相以前,再也不敢隨便責(zé)備別人了。【篇三】三年級小學(xué)生寓言故事
戴甕帽的傻子:梁朝時候有一家人家,一屋都是癡傻。有一天,父親把兒子叫來說:
“你給我到集市上去買一頂帽子回來。我聽別人說,帽子是套在頭上的,要能裝得下腦袋才行。你上集市去一定要找那樣的帽子才能買!
兒子按父親的吩咐到集市上買帽子,他到處找,找到一個別人說是賣帽子的地方。掌柜拿出一頂黑色的綢帽給他,那帽子是疊著的沒有打開,這個傻兒子看了半天也沒找到能套下腦袋的地方,他放下綢帽就走了。接著,他又走了好多店鋪,找了一整天也沒見到他所想要的帽子。在他準(zhǔn)備回家的時候,他忽然看到一個賣甕的小店,里面擺放著一個個大口的甕子,甕子是空的,正好可以容得下人的腦袋。他想,這大概就是帽子了,于是他把甕買回了家。
他的父親也以為這就是帽子,將甕拿起來往頭上一戴,便連臉和脖子都套進(jìn)去了,結(jié)果什么也看不見。這個傻父親每次戴著“甕帽”外出,鼻子在里面就被磨得生疼,而且被堵得氣都很難出,憋得心里慌。然而,他以為帽子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他還是常常忍痛戴著它出去。久而久之,鼻子磨破了皮,生了瘡,脖頸處也被磨得長了厚厚的繭。到這種地步,他還是不愿意把這“帽子”摘下來。只不過,從此以后,他每次戴上帽子就疼痛難忍,于是只好戴著帽子坐在家里,而不敢出外行走了。
戴帽子本來是為了使人更舒服一些,連這樣起碼的、簡單的道理都想不到,寧肯吃虧、忍痛也不肯向他人請教一下,當(dāng)然只有吃虧到底。這也是那些既無頭腦又執(zhí)迷不悟的傻瓜的必然結(jié)果。
【篇四】三年級小學(xué)生寓言故事
魏國大夫龐恭和魏國太子一起作為趙國的人質(zhì),定于某日啟程赴趙都邯鄲。臨行時,龐恭向魏王提出一個問題,他說:"如果有一個人對您說,我看見鬧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嗎?"魏王說:"我當(dāng)然不信。"龐恭又問:"如果是兩個人對您這樣說呢?"魏王說:"那我也不信。"龐恭緊接著追問了一句道:"如果有三個人都說親眼看見了鬧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還不相信?"魏王說道:"既然這么多人都說看見了老虎,肯定確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龐恭聽了這話以后,深有感觸地說:"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問題就出在這里!事實(shí)上,人虎相怕,各占幾分。具體地說,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還是虎怕人,要根據(jù)力量對比來論。眾所周知,一只老虎是決不敢闖入鬧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顧及情理、不深入調(diào)查,只憑三人說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鬧市還遠(yuǎn)的邯鄲,您要是聽見三個或更多不喜歡我的人說我的壞話,豈不是要斷言我是壞人嗎?臨別之前,我向您說出這點(diǎn)疑慮,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輕信人言。"龐恭走后,一些平時對他心懷不滿的人開始在魏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時間一長,魏王果然聽信了這些讒言。當(dāng)龐恭從邯鄲回魏國時,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見他了。
看起來,謠言惑眾,流言蜚語多了,的確足以毀掉一個人。隨聲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會被說成黑的,真是叫做"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所以我們對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篇五】三年級小學(xué)生寓言故事
森林里有一只黃鼠狼,一直為自己的目光短淺感到苦惱。黃鼠狼整天唉聲嘆氣:“唉,鼠目寸光,可見我的眼光是多么短淺。∥乙怯幸浑p千里眼該有多好。 彼脑挶簧种衤牭搅。森林之神覺得自己的臣民有難,作為森林之神應(yīng)該給予幫助,于是他就施展法術(shù),讓黃鼠狼有了千里眼。
“哇,多神奇的世界!多美麗的景色!”黃鼠狼樂得上蹦下跳,手舞足蹈。
看著高興的黃鼠狼,森林之神也感到很開心,于是他又去別的地方查看了。
可是這時,黃鼠狼的心思不在風(fēng)景上了!斑?那是什么?”黃鼠狼的眼睛一下直了,“哦,清清楚楚,那森林外不遠(yuǎn)處的墻角下有一塊大肥肉,正往下滴油呢。我這就去吃了它。幸虧我有一雙千里眼,不然這頓美餐就泡湯啦!”他飛速奔向那塊肉,由于他的雙眼只盯著那塊肉,快碰到那塊肉時,黃鼠狼一不小心就掉進(jìn)了一個坑里。
“壞了!”黃鼠狼心里大叫,然后拼命地往上爬,可是叫聲引來了獵人,最后黃鼠狼一命鳴呼了。原來,這肉是獵人放的誘餌。而這一切被一只長頸鹿看見了,他回去報告給了森林之神。
森林之神聽后,感嘆不已:“都是我的錯!我要是沒有給他千里眼,他就不會死了……”
長頸鹿搖搖頭說:“不是您的錯,都是黃鼠狼自己貪心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