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2020年安徽公務員考試行測文學常識考點:年齡稱謂

時間:2020-02-10 09:13:00   來源:無憂考網     [字體: ]
【#公務員考試# #2020年安徽公務員考試行測文學常識考點:年齡稱謂#】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huán)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下文是®無憂考網為您詳細整理的2020年安徽公務員考試行測文學常識考點:年齡稱謂,有需要的考生不妨多多參考一下我們?yōu)槟窒淼膬热荨?br>
  古代根據(jù)男子成長過程的特點,以十年為單元,將人生大致分為九個階段,分別是"幼""弱""壯""強""艾""耆""老""耄""期"。除了這樣的總體分類之外,古代還有一些特殊年齡的對于的具體稱謂,考察的頻率也會高一些。

  0歲:初度——指小兒初生之時。

  赤子、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1歲:牙牙——嬰兒學語的聲音。

  周晬——指嬰兒周歲。

  2歲:孩提——指初知發(fā)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2-3歲的兒童)

  8歲:總角——古代兒童將垂發(fā)扎成兩個發(fā)髻,形狀似羊角,(“總”為聚攏的意思)故稱“總角”。

  童齔——通常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

  10歲: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13歲: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以豆蔻來指代女子13歲。

  15歲:及笄——指女子成年,笄,指古代束發(fā)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后,就將頭發(fā)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

  束發(fā)——指男子成童之年,要把之前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

  16歲:二八——二八為兩個八歲相加為十六歲。

  破瓜、碧玉年華——古代將瓜拆分成兩個八來紀年,破瓜即為兩個八,相加為十六歲。

  20歲: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加冠禮,表示已經成年。但體型尤未壯,故稱弱冠。

  桃李年華——指女子二十歲。

  30歲:而立——指男子三十歲?鬃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墩撜Z·為政》。

  40歲:不惑——指男子四十歲。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墩撜Z·為政》。

  50歲:天命——指男子五十歲。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艾——艾稱年老的。

  半百——一百的一般為五十。

  60歲:耳順——指男子六十歲。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墩撜Z·為政》。

  花甲——天干地支紀年法,從甲子開始,六十年為一周。通常叫做“六十花甲子”,因此六十歲稱作花甲。

  70歲:從心——指男子七十歲?鬃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墩撜Z·為政》。

  古稀——古人很少有人活到七十歲。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后人就依次稱七十歲為古稀之年。

  77歲:喜壽——指77歲,草書的囍字似七十七,故代指七十七歲。

  80歲:耄耋——指八十歲。《爾雅·釋言》注:“八十為耋。”耄耋泛指晚年,常代表八九十歲的老人。

  88歲:米壽——米字拆開為八十八,故代指八十八歲,還可表示年事雖高但任食欲旺盛。

  90歲:上壽——指九十歲。

  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褶皺如同老人的皮膚,故借此指代九十歲。

  凍梨——年事較高的老人會有老年斑,如同凍梨上的斑紋,九十歲的老人也稱凍梨。

  99歲:白壽——九十九歲比百歲差一歲,百字去掉一為白,故稱白壽。

  100歲:期頤——是一百歲的特稱!抖Y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注:“期,猶要也;頤,養(yǎng)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yǎng)道而已!币馑际牵喝说揭话贇q,吃飯穿衣都要孝子來照顧。故稱一百歲為期頤之年。

  108歲:茶壽——茶字上面為廿(二十),下面為八十八,兩者加和為108歲。

  140歲:雙稀、雙慶——七十歲為古稀之年,140歲為兩個七十歲,即為雙稀。

  通過一定的解釋說明,我們在理解記憶上就會輕松一些,知道了年齡的特殊稱謂不但在常識積累方面有所提升,還能是的我們增長一定的文化涵養(yǎng),在聊天和稱呼的時候不至于說錯而感到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