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于赤壁的古詩詞篇一
《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鑒賞:
詩篇的開頭借一件古物興起對前朝人、事、物的慨嘆。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边@兩句意為折斷的戰(zhàn)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銷蝕,自己將它磨洗后認出是前朝遺物。在這里,這兩句描寫看似平淡實為不平。沙里沉埋著斷戟,點出了此地曾有過歷史風云。戰(zhàn)戟折斷沉沙卻未被銷蝕,暗含著歲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發(fā)現(xiàn)了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銹跡斑斑的“折戟”,使得詩人思緒萬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凈出來辨認一番,發(fā)現(xiàn)原來是赤壁之戰(zhàn)遺留下來的兵器。這樣前朝的遺物又進一步引發(fā)作者浮想聯(lián)翩的思緒,為后文抒懷作了很好的鋪墊。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边@后兩句久為人們所傳誦的佳句,意為倘若當年東風不幫助周瑜的話,那么銅雀臺就會深深地鎖住東吳二喬了。這里涉及到歷的赤壁之戰(zhàn)。這對于詩人而言是相當清楚的,因為杜牧本人有經(jīng)邦濟世之才,通曉政治軍事,對歷史時事是非常熟悉的。眾所周知,赤壁之戰(zhàn)吳勝曹敗,可此處作者進行了逆向思維大膽地設(shè)想,提出了一個與歷史事實相反的假設(shè)。假若當年東風不幫助周瑜的話,那結(jié)果會如何呢?詩人并未直言戰(zhàn)爭的結(jié)局。而是說“銅雀春深鎖二喬”,銅雀臺乃曹操驕奢*樂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這里的銅雀臺,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曹操風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風流韻味,最后再用一個“鎖”字,進一步突顯其金屋藏嬌之意。把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勝負寫得如此蘊藉,實在令人佩服。
有關(guān)于赤壁的古詩詞篇二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zhàn)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聳云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
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xiàn)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fā)豪氣滿懷。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zhàn)船燒得灰飛煙滅。
我今日神游當年的戰(zhàn)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fā)。
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賞析: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zhuǎn)而以曠達之心關(guān)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涌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云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并收筆下。
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么一己之榮辱窮達復(fù)何足悲嘆!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則汲汲于一時功名。不免過于迂腐了。接下兩句切入懷古主題,專說三國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極有分寸。赤壁之戰(zhàn)的故地,爭議很大。一說在今湖北蒲圻縣境內(nèi),已改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內(nèi)有四處地名同稱赤壁者,另三處在黃岡、武昌、漢陽附近,蘇軾所游是黃岡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議論。
"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涌的壯觀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江山如畫"是寫景的總括之句。"一時多少豪杰"則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
蘇軾重點要寫的是"三國周郎",故下闋便全從周郎引發(fā);換頭五句寫赤壁戰(zhàn)爭,與周瑜的談笑論戰(zhàn)相似。作者描寫這么一場轟轟烈烈的戰(zhàn)爭也是舉重若輕,閑筆紛出;從起句的"千古風流人物"到"一時多少豪杰"再到"遙想公瑾當年",視線不斷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寫周瑜卻不寫其大智大勇,只寫其儒雅風流的氣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綸巾"看作是諸葛亮的代稱,因為諸葛亮的裝束素以羽扇綸巾;但在三國之時,這是儒將通常的裝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復(fù)古《赤壁》詩云:"千載周公瑾,如其在目前。
詩人是個曠達之人,盡管政治上失意,卻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這首詞就是他這種復(fù)雜心情的集中反映,詞中雖然書寫失意,然而格調(diào)是豪壯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題作品顯然不同。詞作中的豪壯情調(diào)首先表現(xiàn)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長江的非凡氣象,古戰(zhàn)場的險要形勢都給人以豪壯之感。周瑜的英姿與功業(yè)無不讓人艷羨。
有關(guān)于赤壁的古詩詞篇三
1.滿江紅.赤壁懷古-——戴復(fù)古(宋)
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
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qū)宇。
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
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江上渡,江邊路。
形勝地,興亡處。
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
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
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
2.赤壁歌送別——李白
二龍爭戰(zhàn)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zhí)煺赵坪?周瑜于此破曹公。
3.詠赤壁——王周(唐)
帳前斫案決大計,赤壁火船燒戰(zhàn)旗。
若使曹瞞忠漢室,周郎焉敢破王師。
4.悠悠赤壁——杜甫(唐)
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蒼梧。
帝子留遺憾,曹分屈壯圖。
5.過赤壁偶成佳句明·王奉
。ㄒ唬┏啾跈M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公。天公已定三分勢,可嘆*雄不自量。
(二)孟德雄心瞰啖吳,皇天未肯遂共圖。水軍八十萬東下,赤壁山前一火無。
6.古戰(zhàn)場赤壁感懷明·方逢時
危磯絕峭倚清江,人道曹劉舊戰(zhàn)場。
往事已隨寒浪滅,遺蹤惟有暮山長。
云霞尚帶當年赤,蘆荻空余落日黃。
欲吊英雄千古憾,漁歌聲里又斜陽。
7.赤壁山——明·龍仁夫
踣呂摧袁虎視耽,阿瞞氣勢展江南。
磯頭一霎東風轉(zhuǎn),天下江山自此三。
8.赤壁石刻元·朱楨
赤壁之山上摩空,三江之波浩無窮。
峭壁窮峙江流東,當年麈戰(zhàn)乘東風。
百萬北走無曹公,鼎立已成煙焰中。
大書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朗功。
我今送客放舟去,江山如日還英雄。
9.登赤壁山——明·魏裳
江南江北晝陰陰,指點前朝感慨深。
夾岸寒濤喧赤壁,空原野燒隔烏林。
山種已沒三分跡,天地仍含百戰(zhàn)心。
擊楫中流回首處,荒煙滿樹夕陽沉。
10.拜風臺——明·任喬年
先生羽扇獨從容,百萬魔消一劍風。
欲識英雄真手段,杯中白水望溶溶。
11.赤壁懷古——清·曹雪芹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姓名載空舟。
喧闐一炬悲風冷,無限英魂在內(nèi)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