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本科留學申請條件及費用
一、申請條件
1.大學成績
大學成績是代表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好壞的一個標準,所以德國大學也要看申請的成績,也就是分數(shù)高低,德國大學不采用百分制計分,而是采用5分制計分,1分為滿分,5分為低分。如果申請人的平均分在80分以上,折算成德國成績是2.5分以內(nèi),那么就可以申請德國TU9或者精英大學了,比如斯圖加特大學,慕尼黑工業(yè)大學,柏林自由大學,柏林工業(yè)額大學等等。
如果申請人的成績在75-80分之間,申請這些大學的難度會加大,但是可以作為沖刺學校申請試試,同時選擇一些非TU9和精英大學作為保底院校。比如電器工程有多特蒙德工業(yè)大學,紐倫堡,開姆尼茨工業(yè)大學等。信息工程有康斯坦茨,薩爾布呂肯,勃蘭登堡工業(yè)大學等。機械工程有克勞斯特爾,凱澤斯勞滕,不來梅等大學。如果申請人的成績低于75分的話,那么申請研究生的難度就更大了,可以選擇申請該專業(yè)的本科,或者非受限專業(yè)(也就是專業(yè)位置沒有數(shù)量限制的專業(yè))。
2.外語成績
目前申請德國大學普遍用德語授課,德福成績一般要求達到聽,說,讀,寫每項4分,總分16分,有些專業(yè)要求達到18-20分,比如對外德語,日耳曼文學,法律專業(yè)。像企業(yè)經(jīng)濟學,企業(yè)管理學還要求申請人提供雅思6.0分以上的成績。
3.APS成績
APS成績和本科成績重要程度相當,APS成績是以大學成績算出來,具體是把大學的算數(shù)平均分導入到德國巴伐利亞公式里,得出一個成績,基本上和第一條一樣,也就是說達到80分,相當于APS2.5分。
4.獲得獎項榮譽
包括在學校獲得的獎學金及競賽獲獎等。此項內(nèi)容建議寫進個人履歷里,能夠反映申請人的個人能力和專業(yè)以外的愛好。
5.國外交換經(jīng)歷
國外留學或者交換生經(jīng)歷在申請時也是增加自己亮點的地方。該經(jīng)歷能從側面反映出申請人的語言能力,國外生活的獨立能力。其次如果該交換大學恰好是目的大學,能夠得到該大學老師的推薦就更好了。
6.課程匹配度
課程匹配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是否會被錄取。學校除了通過對比成績單上的科目,部分學校在申請時還要求寫modulhandbuch,比如斯圖加特大學,慕尼黑工業(yè)大學,需要將自己專業(yè)的進行歸類并描述。一般申請研究生,德國大學要求你在中國的本科學費要達到90-110個學分,有些專業(yè)還要求你學過某些課程。
7.實習
對于很多學校來說,實習都是申請的必要條件,一般情況下都要求需要完成一定周數(shù)的實習。此外德國除了注重理論教學外還很重視實踐,盡管部分學校申請不要求實習,但同學們?nèi)绻懈鷮I(yè)相關的實習將是很大的加分項。同時在簡歷和動機信里面實習的描述應該簡單明了,讓教授看了就能夠對你的經(jīng)歷有所贊賞。
二、德國本科留學費用
1.大學語言班學費
800學時 8000馬克 ( 4110歐元);
2.國大學學習
免收學費
3.自保金
即一年在德生活費 12500馬克 ( 6400歐元 )
此費用為分期交付,即簽合同時交付第一筆為2000元人民幣,收到錄取通知書后再交付第二筆為10000元人民幣。
4.注冊費
德國的大學屬于社會福利的一部分,留學生在公立學校學習,是不需要交納學費的,只需要在每學期開始時交納基本的注冊費用即可。德國學校的注冊費標準不一,由各個學校自行制定,但一般來說不會超過80歐元。
5.保證金
德國的移民部門對留學生簽證申請,提出了經(jīng)濟擔保要求,以此確保留學生不會在德國留學期間陷入經(jīng)濟困境。目前,德國移民部門對中國留學生的擔保金要求在每年8640歐元,留學生可以將這筆保證金存入特定的賬戶,在申請成功后每個月還可以從這個賬戶中提取720歐元的生活費。
6.保險費
德國留學的保險費每月56歐元,必須買,存進銀行每月自動扣除。保險后看病幾乎不用錢。
7.住宿費
德國的學生宿舍,是留學生好的選擇,宿舍的費用一般僅在100歐元左右,基本可以算得上是便宜的住宿形式。德國的一些大城市,如慕尼黑、法蘭克福和伯林等城市,留學生在校外租房需要支付高額的租金,通常情況下,租金的水平在200到300歐元左右。
8.伙食費
此外,伙食費也是讓人關心的問題,在德國留學費用中,不少人認為伙食費占據(jù)了大頭,其實一般德國學校都有提供食堂,如果想吃的好一點的話可以自己開小灶,一般正常來說學校每月的伙食費是不會超過100歐元的。
擴展閱讀:德國留學有幾種方式能申請本科
一、第一種-預科
現(xiàn)狀:
就這個概念來說,很多學生可能對這都不太了解,認為預科是不是語言的準備班,但其實并不是,這個是該國對國外的學生,高中和本科之間的銜接,而且因為該國學制的很多關系,并非直接就是語言準備班,特別熱門專業(yè)類的預科,就算是申請也需要具備一定的德語或者英語,這主要是針對該國綜合類和應用內(nèi)這兩類院校,且還會因為授課內(nèi)容的不同,分成了五類分別是經(jīng)濟、科學、理工、文科、語言,其中藝術類放在了文科里面,這是說預科在申請的時候,只能讀相關的這個專業(yè),比如學生是選擇了理工預科,在完成后,本科肯定只能選擇理工的一些,如數(shù)學、生物、工程、計算機,想申請醫(yī)學、英語、金融就不屬于一個專業(yè)相同的銜接關系。
申請:
通常的預科也是會有要求的,主要是針對有三類學生,大專的3年畢業(yè)、在本科沒有學期成績、高中畢業(yè)之后沒有注冊大學,這三類學生都是需要,通過申請讀到預科,而且只能申請到預科班,因為直接申請讀本通常都是沒有達到要求。
預科也需要過APS的審核,并且在APP里面過現(xiàn)場審核也就是面試,這里建議大家讀預科,去選擇一些排名是沒有特別高的,這樣人數(shù)少些競爭也就小一些,學生能夠拿到通知offer的幾率也就高一些,畢竟預科結束后,學生的目的主要還是可進入本科就讀。
二、第二種-211大學+APS
這是第二類,是否就是說學生不是國內(nèi)211/985,就不能有這個申請的,但也不能完全裁定,只是一個概率性的問題,就是該院校還是挺喜歡我國211/985的學生,會額外給他們提供比較巧妙的申請方式,當然學生還是要過APS審核,再然后德語要求,還要通過一個DSH考試分數(shù)。對這類學生,是要求大學在讀了,并且至少修滿了一個學期,對普通院校來說,修滿本科的三個學期,是有機會申請去該國本科的,但是對德語的要求需要滿800個學時。
擴展閱讀:德國本科留學誤區(qū)一覽
1、只選擇有名氣和排名高的大學
赴德留學的中國學生往往會選擇名氣大和排名高的大學。他們認為大學之間應該有名氣、排名高低之分,而事實上德國大學大的特點就是整體教學水平均保持在高端水平,這也一直是世界高等教育學習和研究的對象。
2、認為應用技術大學類似于?
學生大多都會對應用技術大學存在誤解,認為德國的應用技術大學不屬于常規(guī)的高等教育,有點類似于中國的大專。事實上,應用技術大學正是德國高等教育突出的特點,應用技術大學專業(yè)內(nèi)容的理論、實踐、科研和企業(yè)密切相聯(lián),因此德國應用技術大學畢業(yè)的學生一貫是世界企業(yè)都關注以及努力爭取的人才。
3、對學制存在誤解
在1999年歐洲“博洛尼亞”教育進程之前,德國的高等教育一直采用本碩連讀制。但自1999年以來,95%的德國大學已經(jīng)改為本科3年制、碩士2年制。因此對于外國留學生不再因學制造成留學上的困難。
4、認為德國大學畢業(yè)難
實際上,德國選課制是非常自由的,這也為學生提供了非常廣闊的學習機會和學習空間,但是需要學生具備獨立的學習能力和習慣。
5、認為德語學習時間長
很多學生聽說某些同學在德國學習德語的時間非常長,實際上,有英語基礎的學生在1年內(nèi)可完全掌握同一語系的德語。而如果在德語基礎較弱的情況下前往德國學習德語,往往會由于國外課程設置松散和自由的生活環(huán)境而過多的耽誤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