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之行日記精選篇一
今年暑假,我們全家前往北京。那天早上,我們出發(fā)很早,在旅館吃完飯后,我們便來到了“故宮博物院”。故宮,就是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中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建筑。我們買好了觀光車的票,坐車的途中,我聽到了柳枝觸碰的沙沙聲,聽到了嘻嘻哈哈小孩子的聲音,就像一支歡快的交響樂。我看見了平靜無波的湖面,我看見了照相的人群,我看見了紅瓦白墻的房子,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圖畫。當這么美的圖畫,合上歡快的交響樂,別提有多美妙了。
不一會兒,我們便來到了“午門”,只見午門人山人海。我們找了許久,才找到了一個位置,照下了午門。
過了午門便是金水橋,過橋進過太和門,就是三大殿。
三大殿分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疤偷睢笔腔噬系腔⒋蠡榈扰e行重大儀式的地方;“中和殿”是皇上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的地方;“保和殿”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地方。保和殿的意思是永遠保持與大臣、與鄰國之間的友誼、和平。
接下來就是皇上生活的地方,比如“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乾清宮是皇上居住、處理事務的地方,交泰殿是冊封皇后、以及皇后生日都在此舉行,坤寧宮是皇后居住的地方。還有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三宮六院。
聽導游說,乾清宮的乾是天的意思,坤寧宮的坤是地的意思,合起來是天清地寧的意思;实坌薹孔雍苤v究,皇帝是天帝的兒子,天帝有一萬間房,所以皇帝的房子是9999.5間房。而每個房門上的釘子是橫豎九顆,皇帝以五行的五為中心,恰好五在門釘上橫豎在中間,這就代表了“九五之尊”的圣上。
最后,我們由后門——神武門出!肮蕦m博物院”幾個大字刻在門口。這就是古代勞動人民用15年才修建好的雄偉、壯麗的宮殿。
故宮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帶你細細的去欣賞。
北京故宮之行日記精選篇二
隨著太陽的漸高,陽光漸漸撒向遠方,我也隨之與這個國家的心臟,印記著中華興蓑的地方愈行愈近。穿過中國銀行,感受歷史滄桑;穿過人民大會堂,感受民族之偉大?匆娔亲o念碑,看見旗桿上的五星紅旗,隨中華崛起之風飄揚,在湛藍穹天的襯托下,更是莊嚴。我繼續(xù)向前,我終于看見了它,在湛藍無比的天空襯托下,陽光照耀下的琉璃瓦,折射出耀眼的金光,在樓閣下,那紅色的城門與五門,更顯得莊嚴、巍峨。或許,這也印證了它上方的字語:“中國人民萬歲!”“世界人民萬歲!”盡顯昌盛、和諧的美好展望……我繼續(xù)向前走去,走進了這令我神往的紫禁城。我看見了那河,似弓,將箭射出。我走在紫禁城內,感受到古風飄然而至,感嘆那祖先曾有過的輝煌……我不知不覺中放慢了腳步,我的思緒完全沉在紫禁城,我沉在那紅墻,沉在那紅墻上的磚石,沉在那白玉階梯,沉在那屋脊上的琉璃瓦片,沉在紫禁城上空的穹天,還有那悠悠的白云……它們似乎在述說著什么;它們,故宮的那些風景,也是角落,似乎正講述著過去的塵埃、往事;講述著當年的滄海桑田,還有那些過去的事……我的心也隨紫禁城漸飄漸遠。我仿佛又回到了萬歷之年,行走在太和殿前……我感到迷惑,古人究竟有多少智慧。
那連成一片的紅墻,看似只有一種紅,紅得莊嚴卻不刺眼;其實,乃至整座紫禁城也確實如此,金黃、紅……滿眼鮮艷之色,卻與那湛藍無比的天又顯得如此和諧,或許這正謂天人合一,渾然一體……不知當年是哪位能工巧匠將夢一般的那些事物如此巧妙地組織在一起,匯成了神圣的風水寶地——如今的紫禁城。我的心仍沉在紫禁城,那如夢般的建筑群,似凝固的樂章,隨我的心靈浮動、起伏……走過御花園,在那蒼天老樹蔥郁的枝葉下,我一直在天馬行空般地幻想,幻想著皇朝的那些事兒……
不知不覺,我漸漸地走出紫禁城,同行的歡聲笑語才把我的心靈喚回來。在夢一般的紫禁城中,我漫游了一個上午,我輕輕地揮揮衣袖,作別夢一般的故宮;我悄悄地離去,就感覺是我悄悄地來……
暑中里的故宮之行,像是夢,又確確實實地發(fā)生過。我漫游的那個上午,總覺感到我是在歷史的風云中回蕩,回蕩在那片藍天白云中……
北京故宮之行日記精選篇三
歷史車輪碾下一條長長的軌跡,故宮經(jīng)歷一次次風雨,屹立于北京近漫長六百年。所有繁華的詞語都是用來修飾浩大的紫禁城。我踏入北京故宮,人群的擁擠使我匆匆瞥過午門一眼,卻在內心禁不住的感嘆它的三巒環(huán)抱,五峰雄起,氣勢雄偉。繼續(xù)跟隨導游走向太和殿,屢經(jīng)焚燒,殿內卻依然富麗堂皇,皇帝的龍椅在殿中顯得那么威嚴不可侵犯,不論歷經(jīng)多少年的滄桑、入侵,它給人的感覺依舊展現(xiàn)高貴,威德通四方。我并未在太和殿停留多久.我向往的是每任明清皇帝批閱奏折的乾清宮。
乾清宮檐下上層單翹雙昂七踩斗栱,下層單翹單昂五彩斗栱,飾金龍和璽彩畫,三交六菱花隔扇門窗。堂皇背后卻是悲慘含冤的“壬寅宮變”的發(fā)生地,當年十余宮女因不堪勞累企圖勒死嘉靖帝,后因膽小宮女告到方皇后里,嘉靖帝被方皇后解救。但嘉靖帝寵愛的并不知情的曹端妃卻因為方皇后的嫉妒懷恨,被凌遲處死。我不知道當時曹端妃真實的心理,但我也敢揣測幾分,她可能有希望在里,希望皇帝可以解救她,但她也是絕望的,與她相伴的枕邊人遲遲未醒,自己會被殘忍的凌遲處死;实凼巧钕捕隋模人褋,寵愛的妃子不在,他剩下的流年只會羽化成思念,沙漏流轉的時間已是人世變遷,縱然他是皇,也無法阻止宮斗和愛妃的離去。權位金錢是無用的,它可以買到國家的安康,卻從來沒有一位皇帝靠著權位得到真情,仍是要向百姓一樣經(jīng)歷生死。惡有惡報,方皇后最后也在寢殿被燒死。許是嘉靖帝的報復,亦或上天佛祖的忍耐至極。
紫禁城固然壯觀令世人驚嘆,但它的背后也只是百姓的眼淚、汗水;歷任皇帝妃子大臣的喪命之地。
懷著沉重的心,走入御花園。古柏老槐與奇花異草,星羅棋布的亭閣與橫縱交錯的石子路,不失宮廷大氣,也不失幽靜典雅。春日的海棠花飄落,宛如紅色雪花一般,悠悠然的落下,不帶一分沉重,如此,我的心情也瞬間開朗起來。從未見過紫色的藤蘿,只是滿眼紫色,好像是大瀑布一般的落下。這里風景優(yōu)異,令我流連忘返。不謂乾隆皇帝寫下“負冰錦鬣游文沼,試暖文禽繞魚堂”此句。
參觀完故宮,我真的猶為感到自豪,中華的歷史不謂5000年,人民是智慧的,但在美麗的世界背后也總會有不為人知的百姓的付出。富麗堂皇的故宮給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比任何其它景點的印象都要深刻。
北京故宮之行日記精選篇四
北京故宮,以前叫做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筑。故宮的建筑布局嚴格分成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現(xiàn)在很多宮殿里面都不讓人進了,所以在人山人海中,我基本是看不到里面的,只能看一下外面了。一走進太和門,眼前出現(xiàn)一個非常大的院子,這是一個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院子。后面的太和殿就是我們常說的金鑾殿,象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皇帝登上皇位、軍隊出征等都要在這里舉行盛大儀式,那么多人是要這么大的院子的。
在太和殿外面的兩個角落,各有一件器具。其中一個是在一塊石板上面,中間插了一根鐵針,周圍有都刻度,你知道這是什么嗎?這個叫“日晟”,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當太陽升起時,鐵針的投影只向哪個時刻,就表示什么時候了。日晟的對面就是一座石頭亭子叫“嘉量”,是計量器具,用來稱量東西的。那么為什么要把這兩件器具擺放在這兒呢?因為在中國古代,它們代表上天的旨意和國家的統(tǒng)一,象征著皇權的至高無上。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個紫禁城的云龍石雕,在保和殿后。電子導游說這是一塊完整的石頭,但這么大一塊石頭是怎么運過來的呢?看了說明我才知道,當年建紫禁城的時候,皇帝叫了民夫2萬多人,在沿途挖水井,在冬天的時候就用水潑在地上,讓路上結上冰凍,就將這塊巨石放在木棍或鐵棒上面,連拽帶推的運到故宮的工地上,古代的人民好聰明呀!
故宮里大部分宮殿都是紅墻黃瓦、朱門金釘。我問媽媽這個金黃色的瓦是不是真的金子,媽媽笑著說這個是琉璃瓦,我們紹興的房子用的瓦都是黑色的,江南的房子基本上都是黑瓦白墻,而皇家中用的瓦大部分都是用黃色的,而墻都是紅色的,媽媽說這是因為在古代黃、紅色被規(guī)定為代表皇室色彩,有皇權的象征。故宮真的很大,很多地方我們也沒有去,細細的聽電子導游講解,我學到了許多的知識,只是可惜很多我沒有記住,大家如果有興趣就自己去看看吧。
北京故宮之行日記精選篇五
我早已想親眼目睹那壯觀雄偉的故宮,有幸在暑假的時候,媽媽帶著我來到了我仰慕的故宮。故宮又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占地72萬平方米,大小宮殿一共有70多座,共有9999、5間房屋,是世界現(xiàn)存保存最完好,規(guī)模的帝王宮殿。
故宮的房屋還有一個傳說呢!傳說天上的玉帝有一萬間房屋,因為皇帝是天子,他的房屋數(shù)量不能比玉帝房屋的數(shù)量多,所以就比玉帝少了半間。穿過午門,首 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座架在金水河上用漢白玉制作的金水橋,走過金水橋,穿過太和門,就來到了故宮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大殿都矗立在七十 多米高的白石臺基上,臺基有三層,分別用漢白玉欄桿圍繞起來,欄桿上雕刻著“二龍戲珠”、“龍鳳呈祥”等精美圖案。
太和殿是故宮的一座宮殿,又稱為“金鑾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金碧輝煌,雄偉壯觀。走進太和殿,首先看見一把龍椅擺放在大 殿的正中間,兩旁有高大的柱子,上面雕刻著一條條栩栩如生的金龍。抬頭仰望殿頂,殿頂中央有一條金龍,它的嘴里含著一顆大龍珠,它的四周還有六顆小龍珠, 它們正對著龍椅。
繼續(xù)往前走,就來到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舉行大典之前在那里暫坐和受官員行禮的地方,之后再去太和殿舉行大典。
看過中和殿,就來到保和殿。保和殿是殿試的地方,里面有一方臺,在方臺的中間有一把木椅,上面雕刻著千萬條龍,木椅兩旁還各有一只展翅高飛的仙鶴。殿里還有許多考試用的桌子,桌子上擺著文房,游完故宮我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也使我為此而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