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資源
一、學生情況分析三年級一班共有學生30名從整體看,本班屬于前面優(yōu)等生出色,后面后進生較多這種情況。優(yōu)等生能要求上進,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養(yǎng)成了主動閱讀的好習慣,并有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也比較全面。后進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日常學習習慣,不能自覺做好上課準備,不能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上課聽講不夠專心,課下閱讀時間少,課外積累欠缺。在本學期對他們需要多一些關注與指導,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日常學習習慣,教給日常學習方法,使他們能和大家一起快樂日常學習,共同進步。
二、指導思想
本冊教科書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從選文到練習設計,從編排結構到呈現(xiàn)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情況,更要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增強語文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0篇。每組教材包括#小學三年級#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資源#、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綜合性日常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二),要求會寫的字;詞語表。教材共六個專題。它們依次是:走進春天;探索與發(fā)現(xiàn);感受真情;兒童生活;生活哲理;安徒生和他的童話。
本冊要求認231個字、寫329個字。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
2、結合專題繼續(xù)安排綜合性日常學習,體現(xiàn)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
3、大量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
4、著力改進課文和課后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日常學習方式的轉變。
5、保持"綜合日常學習"的框架結構,加強內容的整合和創(chuàng)新。
6、完善圖像系統(tǒng),注重圖文并茂。
四、日常學習目標
1、在語文日常學習中,體現(xiàn)6個專題的思想。
2、認識231個字,會寫329個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繼續(xù)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仿影。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xù)日常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日常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xù)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繼續(xù)日常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yōu)秀詩文,練習復述課文。
10、繼續(xù)培養(yǎng)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11、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理解的意見與人商討。繼續(xù)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
13、結合語文日常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五、教學措施
1、嚴格要求學生,持之以恒地堅持下來,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日常學習習慣。
2、注意把握教材之間的聯(lián)系,把教材與學生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資源。
4、注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及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
六、課題研究方向
繼續(xù)進行作文片斷的練習。
七、增優(yōu)補差
為優(yōu)等生多創(chuàng)造機會,鍛煉他們的心理素質與創(chuàng)新能力,對差生加強日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及基礎知識的日常學習。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資源
《傾斜的傘》:一、教學要求:
1、正確認讀本課五個生字,掌握十三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了解在雨天外公對年幼的“我”的呵護以及長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對年邁的外公的照顧。
3、體會“傾斜的傘”所代表著的祖孫間的親情。了解文章題目的含義。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結合生活體驗,描述生活中充滿溫情的事件。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那是把傾斜的傘,是把充滿了溫情的傘,我會永遠珍惜它,愛護它!
2、體會流露在文中那份濃濃的親情。
三、教學時間: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整體感知課文大意,理清課文脈絡,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歌曲磁帶《祝你平安》,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樂曲導入
1、播放歌曲《祝你平安》,聽后學生自由談論自己的感受或說說自己對親人的美好祝愿。
2、孫悅的一首《祝你平安》給大家?guī)砹藴剀暗南硎,讓我們在享受音樂的同時,還回憶了生活中自己與親人點點滴滴的幸福感受。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傾斜的傘》,看一看在一把普通的傘下又隱藏著怎樣的動人故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范讀課文
2、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這把傾斜的傘下,發(fā)生了哪些事?
3、生再讀課文,并討論交流:
A故事一:外公為我撐傘;
B故事二:我為外公撐傘。
4、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相對應的段落,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
三、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1、默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2、小組合作,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自學情況。
4、指導書寫
“挽”右邊不能多一點;“丹”的筆順是撇、橫折鉤、點、橫。
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小結
同學們,大家讀得都很認真,可是老師還是要說:讀文章的時候,不僅僅是聲音大就是認真,關鍵是動情,只有把自己打動了,才會打動別人。《傾斜的傘》“雨中”“傘下”的場景相似,可人物卻發(fā)生了變化,但不變的是——情。讓我們有感情地再讀一讀課文吧!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品讀課文中感人的句子,體會“傾斜的傘”所代表的祖孫間的親情。
2、總結全文,使課文的情感得以升華。
3、小練筆,結合生活體驗,描述生活中令自己感動的細節(jié)。
教學過程:
一、直插中心,學習課文后一個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完成小練習:這是一把_____的傘。
3、自由交流
4、當有學生答到“傾斜”一詞時,追問:為什么會傾斜?;當有學生答到“溫情”一詞時,齊讀第十五自然段
二、品讀全文,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師:同學們,《傾斜的傘》故事是如此的平凡,可它卻深深地打動了我們的心。為什么作者稱這把普通的傘是溫情的傘呢?讓我們再讀課文的2—14自然段,在讀的過程中,找出令自己感動的句子,并想一想感動的原因或自己的體會。
2、自由朗讀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3、反饋:
A、“抬起頭,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頭頂?shù)奶炜詹恢螘r已變?yōu)橐黄G色,……一半是墨綠色,一半是灰蒙蒙的!
B、“就這樣,每次我們從雨中回來,外公的身子總是一半干一半濕的!
(1)學生反饋后,齊讀。
。2)指名說說為什么這句話令自己感動。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C、“回到家里,我發(fā)現(xiàn)外公上衣的一邊肩膀都濕透了!夤,您的肩膀都被淋濕了,快擦擦吧!’”
“回到家里,我接過外公遞過來的毛巾,看見外公嘴角微微一顫,以開始混濁的雙眼淚光點點!
。1)齊讀句子
(2)討論這兩個句子同是“遞毛巾”這一細節(jié),可自己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指導學生細細研讀,在讀中研討。
三、總結、拓展
1、完成練習:那把傾斜的傘,是把____的傘,___________。(讓學生自由的、充分的交流,體會出親人之間相互默默關心的溫情。)
2、學完這篇課文后,大家都有很多的感觸:
如果只用一個字來概括自己的感想,那就是——(生答)愛。
如果要用兩個字來表明自己的想法,那可以是——(生自由發(fā)言)溫情、關心、奉獻、幸福、感激……
如果要用四個字來表達出自己的心情,那可以是——尊老愛幼、學會感恩、懂得回報、孝敬長輩、相互關心……
3、師:這篇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同學們已經理解的很透徹了,但老師卻想說:這篇課文對于我們來說有價值的,是文中描述的生活細節(jié),平時我們司空見慣卻不曾認真思考過的細小的場景。我們要像作者那樣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觀察生活,用心思考生活,從“司空見慣”中悟出真諦,從點點滴滴中感受親情。
四、小練筆
有時,一句問候,一個眼神,一個小小的舉動……往往能給人帶來溫暖和快樂。你在生活中有過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寫一寫。
五、作業(yè):
1、完成小練筆。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資源
教學目標:1、學會和玩具交朋友,學習利用玩具來豐富自己的生活,發(fā)展想象力。
2、選擇一個或幾個玩具編寫一個故事,做到語句通順,有創(chuàng)新。
教學準備:學生帶一件自己喜愛的玩具。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路激發(fā)興趣
教師出示“小烏龜”的玩具,并用“小烏龜”的語氣說:“同學們,我今天來到三(4)班做客,你們歡迎我嗎?喜歡我嗎?我就是那只敢和兔子比賽跑步的烏龜,今天我再給同學們講一講我當年和兔子賽跑的故事,你們愛聽嗎?”
(師有聲有色地講《龜兔賽跑》的故事)
。ㄟ@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旨在喚起學生編寫故事的記憶,為下文的編寫故事做好鋪墊。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編寫故事的興趣。)
二、展示玩具揭示課題
師(用熱情的語調)說:“同學們,你們帶來什么玩具?把它們請出來,在全體同學面前亮一亮相吧!”“來,告訴大家,這是什么?”
。ㄖ该故就婢撸⒄f出玩具的名字。)
師(鼓勵的語氣):同學們,這么多可愛的玩具,它們的身上一定有許多精彩的故事。我相信你們一定能選擇幾個玩具編一個好聽的故事,讓這些可愛的人物、動物都活起來。來吧,插上你們想象的翅膀盡情地飛翔吧!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內容就是,《玩具的故事》,看誰的故事編得好聽,能打動讀者的心。
板書課題《玩具的故事》
。ň煽蓯鄣耐婢呒由辖處煾挥屑で榈脑捳Z,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造的欲望。)
三、放飛想象自由練說
1、自主編故事。
學生獨自根據(jù)所選擇的玩具編一個童話故事。要想清楚故事里的人或物,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想象合理,富有創(chuàng)造性,不要背看過的童話故事,不要人云亦云。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有困難的給予指導,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新的想象給予表揚和鼓勵。
2、小組內交流。
以四人為一小組,每人輪流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編的童話故事。其他同學對所編的故事若有疑問,可以提出問題,組內的同學互相補充,共同改進,編好組內的每一個故事。教師要認真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深入到學習小組中,去發(fā)現(xiàn),去感受學生思維的火花,對學生交流時出現(xiàn)的思維受阻不能深入的情況,教師要及時地點撥。
3、組際交流。
每一組選一名中心發(fā)言人代表小組在班內匯報自己編的故事。其他同學可以質疑、評議,然后師生共同修改、補充,達到較好的水平。
(這一環(huán)節(jié)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努力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中,讓他們在探究中進行豐富多樣的實踐,獲得知識的啟迪和情感的體驗,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積極起好“扶”、“助”、“領”的作用,使學生的活動積極有效地進行。)
四、生獨自習作師巡視指導
學生根據(jù)剛才說的內容,獨自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作文講評
1、改正共同的缺點
2、欣賞佳作,選擇幾篇寫得好作文,請小作者大聲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