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古代四字成語故事一:【百折不撓】
東漢官員橋玄品行端莊,嫉惡如仇。有次,一伙強盜綁住他十歲的兒子,帶進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橋玄立即拿錢贖取,遭到橋直的怒斥。不多時,官兵包圍了橋家,因怕強盜會殺橋直的兒子,遲遲不敢動手。這時橋玄憤怒地喊道:“我難道能因為兒子的生命而放了這伙壞人嗎?”催促官兵們趕緊動手。結果,橋玄的兒子被強盜殺死了。人們稱贊橋玄“百折不撓”,始終保持節(jié)操。
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不管經(jīng)受多少挫折,決不退縮或屈服。形容意志堅強、品節(jié)剛毅。折:挫折。撓:彎曲。
簡短古代四字成語故事二:【三生有幸】
唐朝有一個和尚,號國澤,對佛學有高深的造詣,和他的朋友李源善很要好,有一天,二人一同去旅行,路過一處地方,看見一個婦人在河邊汲水,那位婦人的肚子很大,已經(jīng)懷孕了。圓澤指著婦人對李源善說:“這個婦人懷孕已經(jīng)有三年了,等待我去投胎,做它的兒子,可是我一直避著,現(xiàn)在看見她,沒有辦法再避了。三天之后,這位婦人已經(jīng)生產(chǎn),到那個時候請你到她家去看看,如果嬰孩對你笑一笑,就是我了。就拿這一笑作為憑證吧!再等到第十三年那一年,中秋的月夜,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那時我們再相會罷。”他們分別后,就在這一天夜裹圓潭果然死了,同時那個孕婦也生了一個男孩子。
第三天,李源善照看圓澤的話,到那位婦人家里去探看,嬰兒果然對地笑了一笑。等到第十三年后的中秋月夜,李源善如期到達天竺寺去尋訪;剛到寺門口,就看到一個牧童在牛背上坐看唱歌,道:“三生石上舊情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
現(xiàn)在一般人凡是比喻有特別的緣份;蚺笥验e在一種偶然的機會里或特殊的環(huán)境中相識,成為知己,又能夠幫助自己的,就以“三生有幸”來稱譽。
簡短古代四字成語故事三:【安居樂業(yè)】
春秋時,有一位聞名的哲學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聃。據(jù)說他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白頭發(fā)。白胡子的小老頭兒;所以人們稱他“老子”;還說他是在一棵李樹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因為他耳朵長得非凡大,所以名“耳”。其實,老子是人們對他的尊稱。老于對當時的現(xiàn)實不滿,并反對當時社會上出現(xiàn)的革新浪潮,想走回頭路。他懷戀著遠古的原始社會,認為物質的進步和文化的發(fā)展毀壞了人民的淳樸,給人們帶來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現(xiàn)“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老于是這樣描繪他所設想的“小國寡民”社會的:國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許許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們。不要讓人民用生命去冒險,也不向遠處遷移,即使有車輛和船只,也無人去乘坐它們,即使有兵器裝備,也無處去使用它們。要使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結繩記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適,住得很安適,滿足于原有的風俗習慣。鄰近各國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叫互相聽得見,但是人們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來。
這個成語出自《老子》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表示生活美滿、安定。
簡短古代四字成語故事四:【騎驢覓驢】
從前一個叫王三的人趕五頭毛驢到集市上去賣,自己騎上一頭。半路上他想數(shù)一下驢子,發(fā)現(xiàn)只有四只,心里犯疑惑,再次數(shù)還是四頭。于是下來再數(shù),五頭毛驢全在。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是騎驢找驢,把騎的那頭給忘了。
【釋義】騎著驢去找別的驢。原比喻一面占著一個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稱心的工作,F(xiàn)多比喻東西就在自己這里,還到處去找。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志公和尚大乘贊》:“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騎驢覓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