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級# #初二地理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學習是每個一個學生的職責,而學習的動力是靠自己的夢想,也可以這樣說沒有自己的夢想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責任的表現(xiàn),也就和人失走肉沒啥兩樣,只是改變命運,同時知識也不是也不是隨意的摘取。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要把我自己生命的鑰匙。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為您整理的《初二地理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供大家學習參考。
【篇一】
中國的地形
1、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征:地勢西高東低并呈三級階梯狀分布三級階梯界線的山脈: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和橫斷山脈;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2、構(gòu)成各級階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階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構(gòu)成;第二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內(nèi)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等;第三階梯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等。
3、地勢對我國的影響:
①氣候: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上濕潤氣流向我國內(nèi)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qū)帶來了較為豐富的降水;
、诤恿鳎核自捳f“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必然造成了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海洋。古詩云“一江春水向東流”“大江東去”;
、劢煌ǎ阂环矫嫦驏|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nèi)陸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4、我國的主要山脈:(落實到地圖上)
東西走向: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
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區(qū)。
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長白山、武夷山、臺灣山脈、玉山。
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弧形走向:喜馬拉雅山脈。
弧形山系:是世界高山脈喜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為世界高山峰,位于中國與尼泊爾交界處。
5、中華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
6、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
內(nèi)蒙古高原:高原地勢平坦開闊,西北部多荒漠、戈壁、東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黃土高原:世界上黃土分布面積廣的區(qū)域。
云貴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區(qū)地形崎嶇,石灰?guī)r分布廣泛。
7、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國大的內(nèi)陸盆地。內(nèi)中有我國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準噶爾盆地:我國第二大盆地,緯度位置高的盆地。
柴達木盆地:被美譽為“聚寶盆”。海拔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稱。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農(nóng)業(yè)發(fā)達,物產(chǎn)豐富“天府之國”之稱。
8、三大平原:東北平原:黑土面積廣大。
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地面坡度很小。又稱“黃淮海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我國的“魚米之鄉(xiāng)”。
2.2中國的氣候
1、我國氣溫的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約50℃),主要原因是緯度因素,此外南北受冬季風影響大小不同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一月0℃等溫線大致經(jīng)過秦嶺—淮河一線。冬季冷的地方是黑龍江的漠河鎮(zhèn)。夏季南北溫差不大(僅12℃)原因:太陽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晝時間較長,接受太陽光不比南方少多少。夏季熱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魯番。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2、我國溫度帶的劃分:活動積溫是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標。我國從北→南可以劃分為五個類型溫度帶:寒溫帶(高原氣溫區(qū))、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另外,青藏高原為高原氣候區(qū)。不同溫度帶對我們生產(chǎn)和生活影響很大。
3、我國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
基本特點(規(guī)律)原因影響
名稱內(nèi)容
空間分布規(guī)律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逐漸漸少影響我國降水的主要來源是夏季風。我國東部廣大地區(qū)受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大,降水多;西北內(nèi)陸地區(qū)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降水稀少東南部濕潤,愈向西北部內(nèi)陸越干燥時間變化季節(jié)變化降水季節(jié)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節(jié)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影響,降水豐沛;冬季受來自大陸的干燥空氣的影響,降水少使我國旱澇災害頻繁,夏季風強或來的早,北澇南旱;夏季風弱或來的晚,南澇北旱年際變化各地降水年際變化大,南方較小,北方較大,西北干旱地區(qū)大夏季風進退的規(guī)律反常所造成的降水的南北差異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長由夏季風形成鋒面雨帶進退規(guī)律決定的。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澇;江淮地區(qū)的梅雨和伏旱我國降水多的地方在臺灣省的東北部的火燒寮,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
【篇二】
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
1.中國的地理位置: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中國位于北半球,從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國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
3.中國的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4.中國四至:北端:黑龍江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N)。
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
西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73°E)。
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島中的曾母暗沙,(3°N)。
我國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陸上鄰國14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渤海附近有我國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5.我國瀕臨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臺灣海峽屬東海
6.我國共有34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qū)
省級行政區(qū)記憶口訣:
兩湖兩廣兩河山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南、河北、山西、山東
五江(疆)二寧青陜甘,江西、江蘇、黑龍江、浙江、新疆、寧夏、遼寧、青海、陜西、甘肅
重蒙臺海福吉安云南、貴州、西藏、四川、北京、上海、天津
云貴西四北上天重慶、內(nèi)蒙古、臺灣、海南、福建、吉林、安徽
香港澳門喜回歸,
祖國一片好河山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澳門特別行政區(qū)
4個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
5個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2個特別行政區(qū):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澳門特別行政區(qū)。
中國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中國小的省級行政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qū)。中國人口多的省級行政單位:廣東省。
中國人口少的省級行政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qū)。
中國人口密度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qū)。
中國人口密度小的省級行政單位:西藏自治區(qū)。
中國北端、南端、東端、西端的省份分別為黑龍江省、海南省、黑龍江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各省市輪廓圖及省會城市所在位置請參見課本圖1,7)
7、我國總?cè)丝跒?3.41億(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多的國家。(國策:計劃生育)。
8、我國以黑河—騰沖為界,東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篇三】
一、人口數(shù)量世界第一:
1、總量:2000年達12.95億;占世界21.2%。
2、省區(qū)分布:多:河南省;少:澳門。
二、人口增長速度較快
1、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2、我國的人口增長趨勢:呈直線上升。
3、東部地區(qū)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長快的原因是人口遷移
三、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點:東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
盆地交通和經(jīng)濟發(fā)達等地區(qū)人口多)
2、農(nóng)村、城鎮(zhèn)人口他布特點:農(nóng)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63、8%,36、2%)
三、我國的人口政策:
1、我國人口總量仍持續(xù)增長的原因:人口基數(shù)大,青少年比重高。
2、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shù)量,提高人口素質(zhì)。