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高考勵志小故事簡短的分享
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糟糕。我想出去打工,多掙點錢給父母,或許那樣能彌補我對他們的愧疚。父親說,等把地里農(nóng)活兒忙完再做打算吧。
那時候麥子已經(jīng)收完,媽媽卻病倒了,我家還有一塊地沒種上苞米。夜里落了一場透地雨,正是種苞米的良機,第二天中午,我和父親出發(fā)了。
種子盛在塑料桶里,父親刨坑我點種子,每個坑兩粒種子。農(nóng)歷五月毒辣辣的陽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熱得像蒸籠,我汗流浹背,父親也直喘粗氣。太陽落山的時候我已經(jīng)筋疲力盡,口干舌燥。我們還有4壟地沒種完,種子卻用光了。
我如釋重負地對父親說,正好天要黑了,咱們收工,明天再帶種子來吧。父親沒說話,把鋤頭藏在地頭的麥秸垛里,我們回家了。
回到家,我喝了水,舒服地躺在炕上想美美地睡一覺,卻看見父親又在弄苞米種子,我問不是明天才下種嗎?現(xiàn)在準備有什么用?父親笑著說,這塊地今晚必須種完,否則將來會歉收。我覺得不可思議,不就差一宿嗎?父親說我們打個盹兒,一宿就過去了,但是種下去的種子不睡覺啊,同地塊的苞米晚種一宿,產(chǎn)量差別可就大了。
見我半信半疑,父親指指屋檐下掛的苞米說,你看吧,這些和囤里的都是這塊地的收成,前后就差一天。我拿起檐下的苞米穗與囤里的比了比,短3厘米左右!我又拿了幾個比較,無一例外,檐下的苞米個頭普遍偏小!
原來,去年這片地還沒播種完,突然下了場雨,無法干活,地北頭這5壟比其他地塊晚種了一天。
我被這個事實驚呆了。父親說,大片地玉米同時吐蕊秀穗時,晚種的這幾壟還未吐蕊,錯過了的授粉期,所以收成差了許多。沒想到,短短一天差別如此明顯。
一個黑夜、一個白天對于我們?nèi)祟愔凰阋粋片刻,但是對于生命周期只有70多天的苞米,的確是一個不短的時間。我們看似漫長的人生不也像一粒種子般短暫嗎?剛開始就落后別人一步,如不努力追趕,到后來就像檐下的苞米一樣……那天傍晚,我和父親又回到田里,把那片地全部種完,回到家時已經(jīng)滿天星斗。
那年秋天我沒有外出打工,而是選擇了復讀。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一個不錯的大學。一晃12年過去了,我有了穩(wěn)定的工作,而與我一樣落榜外出打工的幾個同學,如今還輾轉(zhuǎn)在烈日下的工地上辛苦地勞作,經(jīng)常為討要工錢而苦惱。
那些裝滿了理想與希望的種子,短短一夜間,已經(jīng)吸足了水分,早已邁開了“人生”的腳步,一旦錯過,機會永不再來。
【篇二】高考勵志小故事簡短的分享
進入高三的那年,我16歲。一個長在底層工人家庭的孩子,16歲的我已經(jīng)相當懂事了:我乖巧地在從不和諧的父母之間周旋,保護和照顧著有心臟病的媽媽。從11歲我便開始承擔家務(wù)、買菜做飯當小管家,精打細算地為經(jīng)濟拮據(jù)的家庭節(jié)約每一分錢。但是,整個高中階段,我的學習幾乎完全處在無序的狀態(tài),成績并不理想,而我居然對自己的命運前途盲目樂觀。
也許,這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殘酷青春─青春之殘酷,乃是因為年少輕狂心高氣傲而久不自知。
但生活自有辦法嘲笑你教育你。1989年的高考像定時炸藥一樣準時爆炸。我名落孫山。這在我自己是意料之外,卻是在所有老師的預(yù)料之中。當然,這是很久之后我才知道的事。
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末期,高考幾乎是當時年輕人的惟一康莊大道。落榜,就意味著流落江湖。而當時,江湖不像現(xiàn)在,處處都是出路。
同學們幾乎全上了各種錄取線,個個都有書可讀了,包括那個曾聽我夸口說“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考不上大學”的同學。只有我們少數(shù)幾個,突然被大部隊扔下了,孤零零地留在一個荒島上,沒有前途,更無退路。
那一年,吵吵鬧鬧了一輩子的父母親終于正式離婚。他們都沒有時間管我。其實我從小到大早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野丫頭的狀態(tài),但在高考落榜的那天晚上,我覺得自己所有的堅強全線崩潰,再沒有勇氣回到那個陰暗貧窮的家了。
我和另外一個同學李德遠,躲到了胡衛(wèi)東家。我們都是落榜者,同病相憐。
那個時候還不時興借酒消愁,我們也沒有錢喝酒。我只記得那個晚上餓了之后我們用白水煮了一些西紅柿來吃。沒有雞蛋,也沒有油。大家就這樣相對無言不知所措。天要亮的時候我們終于疲倦得合衣而睡了。后半夜,狂風大作,我聽到胡衛(wèi)東家的房頂上茅草飛揚和瓦片落地的噼里啪啦聲,心頭空虛得一塌糊涂。
第二天磨蹭著回到家,把成績單給父親看。我低著頭不說話。父親沒有表情,長久,只嘆了一口氣,喃喃道:“語文沒有考好啊!”語文是我的強項,但1989年的高考120分的語文我只考了72分,剛剛及格。說完父親就下樓去了,沒有對我的命運作出宣判,留下我在那間沒有門窗沒有電的屋子里默默流淚。
父親其實已經(jīng)為我安排好了路:他要我到他當時上班的縣車隊去當售票員。我不敢埋怨父親。那幾年家里因為拆遷建房負債累累。后來房子建好后沒有裝修我們就住進去了,沒有窗戶,沒有電,甚至連墻壁都沒有粉刷。父親為了節(jié)約幾毛錢的菜錢,中午都要步行一個小時回家吃飯。
但是我用沉默回絕了父親。“我要復讀!蔽抑挥煤懿焕碇睔鈮训芈曇魢肃橹缓笤诟赣H惶恐的目光中逃出了家門。那個夏天我去得多的地方是家對面的六角亭,我常常坐在亭子的一層,呆呆地望著腳下的整個綦城,陷入無邊無際混亂的狂想。
補習費現(xiàn)在想來不算貴。但在當時,對很多農(nóng)村家庭和普通工人家庭而言,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也還是一筆頗沉重的負擔。姨姨真正走進我的生活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在1989年的那個暑假,是姨姨的那句話“她要讀就讀,我給她付學費”改變了我的整個命運。1989年9月,我成了一名高四生,插班復讀。
同學們的錄取通知書還在陸陸續(xù)續(xù)地來,插班生一個一個地離開。偶爾也有失落的時候,但我已經(jīng)平靜了下來,經(jīng)歷了整個暑假的夢魘之后,我已經(jīng)能直面我的命運了。我小心翼翼地揣著我的補習費,精打細算著每一天的生活,我心平氣和地坐在90級的教室里,開始了另外一段人生。
直到現(xiàn)在,我也必須承認:我的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是從1990年開始的。
我婉拒了一切校園社交活動,把各種欲望降到了低,夜以繼日地學習,不知疲倦地學習,緊張而非常有規(guī)律地學習。我爭分奪秒地計算著把吃飯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nèi),精心計劃著凌晨四點起來搶占學校的洗衣槽只為了能用少的時間處理內(nèi)務(wù)。對每一天的支出我更是斤斤計較,每兩周只吃肉,千方百計省下一點點錢買書……那是一段狂熱地獻身于高考的日子,我日日坐禪入定般投入拼搏,日子清亮明凈。當時特別喜歡一首詩,全詩已經(jīng)記不全了,后兩句卻經(jīng)常響徹在耳邊:
在不眠的靜夜,
回想清泉的噴發(fā)……
大概因為政治的原因,1990年的高考形勢更為慘烈。我以班上前幾名的成績,也只上了?凭。但是這并沒有影響我進入大學的心情。1990年9月,我走進了大學。雖然是一所老家次的大學,但因為有了1990年的歷練,我如魚得水,我的大學生活從一開始便與眾不同─在當時大學生普遍懈怠慵懶的背景下,我堅持著以讀“高四”的狀態(tài)讀完了大專,并且把這種狀態(tài)帶到了后來的學習和工作中。于是,才有了今天不算太辜負生命的我。
二十多年很快就過去了,今天,人到中年了,應(yīng)該更有權(quán)利對當初的任何一段生活作出評價。
感謝高考的殘酷,把我從青春的虛榮和喧囂中拯救了出來,讓我回歸了生命的真實和充實。在容易沉溺于浮華和浪漫的年齡,我被高考一掌打到了大地上,從此不恨不怨,孜孜不倦,日出而作,日落不休。臉朝黃土背朝天是艱辛的,但是,也唯有這艱辛能把心靈的成長早早地賦予我們。
我永遠感謝高考,感謝所有的生命能夠承受之重。
【篇三】高考勵志小故事簡短的分享
又是一年高考時,我的記憶被再次喚起。高考時的一幕一幕都如同撒開了口豆子瞬間滾了一地。那個悲催的季節(jié),所有的汗水與淚水都與這兩個字息息相關(guān),父母的焦慮加上自己的緊張,都在那個時候積攢到了極致。那個時候,高考就是決定命運的關(guān)鍵。都覺得如果考不好,這一輩子都完了。如果考不上XX大學,還有能有什么出息。一場高考,同學朋友各奔東西,而如今的我們有誰還記得自己高考時的理想,有幾個人能按照當初的理想一路走了下來?
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自己寫下的理想:擁有一家屬于自己的公司。我十分的驚訝,因為我從不記得自己有過這樣的理想。也許那時候的自己根本不知道開公司意味著什么,但是我相信那時候的自己一定也跟現(xiàn)在一樣在努力尋找著自己的價值,想實現(xiàn)屬于自己的成功。工作以后才發(fā)現(xiàn),學校學到的遠遠跟不上實際需要的,不是成績好就能做的好,努力不一定就能得到認可,真誠可能換來的是虛偽,于是,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開始懷念高考時那種不顧一切向前沖的青春懵懂。
用高考的勁頭去事,誰都能取得成功,可又有幾個人能那樣的為了一個目標全力以赴?長大的我知道了選擇有多樣,我這個不行就做那個,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可是,選擇多了付出的努力也被不斷的分流了。想法很多,做的很少,這就是現(xiàn)在的我們。每天都在選擇,卻不肯為自己的選擇多做一點點的努力,淺嘗輒止,打了無數(shù)個淺水井,挖了無數(shù)的小水坑,然后告訴自己,這里沒有水,換個地方吧,其實每次都是差那么一點點就能找到浩瀚的水源。揚長而去之后,又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為何這等的不幸。
又是高考,多少莘莘學子要闖過獨木橋開啟新的人生旅程,又會有多少人后悔高考時填報的志愿,抱怨“一失足成千古恨”?扇松皇堑箶⒌奈恼拢膊皇强梢圆鍞⒌亩温。只能硬著頭皮往下走,志愿也許不好,但是也有很多辦法可以補救。不喜歡當時選的專業(yè),可以旁聽別的專業(yè)修到雙學位,高考院校不理想,可以通過大學四年的努力考上理想的研究生學院。人生有很多路口可以選擇,唯獨沒退路。
既然選擇了,就要有走到底的勇氣,想想自己在高考時付出的努力,現(xiàn)在有什么理由讓自己曾經(jīng)付出的努力一文不值?我們回不到那個埋頭苦讀、揮汗如雨的黑色七月了,可我們不能忘記那個時候的理想,我們要帶著理想前行,向我們的高考致敬!
【篇四】高考勵志小故事簡短的分享
說到考試,無意識讓很多家長都特別頭痛的事情了,更別說是“高考”了。但是在我國,就有這么一所神奇的學校,每年清華北大的錄取率居高不下,那就是衡水中學。這所學校可謂是神一般的存在,本科達標率幾乎可以接近百分百,小編很好奇里面的學生究竟是怎么學習的,是不是有什么竅門呢。今天小編特意找了一位衡水高考狀元,北大高材生的高考故事,以此來激勵萬千學子,請各位家長務(wù)必要轉(zhuǎn)給孩子看看,讓我們一起激勵他們在高考道路中成長奮進。
接下來講述的主人公叫做劉嘉森,是衡水中水2015年的高考狀元,現(xiàn)在在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他的高考分數(shù)為673,可以算得上是天才分數(shù)了。而且他現(xiàn)在靠著他優(yōu)美的筆跡和字體,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即是學生,又是奮斗者?梢哉f,他的事跡讓很多家長看了以后都心生感動和羨慕,同時也期盼著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也能如此。不過,在他的高中生涯里,他并不時時刻刻都是學霸,也曾差點被衡水給勸退,索性在誰也不眷顧的情況下,他憑著自己的硬氣和努力,現(xiàn)在依舊完美的坐在了北大的教室。
當初劉嘉森期考進衡水中學時,沒有了在初中時的萬人矚目,反而是多了幾分焦躁不安,他第考試考了年級500多名,這樣的成績顯然對他來說很是打擊,加上新學期新環(huán)境,可以說這段期間是很蒙圈的狀態(tài)。此后的一個多學期,他一直以這樣的狀態(tài),學習也不太有起色,甚至差一點被學校給勸退。但是為什么這樣一個少年后會坐在北大的課堂呢?小編覺得主要是有以下兩點。
第一,不忘的初心和信心。他很清楚自己有實力能夠通過成績進入所謂的大名鼎鼎的“衡水中學”,也就一定有實力能夠進入特別好的大學,即使現(xiàn)在迷茫,但是也一定要本著對自己負責,給未來負責,不給父母壓力而學習。他明白對于他來說,一個好大學意味著什么,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又意味著什么,從小的教育告訴他“書中自有黃金屋,定也不缺顏如玉”的道理,所以他才能走過迷茫期,后憑借自身實力和后天努力考入北大。
第二,認清現(xiàn)狀,有負責意識。這一點在這個少年的身上很是可以體現(xiàn)的。他的努力一方面是為了未來,一方面是為了給父母減輕不必要的操心和壓力。他是個孝順的孩子,知道父母為了供他上學時很不容易的,尤其是把他供到萬人矚目的衡水中學,那更是要受苦受累的,懷著感恩的心,他的自我意識中就會懂得付出和奉獻。
這個孩子在我看來,他的眼里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孝心和愛心的體現(xiàn)。希望今后我們周圍的孩子們都能以他為榜樣,有知識也有孝心,有愛心也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