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國學(xué)《資治通鑒》名句及解釋

時(shí)間:2020-04-09 10:55: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xùn)練# #國學(xué)《資治通鑒》名句及解釋#】《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shí)19年告成。它以時(shí)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下面是®無憂考網(wǎng)分享的國學(xué)《資治通鑒》名句及解釋。歡迎閱讀參考!



國學(xué)《資治通鑒》名句及解釋【篇一】

  1.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而發(fā)矢不直!顿Y治通鑒•唐紀(jì)》

  釋義:木心不直,它的紋理就會歪歪斜斜,用這種木材制造的弓,雖然強(qiáng)勁,可是發(fā)射出去的箭矢也不會直飛目標(biāo)。

  2.能擇善者而從之,美自歸己。——《資治通鑒•宋紀(jì)》

  釋義:能選擇別人的長處去學(xué)習(xí)它,這種長處自然也就屬于自己了。

  3.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顿Y治通鑒•唐紀(jì)》

  釋義:德行勝過才能,叫做君子;才能勝過德行,就叫做小人。

  4.不誠于前而曰誡于后,眾必疑而不信矣。——《資治通鑒•唐紀(jì)》

  釋義:事前不誠實(shí)而事后卻表白自己誠實(shí),這必然會引起人們的懷疑而讓人不相信自己。

  5.好勝人,恥聞過,騁辯給,眩聰明,厲威嚴(yán),恣強(qiáng)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顿Y治通鑒•唐紀(jì)》

  釋義:爭強(qiáng)好勝,不愿意聽到別人提缺點(diǎn),喜歡放開自己的舌尖而馳騁辯才,顯示小聰明,對人過于苛刻嚴(yán)厲,頑固不化且自以為是。這六點(diǎn),都是君主應(yīng)當(dāng)特別加以警惕的毛病。

  6.千鈞之弩,不為鼷鼠發(fā)機(jī);萬石之鐘,不以莛撞起音!顿Y治通鑒•漢紀(jì)》

  釋義:千鈞重的弩弓,不會為了射一只小鼠而開動;萬石重的大鐘,不會因?yàn)橐桓萸o碰撞而發(fā)出聲音。指大材不可用在小處,大事不會因小的動靜而啟動。

  7.聰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聞少見者戒于壅蔽!顿Y治通鑒•漢紀(jì)》

  釋義:聰明通達(dá)的人要警惕過于明察;聽得少、見得少的人要避免閉塞無知。

  8.得財(cái)失行,吾所不取!顿Y治通鑒•陳紀(jì)》

  釋義:獲得財(cái)物卻喪失了德行(得不義之財(cái)),這樣的事我是不去做的。

  9.去就以道,可謂君子矣。——《資治通鑒•晉紀(jì)》

  釋義:離開自己的職位,或繼續(xù)留任,都能出于正理,這就是高尚的人了。

  10.夫登進(jìn)以懋庸,黜退以懲過,二者迭用,理如循環(huán)!顿Y治通鑒•唐紀(jì)》

  釋義:讓他升任,是為了獎勵他的功勞;罷免他,是為了懲罰他的過錯。這兩方面常?梢越惶媸褂谩

國學(xué)《資治通鑒》名句及解釋【篇二】

  1.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顿Y治通鑒•唐紀(jì)》

  釋義:大丈夫答應(yīng)別人一句話,即使許以千金也不會改變。

  2.凡人之情,窮則思變!顿Y治通鑒•唐紀(jì)》

  釋義: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沒有辦法之時(shí),就會設(shè)法改變現(xiàn)狀。

  3.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潔。——《資治通鑒•漢紀(jì)》

  釋義:標(biāo)桿彎曲,其影子也一定是歪歪斜斜的,源頭清澈,水流也一定是清清潔潔的。

  4.老禾不早殺,余種*良田!顿Y治通鑒•陳紀(jì)》

  釋義:殘留在地里的頭季稻谷不早點(diǎn)割掉,它落下的稻粒必然會使良田荒蕪。

  5.立功者患信義不著,不患名位不高!顿Y治通鑒•晉紀(jì)》

  釋義:立功的人擔(dān)心自己的信義不顯著,而不必憂慮自己的名譽(yù)和地位不高。

  6.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難,豈可以獨(dú)生乎?——《資治通鑒•漢紀(jì)》

  釋義:因?yàn)樽约旱脑蚨谷讼萑胛>,君子必定要和他共患難,怎么可以獨(dú)自活下來呢?

  7.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顿Y治通鑒•唐紀(jì)》

  釋義:聽人說的不如親身經(jīng)歷,親耳聽到不如親眼見到。

  8.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遺其力,而不能者不得處其任!顿Y治通鑒•魏紀(jì)》

  釋義:賢明的君主在用人時(shí),能使有才的人竭盡全力,而不讓不學(xué)無術(shù)的人白白占著位子。

  9.沒齒而無怨言,圣人以為難!顿Y治通鑒•魏紀(jì)》

  釋義:一輩子連句怨恨的話都不說,這恐怕連圣人也難以做到。

  10.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測也。——《資治通鑒•唐紀(jì)》

  釋義:發(fā)怒是人之常情,但不發(fā)怒而常把笑容掛在臉上的人,這種人是最難讓人猜測的。

  11.面從后言,古人所誡!顿Y治通鑒•魏紀(jì)》

  釋義:古人最忌諱的是,表面服從而背后反對。

  12.明者,銷禍于未萌。——《資治通鑒•漢紀(jì)》

  釋義:聰明的人總能把禍患消滅在沒有產(chǎn)生的時(shí)候。

  13.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顿Y治通鑒•周紀(jì)》

  釋義:家道貧困的時(shí)候就希望有個能持家的好妻子,國家大亂的時(shí)候就希望有個治國有方的好宰相。

  14.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資治通鑒•周紀(jì)》

  釋義:才能是德行的資本,德行是才能的統(tǒng)帥。

  15.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唐紀(jì)》

  釋義:多方面聽取意見,才能明辨是非;單聽信某方面的話,就會愚昧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