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日作文# #有趣的端午節(jié)初中作文800字#】端午的花盛放,端午的粽子香,端午的思念最悠長;端午的酒清香,端午的艾葉長,端午的緬懷在胸膛;端午的龍舟長,端午的夢悠揚,端午的傳統(tǒng)不能忘。愿你端午時節(jié)快樂!队腥さ亩宋绻(jié)初中作文800字》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有趣的端午節(jié)初中作文800字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帶著粽子的香味又走進了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東北的端午節(jié)正是野百合(五星花)開的時候了,兒時的端午節(jié)清晨,母親會在太陽沒有升起之前,讓我和妹妹到我們家后面的山上去采露水,然后用露水洗臉,媽媽說:“這時的露水可以治眼疾,會讓眼睛變得明亮有神!蔽液兔妹玫难劬σ恢倍挤浅=】担遣皇怯枚宋绲穆端闯鰜淼,我們也沒有經(jīng)過查證,不過妹妹的眼睛的確非常有神,亮的出奇。以至于妹妹在賽場上看著對方的時候,對手都不敢直視她。這些年,她每次從賽場上下來的時候,都會與我說:“姐姐我上賽場的時候就是先用眼睛看著我的對手,讓她心里慌亂,呵呵……妹妹的眼神竟然成了她打敗對手的法寶,成為了世界冠軍。
清晨我們到了山上,總是用露水洗臉,洗眼睛,然后我們就會采野百合,俗名五星花,它是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100厘米,被緊貼稍長的毛,毛略粗糙。單葉,線形或披針形,上面略被毛或幾無毛,下面披絲光質(zhì)毛;幾無葉柄;托葉極細小,剛毛狀?偁罨ㄐ,頂生或腋生,有花2~20朵,花朵密集一起。苞片及小苞片極相似,我與妹妹非常喜歡五星花,偶爾也會把花片放到嘴里咀嚼。每次下山的時候都會采幾束野百合。媽媽是個非常喜歡花的人。媽媽總是會把我與妹妹采的野百合放到玻璃瓶里養(yǎng)起來。
媽媽把大米水飯端上桌,把各種煮熟的蛋端上桌,有鴨蛋,雞蛋,鵝蛋,滿滿一盆。媽媽是個非常勤勞的人,家里總是養(yǎng)很多家禽,但卻很少將蛋賣出。媽媽說她小的時候受過太多的苦,挨餓那年代,因為一個白菜根和我的舅舅搶的直哭。
當年媽媽在懷有妹妹的時候,直到妹妹出生,也沒吃過一個雞蛋。媽媽苦了大半輩子,她總是努力地讓我與妹妹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她總是不辭辛苦的養(yǎng)很多的家禽,小的時候,我吃夠了各類家禽蛋,甚至于浪費到光吃當黃,蛋清全部扔掉。就是在我結(jié)婚以后,我也從不吃一口蛋清,因為媽媽一直在養(yǎng)著家禽,家禽蛋多的是,我也一直在享受著光吃蛋黃而不吃蛋清的幸福。
媽媽走了,帶著對這個世界無限的眷戀離開了我們,離開了她最深愛的兩個孩子。我也把我這些年不吃的蛋清也全部吃掉了,因為我沒有蛋清可以浪費了,每個鴨蛋都要去市場上買,我也不舍得扔掉了蛋清,女兒卻養(yǎng)成了和我一樣的習慣,對于女兒扔掉的蛋清,我都撿起來吃了。
在媽媽去世的當月,我把家里所有的家禽都賣掉了,爸爸除了傷心,已經(jīng)沒有任何心情再喂養(yǎng)這些家禽,我將爸爸接到城里和我一起生活。
端午節(jié)的野百合依然在開放,可是在我的那束野百合已經(jīng)沒有了色彩,是那樣的蒼白。
【篇二】有趣的端午節(jié)初中作文800字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已經(jīng)到來了,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過了一個端午節(jié)。
我非常期盼端午節(jié)的到來,因為我想學著包粽子。我拿來了糯米,砌成了三角形。又拿來剛剛煮好的大紅棗插到了糯米上。然后再用竹葉把餡兒包好,還用線來回的纏繞,覺得做得很結(jié)實。接下來我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煮了十分鐘,拿出來一嘗,糯米硬硬的,我趕緊吐了出來。媽媽說糯米不泡是煮不熟的。哎呀,我怎么忘了這一環(huán)節(jié)了呢?磥眙兆游易约菏前怀闪,只有等著吃現(xiàn)成的了。
一會兒,媽媽叫著我一起去趕集,我第一次趕集覺得很新鮮。來到集上賣菜、賣水果的應(yīng)有盡有。我看到了一個大西瓜,看樣子已經(jīng)熟透了,媽媽買下了這個大西瓜,我開開心心的把它抱回了家。媽媽還買了許多東西,我最喜歡的還是那些大粽子。
回到家,我拿起粽子就吃,吃的滿嘴都是米香,特別是那大紅棗,吃到嘴里又香又甜。
我們過了一個歡快的端午節(jié)。開心從皺紋中溢了出來,層層疊疊的。我揮了揮手:“好,奶奶再到這兒接我。 蹦棠虘(yīng)著。車開走了,倒車鏡中奶奶停駐了一會兒,蹣跚地往回走。爸爸嘆道:“唉,老人看一次便少一次了!”而去年過年時我沒回老家,奶奶也再不能站在那門前等我們回來了。記得有一年清明,奶奶住在我家,而去世多年的爺爺?shù)哪乖谇Ю镏獾睦霞。奶奶當年頭腦還很清楚,在廚房忙活了一下午,做了一籠綠色的、竹葉蓋著的糯米餅。我問奶奶這是什么,奶奶說:“清明果啊,在老家,每年清明我都做的,你沒吃過吧,來嘗嘗!”我聞到清明果的清香,便夾了一個來嘗,但并沒有想象中好吃,糯米的香味聞到卻吃不到。好不容易才吃完一個,便放下了筷子。奶奶見我不是太喜歡,嘆了口氣,坐在沙發(fā)上,揀了一個最小的,一口一口嘗著,慢慢地嚼。香味聞得到卻吃不到,人啊,憶得起卻見不到。去年清明時節(jié),爸媽回到老家為爺爺奶奶掃墓。在北京的家中,有外婆外公和一個老家來的保姆陪我住。
外公近來明顯地老了,外婆還是沒怎么變。保姆在清明那天,做了一盤清明果放在餐桌上。外婆外公和我坐在客廳看電視,不知怎的就說起了我的爺爺奶奶。外婆說:“你爺爺過世的那年也是我和你外公在這里照看你的。你才六歲,問你還記不記得起爺爺?shù)拿嫦,你說不記得。十年啦,你奶奶,終于又見到你爺爺啦……”我起身,到餐桌旁抽了張面巾紙,拭去淌下的淚水。又是清明果啊!清明果仍是綠綠的,蓋著一片竹葉,散發(fā)著熟悉的香味。我夾起一個,咬下一口,仍是口中沒有滋味。而淚又流下了,咬一口,咸咸的。人啊,憶得起卻見不到。我吃完了那一個清明果,重新擦了眼淚,把桌上那盤清明果端到客廳,“外公,外婆,嘗嘗保姆做的清明果吧!”外婆和外公笑了笑,應(yīng)著:“好,好……”一人夾起一個嘗著,他們臉上的皺紋,也層層疊疊著。今年清明,或許仍在忙著復(fù)習而無法回老家,但明年清明,我想回老家看看從沒見過的清明時節(jié)的漫山杜鵑,和我的爺爺、奶奶,還有,外公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