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高二一個月,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狀態(tài)好于高一。本次考查范圍:必修二的柱、錐、臺、球;三視圖、直觀圖;線線、線面平行與垂直及所成的角等知識。
存在問題如下:
1、大多數(shù)學生有畏懼立體幾何的心理。
2、學生普遍缺乏空間想象力、學習困難大。
3、三視圖與直觀圖,部分同學有困難,失分較多。
4、棱柱的表面積與體積,部分學生不會,導致失分。
5、棱臺的高與斜高,側(cè)面積、表面積和體積部分同學困難大,失分多。
6、內(nèi)接球與外接球問題較大,失分多。
7、求異面直線所成的角以及證明線面平行、面面平行問題較大,不會找角,不會做輔助線,失分較多。
今后應加強的工作:
1、進一步加強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學法指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加強集體教研,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設(shè)計教學,優(yōu)化課堂環(huán)節(jié),提高課堂效率。
3、注重層次教學,激勵各層次學生積極參與,適當加大訓練量、布置層次性作業(yè)。
5、及時檢測,及時查漏補缺。
6、訓練學生將立體問題轉(zhuǎn)化為平面問題來解決,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本次月考試卷就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進行了檢測。就所擔任的班成績來看,一部分學生對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比較好,閱讀理解能力也比較強,優(yōu)秀率約為20%。但相當一部分學生,由于自身的基礎(chǔ)不太好,造成對基礎(chǔ)知識掌握不牢,甚至根本不理解基本詞匯的用法,對閱讀理解能力更是沒有以至于失分,下面就具體題型分析如下:
第一卷為基礎(chǔ)知識部分,為選擇題,大部分為學案的原題。全對的或只錯一個空的只占少數(shù),扣掉1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比例占總?cè)藬?shù)的40%左右,也就是有相當部分學生對學案的原題不能理解可以說不明白造成失分。應在實際的教學中加強學生對字、詞、句、段等的理解,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性,即主動查工具書和主動思考。
第二卷為閱讀與理解即能力部分,由12題始,是5分古文翻譯,優(yōu)秀生的準確率比較高,可一部學生因不能準確直譯或歪曲字義而失分,約失去1——2分,極少數(shù)失掉5分,可以看出部分學生根本不懂文意。應在教學中多給予學法指導,從關(guān)鍵的字、詞入手,引導他們準確直譯;13、14題為7分的課外古詩文閱讀,是初中段學過的古詩,優(yōu)秀生能夠抓住句中的意象描寫準確寫出答案,而相當一部分學生則不能,在教學中在答題技巧方面應加以點撥;15題是5分值的古詩默寫,前3空為以學過,后2空未學,一部學生因?qū)戝e字或忘記失分,應強化學生記憶、默寫的訓練;第四題是15分的現(xiàn)代文閱讀,失分嚴重,原因是一部分學生不能讀懂文章,概念不清,表達技巧更是欠缺,應在教學中給予解題思路和方法的引領(lǐng)。第五題是15分值的語言運用題,大約35%為學案原題,其余部分雖不是學案原題,但也是經(jīng)常練習的與高考鏈接的能力題,失分的原因還是學生答題技巧欠缺,不能靈活組織和運用語言,在教學中應多加注意語句的得體及語法方面的指導;第六題為作文題,占50分,本次檢測失掉2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占兩個班的10%左右,失分原因是寫的字數(shù)不夠,思路不清,前言不搭后語,可以看出,一部分學生在文思上沒有想法,更談不上思想的表達了。在教學中還是應利用教材教給學生一定的表達技巧,從字、詞、句等入手,結(jié)合學生生活實際,真正做到“以我手,寫我心”。
總之,本次月考既檢測了學生對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與與語言的運用,又檢驗了教師教學的成績與不足。既為學生的進步而感欣慰,又為不能使學生主動學習而苦惱,決心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力求真正做到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