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少兒精彩名人故事閱讀
魯班年輕的時候,決心要上終南山拜師學(xué)藝。他拜別了爹媽,騎上馬直奔西方,越過一座座山崗,趟過一條條溪流,一連跑了30天,前面沒有路了,只見一座大山,高聳入云。魯班想,怕是終南山到了。山上彎彎曲曲的小道有千把條,該從那一條上去呢魯班正在為難,看見山腳下有一所小房子,門口坐一位老大娘在紡線。魯班牽馬上前,作了個揖,問:“老奶奶,我要上終南山拜師學(xué)藝,該從哪條道上去”老大娘說:“這兒九百九十九條道,正中間一條就是!濒敯噙B忙道謝。他左數(shù)四百九十九條,右數(shù)四百九十九條,選正中間那條小道,打馬跑上山去。
魯班到了山頂,只見樹林子里露出一帶屋脊,走近一看,是三間平房。他輕輕地推開門,屋子里破斧子,爛刨子攤了一地,連個插腳的地方都沒有。一個須發(fā)皆白的老頭兒,伸兩條腿,躺在床上睡大覺,打呼嚕像擂鼓一般。魯班想,這位老師傅一定就是精通木匠手藝的神仙了。他把破斧子,爛刨子收拾在木箱里,然后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在上等老師傅醒來。
直到太陽落山,老師傅才睜開眼睛坐起來。魯班走上前,跪在地上說:“師傅啊,您收下我這個徒弟吧!崩蠋煾祮枺骸澳憬惺颤N名字從哪兒來的”魯班回答:“我叫魯班,從一萬里外的魯家灣來的!崩蠋煾嫡f:“我要考考你,你答對了,我就把你收下;答錯了,你怎樣來還怎樣回去!濒敯嗖换挪幻Φ卣f:“我今天答不上,明天再答。哪天答上來了,師傅就哪天收我做徒弟!
老師傅捋了捋胡子說:“普普通通的三間房子,幾根大柁幾根二柁多少根檁子多少根椽子”魯班張口就回答:“普普通通的三間房子,四根大柁,四根二柁,大小十五根檁子,二百四十根椽子。五歲的時候我就數(shù)過,師傅看對不對”老師傅輕輕地點了一下頭。
老師傅接著問:“一件手藝,有的人三個月就能學(xué)會,有的人得三年才能學(xué)會。學(xué)三個月和學(xué)三年,有什么不同”魯班想了想才回答:“學(xué)三個月的,手藝扎根在眼里;學(xué)三年的,手藝扎根在心里!崩蠋煾涤州p輕地點了一下頭。
老師傅接著提出第三個問題:“兩個徒弟學(xué)成了手藝下山去,師傅送給他們每人一把斧子。大徒弟用斧子掙下了一座金山,二徒弟用斧子在人們心里刻下了一個名字。你愿意跟哪個徒弟學(xué)”魯班馬上回答:“愿意跟第二個學(xué)!崩蠋煾德犃斯笮Α
老師傅說:“好吧,你都答對了,我就得把你收下。可是向我學(xué)藝,就得使用我的家伙。可這家伙,我已經(jīng)五百年沒使喚了,你拿去修理修理吧。”
魯班把木箱里的家伙拿出來一看,斧子崩了口子,刨子長滿了,鑿子又彎又禿,都該拾掇拾掇了。他挽起袖子就在磨刀石上磨起來。他白天磨,晚上磨,磨得膀子都酸了,磨得兩手起了血泡,又高又厚的磨刀石,磨得像一道彎彎的月牙。一直磨了七天七夜,斧子磨快了,刨子磨光了,鑿子也磨出刃來了,一件件都閃閃發(fā)亮。他一件一件送給老師傅看,老師傅看了不住地點頭。
老師傅說:“試試你磨的這把斧子,你去把門前那棵大樹砍倒。那棵大樹已經(jīng)長了五百年了!
魯班提斧子走到大樹下。這棵大樹可真粗,幾個人都抱不過來;抬頭一望,快要頂?shù)教炝。他掄起斧子不停地砍,足足砍了十二個白天十二個黑夜,才把這棵大樹砍倒。
魯班提斧子進(jìn)屋去見師傅。老師傅又說:“試試你磨的這把刨子,你先用斧子把這棵大樹砍成一根大柁,再用刨子把它刨光;要光得不留一根毛刺兒,圓得像十五的月亮!
魯班轉(zhuǎn)過身,拿斧子和刨子來到門前。他一斧又一斧地砍去了大樹的枝,一刨又一刨地刨平了樹干上的節(jié)疤,足足干了十二個白天十二個黑夜,才把那根大柁刨得又圓又光。
魯班拿起斧子和刨子進(jìn)屋去見師傅。老師傅又說:“試試你磨的這把鑿子,你在大柁上鑿兩千四百個眼兒:六百個方的,六百個圓的,六百個楞的,六百個扁的!
魯班拿起鑿子和斧子,來到大柁旁邊就鑿起來。他鑿了一個眼兒又鑿一個眼兒,只見一陣陣木屑亂飛。足足鑿了十二個白天十二個黑夜,兩千四百個眼兒都鑿好了:六百個方的,六百個圓的,六百個楞的,六百個扁的。
魯班帶鑿子和斧子去見師傅。老師傅笑了,他夸獎魯班說:“好孩子,我一定把全套手藝都教給你!”說完就把魯班領(lǐng)到西屋。原來西屋里擺好多模型,有樓有閣有橋有塔,有桌有椅有箱有柜,各式各樣,精致極了,魯班把眼睛都看花了。老師傅笑說:“你把這些模型拆下來再安上,每個模型都要拆一遍,安一遍,自己專心學(xué),手藝就學(xué)好了!
老師傅說完就走出去了。魯班拿起這一件,看看那一件,一件也舍不得放下。他把模型一件件擎在手里,翻過來掉過去地看,每一件都認(rèn)真拆三遍安三遍。每天飯也顧不得吃,覺也顧不得睡。老師傅早上來看他,他在琢磨;晚上來看他,他還在琢磨。老師傅催他睡覺,他隨口答應(yīng),可是不放下手里的模型。
魯班苦學(xué)了三年,把所有的手藝都學(xué)會了。老師傅還要試試他,把模型全部毀掉,讓他重新造。他憑記憶,一件一件都造得跟原來的一模一樣。老師傅又提出好多新模型讓他造。他一邊琢磨一邊做,結(jié)果都按師傅說的式樣做出來了。老師傅非常滿意。
一天,老師傅把魯班叫到眼前,對他說:“徒弟,三年過去了,你的手藝也學(xué)成了,今天該下山了!濒敯嗾f:“不行,我的手藝還不精,我要再學(xué)三年!”老師傅笑說:“以后你自己邊做邊學(xué)吧。你磨的斧子,刨子,鑿子,就送給你了,你帶去使吧!”
魯班舍不得離開師傅,可是知道師傅不肯留他了。他哭說:“我給師傅留點什么東西呢”老師傅又笑了,他說:“師傅什么也用不了,只要你不丟師傅的臉,不壞師傅的名聲就足夠了!
魯班只好拜別了師傅,含眼淚下山了。他永遠(yuǎn)記師傅的話,用師傅給他的斧子,刨子,鑿子,給人們造了許多橋梁,機(jī)械,房屋,家具,還教了不少徒弟,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所以后世的人尊他為木工的祖師。
【篇二】少兒精彩名人故事閱讀
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子貢和顏淵到海州游覽?鬃勇牭铰÷〉穆曧懀瑢ψ勇氛f:“山的那邊在打雷和下雨,為何還要趕著去?”子路說:“這不是雷雨聲,而是海浪拍岸之聲。”孔子從未見過大海,想到海邊去看看大海,于是孔子一行乘車到了海邊的朐陽山下。
孔子和他的弟子爬上了山頂,只見水天相連,海闊無際,他們都興奮極了。這時,孔子感到又熱又渴,他讓顏淵下山去舀海水來喝。
顏淵拿了盛器正要下山,忽聽得身后有人在笑,大家都覺得很奇怪,回頭一看,是個漁家孩子,于是就問他笑什么。那個孩子說:“海水又咸,又澀,不能喝!闭f完,他把盛了淡水的竹筒遞給了孔子。
孔子喝了水,解了渴,十分感激那個孩子,正想道謝,忽然海風(fēng)吹來了一陣急雨,子路一看著急了,大聲嚷道:“糟糕,現(xiàn)在到哪里去躲雨呢?”
那個漁家孩子對大家說:“你們都不用著急,請跟我來!”說完,那孩子就把孩子一行領(lǐng)進(jìn)一個山洞,這是他平時藏魚的地方。孔子站在洞口邊躲雨,邊哲學(xué)雨中的海景,不由得詩興大發(fā),吟出了兩句詩:“風(fēng)吹海水千層浪,雨打沙灘萬點坑。”孔子的三個弟子都齊聲贊揚孔子的詩做得好,那孩子卻持反對態(tài)度,他對孔子說:“千層浪、萬點坑,你有沒有數(shù)過?”孔子心服口服地對孩子的反詰表示贊同。
雨停后,那孩子又到海上打魚去了。孔子回想起剛才發(fā)生的幾件事,歉疚而又自責(zé)地對三個弟子:“我以前講過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看來這并不妥當(dāng),還是應(yīng)該提倡‘學(xué)而知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孔子在當(dāng)時已是名揚天下的賢人,但是,在一個孩子面前,他認(rèn)識到自己的不足和錯誤并勇于承認(rèn)。
【篇三】少兒精彩名人故事閱讀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遷居下郢(今陜西渭南縣東北),他是唐代大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與唐代另一大詩人元稹齊名,世稱“元白”,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五卷。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時期,倍嘗離鄉(xiāng)背井之苦。他的祖父和父親做過縣令一類的地方官,祖母和母親都能詩善文。他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五六歲時開始學(xué)寫詩,*歲時已通曉聲韻。他學(xué)習(xí)非?炭,讀書、作文、學(xué)習(xí)寫詩,一日也不間斷。因為經(jīng)常朗讀和寫字,他的口舌生了瘡,手肘磨出了老繭。
貞元三年(公元787年),16歲的白居易帶著自己的詩稿,去京城長安,行進(jìn)在咸陽古道上。此時正值早春,冰消雪融,剛剛生出的嫩芽,沐浴著春風(fēng)在枯蒿腐草間探出頭來,他喃喃自語道:“果真是‘春風(fēng)吹又生’了!
原來他觸景生情,想起他寫的題為《賦得古原草送別》的詩來了。
白居易來到長安,拜見了擔(dān)任著作郎、掌管編纂國史和起草重要文件的大詩人顧況。白居易恭恭敬敬地從書囊里拿出自己的詩稿,懇請顧況指教。
老人將詩稿漫不經(jīng)心地打開,低聲吟讀起來。讀著讀著,他忽然被那首題為《賦得古原草送別》的詩吸引住了。他反復(fù)吟詠品味著: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妙絕!妙絕!”老人讀完這首送別詩,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絕。他喜歡這首詩真摯充沛的情感和樸實無華的風(fēng)格,尤其欣賞前四行耐人尋味的獨特意境。作為人,不同樣應(yīng)該像那莽原上的野草一樣,在逆境中頑強(qiáng)地斗爭、倔強(qiáng)地生活嗎?“恩師過獎了,晚生無地自容!卑拙右准t著臉,喃喃地說道老人從白居易口里知道白居易家世,知道他從11歲起就遠(yuǎn)離故鄉(xiāng)親人,在浙江一帶過著萍蹤浪跡的生活;知道他今天來長安是希望在這人才薈萃的國都,得到詩人的推薦和延聘,找到一個理想的出路,施展自己的抱負(fù)。老人越發(fā)憐愛這位才華橫溢的少年詩人了。顧況開始看到詩稿上寫“白居易”
三個大字時,還打趣說:“長安物價猛漲,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后來緊緊拉住白居易的手說:“年輕人,能寫出這樣的詩句,不要說住在長安,就是走遍天下也不困難了!老夫剛才開了個玩笑,可不要見怪噢!
由于得到顧況的夸贊,白居易很快在長安出了名。不到幾年,他考中進(jìn)士。唐憲宗聽說他的名氣,又提拔他做了翰林學(xué)士,后來又派他擔(dān)任右拾遺。
白居易并不是一個追名逐利、阿諛奉承的官僚。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樂府詩,有不少是揭露當(dāng)時社會上的不良現(xiàn)象,對官僚統(tǒng)治集團(tuán)魚肉人民的罪行進(jìn)行無情的抨擊,對勞動人民的痛苦遭遇表示無限的同情。他又敢于向皇上犯言直諫,大膽發(fā)表意見,所以皇帝反感,同僚妒恨,他一生政治上很不得志,后來降為江州司馬。以后雖然又幾次回到京城,做了幾任大官,但因為朝政混亂,像白居易這樣的人不可能有所作為。他把主要精力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共寫下二千八百多首詩,這些詩成為我國文學(xué)寶庫中燦爛的明珠。
【篇四】少兒精彩名人故事閱讀
唐代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黃巢從小就喜愛菊花。唐代風(fēng)俗,在重陽節(jié)這天,親友相約登高,飲酒賞菊。黃巢的爺爺因為自家滿園菊花盛開,便在園中擺下家宴,邀子侄們一起來賞菊。酒過三巡,老爺爺一時興起,提議以菊花為題,大伙兒聯(lián)句賦詩。誰知輪到他聯(lián)句時,竟一時想不出佳句來。坐在爺爺身旁的黃巢等得不耐煩了,就搶先脫口吟道:“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赫黃衣!
清脆的童音剛落,頓時贏得全場喝采。可唯獨黃巢的父親神色惶恐,連連搖頭說:“這赫黃衣是老天賜給皇帝的,你怎么敢隨便亂說,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說著,就要動手教訓(xùn)黃巢。老爺爺一看不好,連忙擋住,說道:“恕他年幼,不要打了,就罰他重做一首吧!”
不等父親表態(tài),黃巢立即應(yīng)聲:“遵令!”只見他略加思索,立成一篇:“颯颯西風(fēng)滿園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李一處開。”
詩的大意是說:在颯颯的秋風(fēng)中,滿園菊花一齊開放,但因秋天逐漸寒冷,所以蜂蝶不來。將來我如果做了春天之神,就要讓菊花和桃花、李花同在春天開放。
這首詩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舉座的人都為他的詩才驚嘆不已。
后來,黃巢赴京趕考。雖然他抱負(fù)遠(yuǎn)大,才華橫溢,但由于科場黑暗和朝廷*,結(jié)果卻名落孫山。此時,他深感自己像開不逢時的菊花,又做了一首詠菊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戴黃金甲!边@鏗鏘有力的詩句,表達(dá)了他要砸碎舊世界、重奠新乾坤的豪情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