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詩詞的譯文和注釋篇一
《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
宋·歐陽修
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
扁舟岸側(cè),楓葉荻花秋索索。細想前歡,須著人間比夢間。
【注釋】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原唐教坊曲,雙調(diào)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
傷懷:傷心。
扁舟:小船。
楓葉:楓樹葉。亦泛指秋令變紅的其他植物的葉子。詩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
須著人問比夢間:全句是說過去的事縱然真實,由于時過境遷。也形同夢寐,須用夢間的事來比況過去人間發(fā)生的事。
【翻譯】
離人的懷抱甚是傷心,老天倘若有感情,也會因離別而衰老;它有時如輕絲般纖細卻纏綿悠遠,有時又如波濤般一浪高過一浪地涌上心頭。
湖邊一葉扁舟?吭诎哆,楓葉、蘆花在秋風里瑟瑟發(fā)抖,將前歡與現(xiàn)實形成對照,相聚時的歡樂是一去不復返了,除非相逢于夢中。
【賞析】
寫離愁。前闋議論抒情。首句“傷懷離抱”,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傷感是離別的情緒。詩人李賀曾吟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抒發(fā)對國家興亡的悲涼痛苦情感,兩者比對。這種離愁“細似輕絲渺似波”,細軟得像輕絲那樣纏繞不清,縹渺得像微波那樣延續(xù)不斷。后闋回憶離別。一葉輕舟靠在岸邊,紅色的楓葉白色的蘆花,金風蕭蕭,行人告別遠去!凹毾肭皻g”,慢慢地回憶起以前相聚的歡樂,卻不能失而復得!绊氈碎g比夢間”,必須要讓人世間改變成夢間。
全詞纏綿悱惻,婉轉(zhuǎn)細膩且真情灼然,可以想見,作者與文中女子的感情一定非同一般。上闋用了李賀詩的名句,表達出內(nèi)心無限的深情,又以設(shè)問的形式問道:你能知道這番深意是怎樣的嗎?告訴你,就如同細絲一般扯也扯不斷,像水波一樣前波剛?cè)ズ蟛ㄓ謥恚肋h不可能斷絕。下闋寫到具體的場景,把人送走后,作者還獨自站立在岸邊,目送著白帆遠去后,才發(fā)現(xiàn)這里剩下的,只有白居易詩中“楓葉荻花秋瑟瑟”的蕭疏。此景最能令人想起“前歡”,那是多么令人魂飛魄散的極致享受,與眼前的孤獨索寞形成的對比,就如同冰冷的人間和美夢中的情景一樣不可同日而語。這種強烈的對比,更加大了作者心理上的落差,正是這種落差,令人感到了他的情意是何等真摯。
歐陽修詩詞的譯文和注釋篇二
《采桑子·殘霞夕照西湖好》
宋·歐陽修
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
西南月上浮云散,軒檻涼生。蓮芰香清。水面風來酒面醒。
【翻譯】
西湖風光好,你看那夕陽映著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塢,長滿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紅。寬廣的湖面波平似鏡,小船橫靠在那靜寂無人的岸邊。浮云消散,西南方露出了明月。
【注釋】
西湖:指潁州西湖。
塢:湖岸凹入處。
汀:水中洲。
軒檻:長廊前木欄干。
芰:即菱。
【賞析】
“殘霞夕照”是天將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盡的時候!跋﹃枱o限好”,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詩人歌詠過這一轉(zhuǎn)瞬即逝的黃金時刻。歐陽修沒有直寫景物的美,而是說“霞”已“殘”,可見已沒有“熔金”、“合璧”那樣絢麗的色彩了。但這時的西湖,作者卻覺得“好”。好就好在“花塢蘋汀”。在殘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種在花池里的花,長在水邊或小洲上的蘋草,無一字道及情,但情卻寓于景中了。“十頃波平”,正是歐陽修在另一首《采桑子》里寫的“無風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鏡,而且這“鏡面”浩渺無邊!耙鞍稛o人舟自橫”,這句出自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詩“野渡無人舟自橫”。作者改“渡”為“岸”,說明“舟自橫”是由于當日的游湖活動結(jié)束了,因此這“無人”而“自橫”的“舟”,就更襯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靜沉寂。
“西南月上”,殘霞夕照已經(jīng)消失。月自西南方現(xiàn)出,因為不是滿月,所以雖在“浮云散”之后,這月色也不會十分皎潔。這種色調(diào)與前面的淡素畫圖和諧融洽,見出作者用筆之細。“軒檻涼生”,這是人的感覺。直到這時才隱隱映現(xiàn)出人物來。至此可知,上片種種景物,都是在這“軒檻”中人的目之所見,顯然他在這里已經(jīng)有好長一段時間了。這里,作者以動寫靜,一切都是靜悄悄的,一點聲音也沒有,使人們仿佛置身紅塵之外。
“蓮芰香清,水面風來酒面醒。”“水面風來”,既送來蓮香,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來他喝醉了酒,就這么長時間地悄無聲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這位潁州西湖的“舊主人”懷著無限深情,譜出了一曲清歌。
歐公在此詞中借嘯傲湖山而試圖忘記仕途的坎坷不平,表達了視富貴如浮云的情趣。詞中用語平實卻極有表現(xiàn)力。
歐陽修詩詞的譯文和注釋篇三
《臨江仙·記得金鑾同唱第》
宋·歐陽修
記得金鑾同唱第,春風上國繁華。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負曲江花。
聞?wù)f閬山通閬苑,樓高不見君家。孤城寒日等閑斜。離愁難盡,紅樹遠連霞。
【注釋】
臨江仙:原為唐教坊曲,后用作詞牌名,雙調(diào)小令,共六十字。又名“謝新恩”“雁后歸”“畫屏春”“庭院深深”“采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huán)”。
金鑾:帝王車馬的裝飾物。金屬鑄成鸞鳥形,口中含鈴,因指代帝王車駕。這里指皇帝的金鑾殿。前蜀毛文錫《柳含煙》詞:“昨日金鑾巡上苑,風亞舞腰纖軟!背冢嚎婆e考試后宣唱及第進士的名次。唐元稹《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唱第聽雞集,趨朝忘馬疲!
上國:指京師。南朝梁江淹《四時賦》:“憶上國之綺樹,想金陵之蕙枝!
薄宦:卑微的官職。有時用為謙辭。晉陶潛《尚長禽慶贊》:“尚子昔薄宦,妻孥共早晚!
曲江花:代指新科進士的宴會。
閬山:即閬風巔。山名,在昆侖之巔!逗(nèi)十洲記·昆侖》:“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輝,名曰閬風巔;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堂;其一角正東,名曰昆侖宮!遍佋罚褐競髡f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君家:敬詞。猶貴府,您家!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孤城:邊遠的孤立城寨或城鎮(zhèn)。唐王昌齡《從軍行》之四:“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焙眨汉奶。唐李百藥《登葉縣故城謁沉諸梁廟》詩:“總轡臨秋原,登城望寒日!
離愁:離別的愁思。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六:“驢鞭半裊,吟肩雙聳,休問離愁輕重,向個馬兒上駝也駝不動。”
【翻譯】
還記得當年剛剛進士登第時,春風得意,自以為前途似錦。可如今卻是官職卑微身老天涯。分別十年以來我一事無成,白白辜負了當年新科進士的宴會。
聽說您要到的閬州有閬山可以通往神仙閬苑,可我登上高樓卻望不到您的家。獨處孤城寒日無端西斜,離別愁緒難以說盡,只見那經(jīng)霜的紅樹連接著遠處的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