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春節(jié)拜年日記篇一
除夕夜里,在吃完年夜飯后,我與姐姐下樓放了會兒鞭炮。放鞭炮的人可真是多,樓下的大哥哥也下來放鞭炮,我與姐姐放完后一支花后便上了樓,洗一下澡準備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洗完澡后,我把之前買的所有的零食都搬了出來,堆在了桌子上,我掐著表算著春晚什么時候開演,終于在我數(shù)到一的時候,春晚正式開始,我趕忙的叫家人一起看……今天,我和姐姐一大早就起來了,穿上各自的新衣服,去大爺家拜年,一進門,便看見我的小侄子站在窗臺上看別人放鞭炮,聽見門響后,小侄子驚奇的扭過頭來看是誰來了,看到是我們之后,他咿咿呀呀的說著一串兒我們聽不懂的話,好像是在告訴我們有放煙花的,讓我們也過去看看。我興奮的過去抱了抱他。時間也差不多了,大爺看了看表,就組織著我們出了門,準備開始四處拜年。
走的時候,我給爸爸媽媽震了一下鈴,讓他們也準備好一塊兒去拜年。我們按照輩分來拜年……走了一圈兒后終于拜完了后一家,當然,我的口袋也早就已經(jīng)是滿滿的了,里面裝滿了糖和小零食。我們家里面大的哥哥,組織我們站成一排,給所有家長拜年。呵呵,真的是太好玩了……
高中生春節(jié)拜年日記篇二
春節(jié)拜年對我來講是一件十分開心的事情,每年的春節(jié)給長輩們拜年還可以得到壓歲錢,說一句祝福的話,圖一個好的彩頭。大年初一,我被媽媽叫醒,說今天要去姨娘家拜年,我一聽高興地不得了。立刻起床穿好衣服,吃完早飯,帶了禮品就出門。在去的路上,到處是拜年的人,認識的說聲:“新年快樂”,不認識的就點頭微笑,處處都洋溢著新年的氣象。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姨娘家。我看見她們桌上擺了好多好吃的,有水果、糖、花生等等。姨娘走了出來,我一看到姨娘,就大聲說道:“姨娘,新年快樂!萬事如意,馬到成功,心想事成!”姨娘聽了,樂呵呵地笑個不停。還夸我懂事了,長高了。中午吃飯啦!我一邊吃著桌上的東西,姨娘一邊問我:“學習好不好,有沒有進步”。當聽說我的學習成績比以前有進步時,姨娘高興地笑了,連連夸我既聰明又懂事,并給了我一個紅包。我接過了紅包,連說謝謝。但我知道,我還要不停的進步,和同學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所以,我暗暗發(fā)誓:在新的一年里,一定要更加刻苦地學習,提高成績,縮小與其他同學之間的距離。
新年拜年,大家開口道的第一句話大多都是過年好、關心和祝福的話語,聽了都讓人覺得心中一暖,大家互相傳遞著新年的歡悅之情。長輩給晚輩發(fā)紅包代表著長輩對晚輩的祝福,得到壓歲錢是我們開心的事情。拜完年后,回到家里,還時常聽到大家拜年的祝福語,這讓我感到無比的幸福。
這就是春節(jié)拜年,一個對我們炎黃子孫來說重要、熱鬧的的節(jié)日。
高中生春節(jié)拜年日記篇三
一年一度,從不爽約的春節(jié),將再蒞臨。拜年是春節(jié)期間普遍的一項活動。在歡娛祥和的氛圍里,人們相互祝福,互致問候。少者祝老者健康長壽,長者希望年輕人學業(yè)和事業(yè)有成。拜年,反映了人們之間的親情,同時,也積淀、傳承著華夏的民俗文化和文明。
孩童的時候,每當新春的鐘聲剛剛敲響,我們姐弟便按照順序,給勞累了一年的爸爸、媽媽深深地鞠一個躬,響亮地道一聲“爸爸過年好”、“媽媽過年好”。這時候,爸爸給媽媽遞一個眼神,媽媽便會笑盈盈地從兜里拿出早已備下的紅包,也叫“壓歲”錢,一人一份。收了紅包后,姐弟們齊聲喊道“謝謝爸爸”、“謝謝媽媽”,便相擁著走出門放鞭炮去了。
家家戶戶從初一開始相互拜年,這是孩童們樂意做的事。大年初一天剛放亮,我們姐弟便花團錦簇般地跟著媽媽在鄰里之間穿梭,到鄰居家拜年。隨著長輩們對我身上穿的新衣的贊美和對媽媽精致手工的夸贊,穿著漂亮衣裳的我,腰板越發(fā)挺得直直的。盡量裝作滿不在意,卻又掩飾不住得意的神情。拜完一家,又去另一家拜年。即使鄰里間平日里略有嫌隙,也會在一片祥和的氛圍中雪化冰融。在拜年的期間,弟弟常常會亢奮地點燃鞭炮,向空中一扔,乒乓的聲音在空中響起,使寒冷的冬天更增添了年的味道。我感到什么聲音也比不上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和鄰里間拜年時說的過年話動聽,什么味道也不如彌漫在空氣里鞭炮的火藥味及家家廚房里飄出來的肉香味好聞。
工作以后,拜年的形式有所改變,由挨家挨戶的拜年變?yōu)榧w拜年。記得有一年春節(jié)后第一天上班的時候,我還穿著節(jié)日的服裝。沒想到一進辦公樓大廳,幾大班子的主要領導齊刷刷地站在大廳,給機關工作人員拜年,與每個人都握手問好。我因為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怕難為情,趁領導與別人握手寒暄不注意時,想悄悄溜過去。可哪里躲得過領導們的“火眼金睛”,一下子便被喊住,只得乖乖地前去向領導們拜年,接受領導們的問候。
隨著現(xiàn)代通訊的發(fā)達,傳統(tǒng)習俗和人們的觀念也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前幾年時興電話拜年,這幾年又興起通過手機發(fā)信息拜年。手機信息風格各異,內(nèi)容不同,異彩紛呈,表達著人們祈祥納福的愿望,方便快捷。可是我心里總感覺缺少了點什么;蛟S是缺少了鄰里間拜年時邊聊天邊寒暄的溫馨和真誠,缺少了走街串戶、熙來攘往的熱鬧氛圍,主要的,是找不回那天真無邪的童年和混沌初開的快樂了!
高中生春節(jié)拜年日記篇四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早早地就被爺爺叫醒,因為今天我們一家人要到大山里的舅公家去拜年。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地在濃密的松樹林小道里穿梭著,山里的雪還沒有溶化,到處都是皚皚的白雪,真是一幅美麗的冬日畫卷!我們還沒走到舅公家,遠遠地就看到舅公他們一家人已經(jīng)在門口等候了。我和弟弟們像三只快樂的小鳥直飛進舅公家,“哇,好香啊”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原來舅公早早準備了豐盛的午餐等我們?nèi)ハ硎苣?有遍體金黃的燒雞、鮮紅油亮的紅燒肉……我們?nèi)齻看著滿滿的一桌美味佳肴直流口水,恨不得沖上去把這些全“消滅”了,但是爸爸說要先給舅公他們拜年,這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是人們表達新年祝福一種方式。于是我們?nèi)齻排著隊給舅公、舅婆拜年,爸爸媽媽也給他們送去了禮品和祝福。舅公、舅婆樂呵呵地笑個不停,連連夸我們既聰明女又懂事,還給了我和弟弟們每人一個大紅包,并祝福我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天天向上……
吃過中飯,大人們在屋內(nèi)圍著火堆聊天,我們則在屋外盡情地玩雪人、打雪仗,屋內(nèi)屋外不時地傳出陣陣歡聲笑語。不知不覺中,太陽躲進了大山的那一邊,我們也戀戀不舍地告別舅公一家人踏上了回家的路。
高中生春節(jié)拜年日記篇五
春節(jié)到了,我們應該給誰拜年呢?大家商量,應該給我們班主任---劉老師拜年。劉老師為我們?nèi)嗤瑢W,辛苦操勞了一學期,在新的一年,給她送去慰問和祝福,是我們共同的心愿。打電話聯(lián)系上劉老師,我們很失望,劉老師不在本地,到外地過年去了。大家的心一下就涼了。怎么辦呢?我爸爸提出來要給我奶奶拜年,“你奶奶不是退休老師嗎?”我說:“是呀!”
奶奶聽說我們要給她拜年,高興極了,特別歡迎。她早早就做了準備。我們到了奶奶家,哇!家里怎么這么多人?多是一些陌生的面孔。是親戚嗎?奶奶看出了我們的心思,非常開心地對我們說:“他們都是我的學生啊。”
他們七嘴八舌,有的說:“紐老師經(jīng)常把我留下來補課,我那時蠻氣她的,可現(xiàn)在在外貿(mào),用上外語了,不費勁的!庇械恼f:“我記得有,考試不及格,我哭得不敢回家,是紐老師送我回家,對我家人講了不及格的原因,還幫我找出了問題。”你一句他一句說個不停,我們想好的采訪的話,根本插不上去,聽他們說的津津有味,我們聽的入神,原先準備的話都忘光了。
看到這動人的情景,和這一番親切的交談,我們被感動了。這是多么深厚的師生情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